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作品数:49 被引量:321H指数:11
相关作者:郑超陈爱珠林建安廖荣浩胡贵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砖红壤
  • 5篇红壤
  • 5篇城市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蒸发
  • 4篇蒸发量
  • 4篇蒸发皿
  • 4篇蒸发皿蒸发量
  • 4篇农户
  • 3篇有机酸
  • 3篇土壤
  • 3篇外部性
  • 3篇六价铬
  • 3篇耕地
  • 3篇城市化
  • 3篇城市化质量
  • 2篇地经
  • 2篇东江流域
  • 2篇多氯联苯
  • 2篇意愿

机构

  • 44篇广东海洋大学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3篇泰山学院
  • 2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东省近岸海...
  • 1篇水利部太湖流...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5篇吴明发
  • 9篇杨杰文
  • 8篇钟来元
  • 8篇周飞
  • 7篇欧名豪
  • 5篇陈士银
  • 4篇吴雪彪
  • 4篇谢平
  • 4篇郭荣发
  • 3篇杨新华
  • 3篇陈声奇
  • 3篇刘桂菊
  • 3篇陈爱珠
  • 2篇王利敏
  • 2篇陈桂珠
  • 2篇刘亚云
  • 2篇刘升
  • 2篇欧国良
  • 2篇周鸿凯
  • 2篇陈晓宏

传媒

  • 4篇环境化学
  • 3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调研世界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经济体制改革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环渤海经济瞭...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耕地数量预测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广东为例,运用GM(1,1)模型法、Holt双参数线性指数平滑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法、平均增长法和时间序列移动平均法对其耕地数量进行预测,通过对预测结果残值的对比分析,发现移动平均法和GM(1,1)模型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并对各种预测方法进行了简要评价。
吴明发欧名豪纪昌品郑建杰
关键词:耕地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用地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实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广东省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个方面选取16个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和熵值法对广东省2000~2013年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变化规律比较明显,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先缓慢下降后快速增长,生态效益逐年提高,而社会效益逐年下降,两者对综合效益的正负影响大致相抵;(2)经济效益的贡献率最大且远远超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地均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地均财政收入、路网密度、地均拥有中小学数量和城市污水处理率5个指标影响显著,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政策和建议。
刘桂菊吴明发
关键词:熵值法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三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析被引量:3
2013年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蓝图,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对其进行修订与优化。该文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历程,分析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三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建议。
吴明发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湛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对湛江市1951~2000年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年蒸发量减少的趋势显著,一年中,1~2月、4~5月、9~10月和7月的蒸发量减少的趋势显著:20世纪50、70年代蒸发量较大,60年...
谢平; 陈晓宏;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如何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降低城乡用地矛盾显得非常有现实意义。以山东省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角度选取16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多因素线性加权法对山东省2000~2013年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2006年以来趋势更加明显;(2)从各效益增长幅度和对综合效益的贡献率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3)综合效益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且经济效益贡献率与生态效益贡献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山东省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对策建议。
刘桂菊吴明发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主成分分析法
提高农民真实收入水平的一个理论分析——基于专业化经济的视角
2010年
本文尝试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原理及其分析方法,探讨提高农民真实收入水平的思路。考虑到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且随着分工的演进、迂回生产链条的增长、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数量的增加,最终将提高人均真实的收入水平。本文认为,应在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以促进农村地区专业化经济的良性发展。
杨新华倪民军
关键词:专业化经济农民收入交易费用
规划管制下基本农田保护内在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保护形势,守住基本农田这块真正的"保命田"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外部效益理论、边际收益理论以及代价性损失和过度性损失理论,划分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两种用地类型,分析两种用地类型外部效益影响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时基本农田配置的内在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基本农田管制对策建议。
吴明发欧名豪李彦王利敏
关键词:基本农田保护外部性
有机酸溶解砖红壤过程中Mn(Ⅱ)的释放规律被引量:11
2011年
研究土壤Mn(Ⅱ)释放规律对揭示锰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和了解酸性土壤锰毒效应大小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柠檬酸溶解砖红壤过程中,Mn(Ⅱ)的释放速率在前4 h比较迅速,其释放数量可达24 h反应时间内总释放量的59.5%,但随后释放速率逐渐减缓.快速阶段被认为是土壤表面交换态Mn(Ⅱ)的释放,而慢速阶段则与土壤锰氧化物的缓慢溶解密切相关.低pH条件有利于Mn(Ⅱ)释放,其释放机制包含柠檬酸对土壤锰氧化物的还原-溶解.A l(Ⅲ)对Mn(Ⅱ)的释放有抑制作用,而Fe(Ⅲ)则有促进作用.有机酸的解离性质及官能团活性对Mn(Ⅱ)的释放有重要影响.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Mn(Ⅱ)释放数量按柠檬酸>丙酮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的顺序下降.此外,就草酸和柠檬酸比较而言,当pH值小于4.25,草酸体系中Mn(Ⅱ)释放数量大于后者,但随着pH升高,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
杨杰文钟来元郭荣发
关键词:砖红壤有机酸
纳米氧化铁催化柠檬酸还原Cr(Ⅵ)及其土壤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了纳米氧化铁吸附Cr(Ⅵ)反应特征及其对柠檬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并探讨了该作用的土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对Cr(Ⅵ)的吸附能力较强;提高p H和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有抑制作用;吸附速率可区分为快、慢阶段,5 min内吸附量可占总吸附量80%以上.纳米氧化铁可加速柠檬酸还原Cr(Ⅵ),且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溶液相,部分机理是柠檬酸与Fe(Ⅲ)相互作用生成的Fe(Ⅱ)将Cr(Ⅵ)还原.同时,体系p H越低,上述催化作用越明显.此外,砖红壤-柠檬酸体系Cr(Ⅵ)还原转化为Cr(Ⅲ)的比例较低,但加入纳米氧化铁后则明显提高,说明后者将有助于消除土壤环境中Cr(Ⅵ)污染风险.
郑超彭辉婷杨杰文钟来元
关键词:纳米氧化铁柠檬酸六价铬土壤
砖红壤对Cr(Ⅵ)吸附-解吸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研究了表面覆盖度、H2PO-4等因素对砖红壤吸附Cr(Ⅵ)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土壤与Cr(Ⅵ)反应时间对表面吸附态C r(Ⅵ)解吸量的影响,还对土壤吸附Cr(Ⅵ)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所研究的pH值范围内,砖红壤对Cr(Ⅵ)的吸附量随离子强度增加而减少,这表明砖红壤吸附Cr(Ⅵ)机理中存在静电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当Cr(Ⅵ)初始浓度较高时(0.1 mmo.ll-1),吸附反应速率开始比较快,持续约5m in,随后逐渐减缓.而当Cr(Ⅵ)初始浓度较低时(0.05 mmo.ll-1),土壤对其吸附速率十分迅速,5m in内的吸附量占总吸附量的96%以上.该结果表明,表面覆盖度越低,吸附反应速率越快.H2PO-4的存在将降低吸附反应速率和吸附量.H2PO-4对土壤表面吸附态Cr(Ⅵ)的解吸反应动力学也表现出双速率特征,即开始比较迅速而随后逐渐变缓.当延长土壤对Cr(Ⅵ)的吸附时间后,Cr(Ⅵ)吸附量虽然没有增加,但其解吸量却减少,这说明吸附态Cr(Ⅵ)滞留在土壤表面期间,其结合形态向难解吸态方向发生了转变.
杨杰文陈爱珠钟来元
关键词:解吸动力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