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
- 作品数:66 被引量:196H指数:7
- 相关作者:谢华郝亚堃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对印度占领“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的反应及其意义(1951—1954)被引量:16
- 2014年
- 1947年印度独立后,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和平解放西藏伊始,印度即逐步进占传统习惯线以北和"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并在1951年2月占领达旺。中共中央在了解印度进占的情况下,对印方的"强力推进"采取了忍让克制的态度,形成了指导这一时期处理边界问题的"暂维现状"政策。中国的反应同当时中印关系的结构和本质密切相关,显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对西藏政策的重心所在,即西藏内部的政治稳定及中央治藏战略的顺利贯彻,要比正在显现的领土争端更为重要。"暂维现状"政策对中国处理和解决同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产生了重要而复杂的影响。
- 戴超武
- "价值"与"负担"--李承晚政权时期的美韩同盟
- 2008年
- 李承晚时期是美韩同盟的奠基阶段,同盟对外遏制共产主义与对内规制盟国行为的功能通过美国对该政权的政策得到了生动体现。通过解读美国对李承晚政权内外行为的政策,可揭示出该政权在美国决策层中形成"价值"与"负担"的双重认知,进一步剖析美国在冷战背景下由国家安全和制度竞争双重目标带来的决策困境——在遏制共产主义与规范盟国行为之间的两难选择,从而以李承晚时期美韩同盟为个案。探讨冷战时期的政权特性与同盟关系之关联。
- 陈波
- 关键词:美韩同盟
- “冷战转型:1960—1980年代的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 2007年
- 王延庆
- 关键词:冷战史研究
- 面对历史机遇:中美关系和解与中朝关系(1971—1974)被引量:6
- 2014年
- 中美关系实现和解是双方走出外交困境的需要,同时也为朝鲜问题以和平方式得到解决提供了一个机会。中国政府在与美方进行外交谈判的过程中,注意关照朝鲜的利益和要求,并承诺帮助朝鲜实现其和平统一的愿望。经过中国的外交协商及各方努力,很快解决了撤销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问题。在解决朝鲜问题中,中方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态度,而朝方则显得急于求成。主要是因为朝韩关系转向紧张状态,美国撤军问题迟迟无法得到解决,不过,借助中美关系缓和的东风,朝鲜的国际地位和安全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在此期间,中朝关系始终保持友好并有所发展,总体来讲,中国还是尽力帮助了朝鲜,尽管平壤对此并不满足。
- 沈志华
- 关键词:中朝关系
- 周恩来与1973年11月基辛格访华被引量:3
- 2014年
- 1973年基辛格访华时,他在与周恩来的会谈中提出了中美军事情报合作问题,其中的关键是:在中美之间建立一条秘密热线,如苏联发动对中国的核打击,美方可及时向中方提供预警。对于基辛格提出的这一建议,双方虽有讨论,但中方并未接受。此后,这却成为周恩来受到批判的一个缘由。关于这个问题,一些研究这段中美关系和周恩来生平的论著虽有提及,但大都语焉不详。但这件事涉及中美之间"心照不宣的同盟"(基辛格语)和"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国的国内政治,对于周恩来研究来说也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问题。
- 陈兼
- 关键词:周恩来
- “史华慈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 2007年
- 郭洁周娜
- 关键词:中国学家侧记思想史研究中国政治史
- 美国对南非核政策的演变被引量:2
- 2008年
- 美国对南非的核政策随其全球战略利益的调整而演变,同时又与其核不扩散政策的变动保持一致。二战后,美国为了与苏联进行全球对抗,积极地推行与南非的核合作政策。冷战缓和时期,美国迫于压力对南非核武器研究采取了适当的核制裁。随着冷战走向结束,美国采取对南非核制裁与帮助其改善周边紧张局势的政策,推动了南非终止核计划并最终销毁核武器。
- 王延庆
- 关键词:核政策冷战
-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前言被引量:1
- 2009年
-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年)》是沈志华、杨奎松等学者,历时五年收集、整理、翻译的大型资料丛书。这套丛书的价值不言而喻。此文是该书的前言,后一篇可以看做该套丛书的介绍和简要评价。丛书共15编,每编导论的作者既是译者、也是资料的整理者,从导论不难窥见每编的内容和轮廓。经沈志华教授同意,本刊将陆续选登各编导论,以飨读者。
- 沈志华杨奎松
- 关键词:冷战史解密档案
- 毛泽东与东方情报局:亚洲革命领导权的转移被引量:15
- 2011年
- 1947年10月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以后,斯大林并无意在亚洲也建立这样一个共产党的国际组织。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开始与苏共商议建立东方情报局的问题。斯大林虽然提出让中共领导亚洲革命,并原则上同意建立东方情报局,但不主张立即采取行动。中共得到莫斯科的原则意见后,立即开始培训亚洲各国共产党干部。中国出兵朝鲜后,中共实际上取得了对亚洲革命的主导权,虽然考虑到国际形势,没有建立东方情报局的机构,但是通过开办马列学院和各种专门学校,以及把亚洲各国共产党代表聚集到北京,中共已经开始领导亚洲革命,特别是朝鲜问题的主导权也已经向中国转移。朝鲜战争结束后,中苏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东方情报局的问题不再提起,但直到1960年代初,中国始终是亚洲革命的中心。
- 沈志华
- 关键词:中苏关系
- 协调与猜忌——1969年EC-121事件前后的美韩关系被引量:5
- 2014年
- 1969年EC-121事件前后,美韩同盟内部看似密切协调,实则相互猜忌。从韩国的角度讲,该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深了朴正熙政府对美国"保护伞"的怀疑,将美韩同盟带入一场新的信任危机,进而促使汉城主动寻求与平壤缓和关系并努力实现国防自立。就美国而言,EC-121侦察机被击落致使本应提上议事日程的削减驻韩美军问题被迫搁置,直至半年后尼克松才正式做出该决定。美国和韩国之所以长时间难以建立稳定的互信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双方认识和处理朝鲜半岛问题的方式存在巨大差异。该个案还表明,冷战时期共同的敌人完全可能使实力相差悬殊的两个国家(或地区)走到一起,但却未必能够让二者形成共同的战略意识和判断。
- 梁志
- 关键词:冷战美韩同盟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