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作品数:917 被引量:1,010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楠陶昕田旭张晓波杨国金更多>>
相关机构: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9篇专利
  • 232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7篇电气工程
  • 84篇自动化与计算...
  • 72篇经济管理
  • 28篇建筑科学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电子电信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水利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38篇电网
  • 150篇能源
  • 146篇储能
  • 138篇电力
  • 108篇电压
  • 107篇发电
  • 104篇新能源
  • 88篇功率
  • 87篇电力系统
  • 85篇电站
  • 78篇光伏
  • 72篇直流
  • 72篇配电
  • 55篇输电
  • 52篇配电网
  • 47篇暂态
  • 46篇出力
  • 44篇风电
  • 41篇无功
  • 40篇并网

机构

  • 913篇国网青海省电...
  • 535篇国网青海省电...
  • 269篇国网青海省电...
  • 117篇国家电网有限...
  • 77篇中国电力科学...
  • 49篇华北电力大学
  • 41篇清华四川能源...
  • 36篇清华大学
  • 32篇国家电网公司
  • 32篇中国电力工程...
  • 31篇国网经济技术...
  • 30篇国网青海省电...
  • 25篇浙江大学
  • 2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青海大学
  • 15篇中国电力科学...
  • 14篇国电南瑞科技...
  • 13篇沈阳工业大学
  • 11篇天地电研(北...
  • 11篇国网能源研究...

作者

  • 17篇苗淼
  • 10篇张祥成
  • 8篇傅旭
  • 7篇李楠
  • 6篇娄素华
  • 6篇吴迪
  • 6篇田旭
  • 6篇陶昕
  • 5篇李楠
  • 5篇李昂
  • 5篇袁小明
  • 5篇张娉
  • 4篇姜新建
  • 4篇安娟
  • 4篇张鑫
  • 4篇唐晓骏
  • 4篇李岩松
  • 4篇吴耀武
  • 4篇张博
  • 4篇杨立滨

传媒

  • 40篇青海电力
  • 9篇中文科技期刊...
  • 6篇制造业自动化
  • 6篇电网与清洁能...
  • 6篇电子设计工程
  • 5篇西北水电
  • 5篇电力建设
  • 5篇科技创新与应...
  • 5篇分布式能源
  • 4篇中国电力
  • 4篇电气开关
  • 4篇中国电力企业...
  • 4篇可再生能源
  • 4篇中国科技期刊...
  • 3篇电气化铁道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电力系统自动...
  • 3篇电力电子技术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湖北电力

年份

  • 102篇2025
  • 200篇2024
  • 145篇2023
  • 125篇2022
  • 61篇2021
  • 64篇2020
  • 45篇2019
  • 48篇2018
  • 50篇2017
  • 31篇2016
  • 27篇2015
  • 12篇2014
  • 3篇2013
9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50/330kV受端电网合理分区规模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随着330 kV受端电网主变台数增加,电网联系日益紧密,西北电网330 kV母线短路电流水平逐年增高,电网分区运行成为限制电网短路电流的重要措施。通过总结分析陕甘青地区典型的750/330 kV受端电网结构特点,考虑主变台数、主变容量及站间距离长度等因素,构建了单站独立供电、两站分区或三站链式分区的受端电网分区等值模型。通过分析典型分区模型短路电流水平及分区内主变负载率情况,确定了分区内主变台数的上下限,提出750/330 kV受端电网合理分区规模为2~3座750 kV变电站和约4~6台主变带一片330 kV电网。最后通过青海实际750/330 kV电网验证了所提750/330 kV受端电网分区规模的有效性。
张祥成郭秋婷潘艳陶昕张文朝田旭彭龙
关键词:短路电流受端电网
一种用于供电分区互联的柔性直流配置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供电分区互联的柔性直流配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供电分区的电网供电裕度确定柔性直流送受端电网;确定柔性直流额定功率上下限,并利用所述柔性直流额定功率上下限确定柔性直流额定功率限制条件;分别确定柔...
谢岩唐晓骏马世英张鑫申旭辉苗淼罗建裕李海峰张志强罗红梅罗凯明李晶周挺郑超金涛张祥成李晓珺周俊韩民晓张振安刘盛松白左霞饶宇飞陈得治刘飞陈湘马雪吕思卓张恺张晨李惠玲霍启迪
文献传递
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基地并网优化调度模型被引量:17
2019年
太阳能能源基地建设正在从单一光伏发电向光伏光热等多种太阳能能源利用形式方向发展。借助光热电站的大容量储热装置和具备快速爬坡速率的汽轮机组,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基地的并网运行的可调度性和可控性大大提升。从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基地的运行机理出发,建立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光伏光热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第一阶段以削减等效负荷峰谷差、改善负荷曲线为优化目标,第二阶段以发电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该模型满足光伏光热电站的主要运行约束和传统机组组合安全约束,适用于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基地并网调度运行。对10机系统的仿真表明,在完全接纳太阳能发电的前提下,光伏光热发电基地在削减等效峰谷差、提高新能源消纳和降低发电总煤耗效益显著,同时对于光热电站的灵敏度分析表明,在规划建设光热电站时可根据单位峰谷差削减量以及建设成本来选择合适的装机容量和储热装置容量。
苗淼刘赛施涛郭亚森张一清李俊贤
关键词:光热改进粒子群峰谷差机组组合
一种配网工程施工拉线弯线工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网工程施工拉线弯线工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夹持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连接板、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工作台的下方,电机设置在支撑架的下表面,且其输出轴...
田海丰 华生萍 杨蒲寒婷 赵太民 才海多杰 赵生延 任惠瑞 王玲玲
一种光伏与光热系统协调发电的黑启动系统及其恢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与光热系统协调发电的黑启动系统及其恢复方法,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黑启动系统包括:并接在交流母线上的光热系统及光伏系统、向交流母线注入补偿电流的静止同步补偿器、协调控制器,以恢复远距离火电站...
高山张一清赵亮李红霞刘宇王湘艳李俊贤张祥成侯胜林温生毅郭树锋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自适应判断能力的5G电力监控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判断能力的5G电力监控系统,属于过程监控技术领域,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将电力网络拆分成若干个节点,采集每个节点的数据,得到节点信息;自适应判断模块:基于自适应方法判断存在故障节点,得到故障...
苟晓侃周万鹏李春来杨立滨李正曦刘庭响李红霞武宏波王恺安娜杨海林马俊雄高金曹志梅
一种基于负荷昼夜峰值差约束的光伏容量可信度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昼夜峰值差约束的光伏发电容量可信度评估方法,属于含光伏电站的电力系统运行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Kantorovich Distance的场景削减技术,筛选出能够体现光伏电站一年出力...
娄素华苗淼吴耀武张祥成王永灿田旭吴志明白左霞马雪靳宝宝
文献传递
一种适应全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电网规划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全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电网规划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电网规划方法包括:建立全清洁能源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协同优化模型,通过Benders分解法把规划‑运行协同优化模型分解为双层规划问题,再利用启...
李楠李红霞张海宁刘庆彪马雪李芳许德操马国福李知艺袁涔宋克轩
文献传递
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的暂态电压安全性评估方法及安全性评估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的暂态电压安全性评估方法及安全性评估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评估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考虑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故障后具有暂态过电压特性,分别在单一故障和多故障集下,构建了基于多二...
赵晋泉朱尧靓潘尔生李晖蒋维勇王菲许德操彭飞田旭刘飞索之闻李志青张君王世斌侯胜林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拐点下垂控制的风光储协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拐点下垂控制的风光储协调控制方法,属于电网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光伏系统、风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分别建立光伏出力数学模型、风电出力数学模型及储能出力数学模型;S2、基于多拐点下垂控制特性曲线的...
李正曦李春来杨立滨王恺王猛秦绪武周万鹏刘庭响安娜马俊雄曹志梅张天贝肖峰
共9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