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分子育种研究中心

作品数:43 被引量:544H指数:15
相关作者:杨长寿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主题

  • 32篇水稻
  • 11篇基因
  • 9篇杂种
  • 7篇微卫星
  • 7篇微卫星标记
  • 6篇粳型
  • 6篇F
  • 5篇育种
  • 5篇杂种优势
  • 5篇栽培
  • 5篇胚囊
  • 5篇孢子
  • 5篇籼粳
  • 5篇粳型亲籼系
  • 5篇花粉
  • 5篇不育
  • 4篇栽培稻
  • 4篇微管
  • 4篇小孢子
  • 4篇花药

机构

  • 43篇华南农业大学
  • 8篇香港大学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3篇卢永根
  • 21篇张桂权
  • 20篇刘向东
  • 10篇冯九焕
  • 8篇徐是雄
  • 8篇曾瑞珍
  • 8篇张泽民
  • 6篇李文涛
  • 5篇徐雪宾
  • 5篇李金泉
  • 5篇丁效华
  • 5篇徐正进
  • 5篇姜健
  • 4篇金成海
  • 4篇张龙步
  • 4篇姚焱
  • 3篇朱洪亮
  • 3篇席章营
  • 3篇陈跃进
  • 2篇刘冠明

传媒

  • 10篇中国水稻科学
  • 9篇Acta B...
  • 5篇吉林农业科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Journa...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杂交水稻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农学会水...
  • 1篇’2000作...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9篇2003
  • 9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 7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灿粳亚利间育种的研究进展
灿粳亚种间育种是继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后水稻育种的又一次革命。1987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水稻灿粳亚利间育种的研究。通过对水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的遗传分析,揭示了水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的遗传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选...
张桂权卢永根卢庄文曾瑞珍
关键词:杂种不育性水稻
利用微卫星标记鉴定水稻Wx座位上的复等位基因
利用微卫星标记“484/485”和“484/W2R”对243份水稻品种(系)进行了Wx座位上复等位基因分析,共检测到15种复等位基因,其中6种为本文首次报道,它们是(CT)、(CT)和(CT)以及(CT)、(CT)、(C...
曾瑞珍张泽民张桂权
关键词:水稻WX基因直链淀粉含量微卫星标记
文献传递
SSR标记鉴定栽培稻杂种F_1花粉愈伤组织基因型的偏态分离被引量:1
2003年
分别对栽培稻F1花粉不育基因S a、S b和S c单座位内互作杂种F1进行离体花药培养 ,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了花粉愈伤组织的基因型。结果表明 ,不同座位F1产生的携带花粉育性基因Si 或Sj 的花粉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偏离 1∶1的分离比 ,与自然条件下F2 群体偏离方向不一致。携带不同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的F1产生花粉愈伤组织基因型的偏离方向有差异 ,表现为S a和S c单座位内互作杂种F1的花粉愈伤组织偏向Sj,Si∶Sj 比例分别为 1∶4.81和 1∶1.96;S b单座位内互作杂种F1花粉愈伤组织偏向Si,Si∶Sj 比例为 1∶0 .3 5。研究培养条件对偏态分离的影响 ,发现预冷处理可明显提高偏态分离的程度 。
姚焱卢永根刘向东冯九焕张桂权
关键词:SSR标记栽培技术杂种F1代基因型
不同Waxy基因型水稻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3
2003年
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 2 38个微卫星标记对包含 15种Waxy复等位基因的 4 1个水稻品种(系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 2 2 1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间检出多态性 ,共检出 115 6个等位基因 ,平均每个座位可检出 5 2 3个等位基因 ;各个座位的多态信息量 (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 ,PIC值 )的变幅为 0 0 5 - 0 89,平均PIC值为 0 5 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4 1个供试品种 (系 )明显地聚为两大类群 ,分别对应于籼亚种和粳亚种 ,不同 (CT)重复次数的品种 (系 )在两大类群中有明显的分布规律 :(CT)重复次数较少 (n =8、 10、 11和 12 )的品种 (系 )只出现在籼稻类群中 ,粳稻类群的重复次数相对较多 (n =14 - 2 1) ,而 (CT) 17和 (CT) 18的品种 (系 )中既有属于籼稻类群的 ,又有属于粳稻类群的 ;Waxy基因第一内含子 5′端剪切位点上的G -T单核苷酸多态与籼粳分类没有直接联系。 4 1个品种 (系 )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 0 13- 0 88之间 ,平均相似系数为 0 35。Waxy座位上丰富的等位基因 ,以及品种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
何风华曾瑞珍席章营Akshay Talukdar张桂权
关键词:水稻微卫星标记类群直链淀粉含量蜡质基因
水稻微卫星标记的发展和应用被引量:15
2000年
微卫星又称简单序列重复。它是由几个核苷酸(一般2~4个)为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相同座位上的重复序列由于重复次数的不同而造成序列长度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是一种共显性标记,具有等位基因丰富、检测技术简单等优点。微卫星标记在基因组作图、品种鉴定、种质保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水稻中已发展了300多个微卫星标记。
李文涛张桂权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水稻基因组
2 ,4-D对水稻根尖微管排列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00年
通过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经过 2 ,4_D处理水稻 (OryzasativaL .)根尖的微管骨架的排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照 (未经 2 ,4 D处理 )根尖的不同生长区微管呈现不同的排列方式 ,生长区皮层细胞微管呈随机排列 ,伸长区微管呈横向排列 ,根毛区的呈斜向排列。经过 2 ,4 D处理的根 ,不但皮层细胞微管表现重新定向 ,同时也伴随着生长受到强烈抑制。 1mg/L 2 ,4 D处理 1h ,分生区细胞微管由随机排列变成横向排列 ;处理 2 4h后 ,微管恢复成随机排列。伸长区皮层细胞在 1mg/L 2 ,4 D处理 1h后 ,其细胞内出现完全不同于对照同一区域细胞排列方式的微管。 10mg/L 2 ,4_D处理 1h使分生区皮层细胞微管排列改变成横向 ,但不同于 1mg/L 2 ,4 D处理的 ;处理 2 4h后 ,分生区皮层细胞内的大部分区域未观察到微管。伸长区细胞在 10mg/L 2 ,4 D处理 1h后 ,微管变成随机状 ,处理 2 4h后随机程度更加明显。
刘向东卢永根
关键词:水稻根尖微管2,4-D
玉米胚胎发育、萌发与胚的结构及子叶二型性(英文)被引量:2
2003年
运用扫描电镜与半薄切片技术 ,观察了玉米 (ZeamaysL .)的胚发育过程 ,得到以下认识 :第一、关于原胚。玉米合子细胞分裂形成的原胚分为胚柄、胚基与胚体三部分。胚柄短小 ,寿命短暂。胚基具有生长带 ,纵向伸长长度大 ,胚基的上部参与形成胚根鞘 ,其余部分干缩后附在胚根鞘末端。第二、玉米胚的背腹极性及二型子叶。原胚初期胚体出现背腹极性 ,腹面的细胞小 ,细胞质稠密 ,液泡较少 ;背面的细胞较大 ,细胞质稠密度略低 ,液泡较多。原胚后期胚体分化为腹部与背部 ,腹部从腹面的中央突起 ,背部在腹部的周围 (从左至右侧 )及整个胚体背面。进入幼胚时期 ,腹部分化为胚芽鞘、生长锥、胚轴、胚根和胚根鞘 (大部分 )。期间 ,胚芽鞘原基和根原始细胞的分化都从胚体的中轴部位开始 ,然后向两侧和四周扩展 ,表现出胚体腹面形态的两侧对称性。原胚的背部形成盾片原基 ,盾片原基经历向左、右、上、下的迅速扩展和加厚的生长 ,将整个腹部所分化形成的构件藏于盾片的纵沟之中 ,最后盾片从纵沟的边缘长出的左、右侧鳞均向胚体的中轴线生长 ,完整显示出玉米胚腹面的两侧对称。玉米胚由腹部顶端形成胚芽鞘和生长锥的情况与水稻胚的胚芽鞘 (顶生子叶 )和生长锥的形成相同 ,玉米的胚芽鞘也是顶生子叶 ,盾片则是侧生子叶。
冯九焕徐雪宾刘向东章崇玲梁秀兰吴万春
关键词:玉米胚胎发育萌发子叶
水稻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胚囊内微管骨架变化的进一步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01年
用PEG包埋切片法及荧光抗体标记技术对水稻 (OryzasativaL .)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进一步研究。经PEG包埋切片技术处理的胚囊内的微管结构能够保持得比较完整 ,特别是在一些较大和成熟的胚囊内 ,效果更佳 ,微管清晰度高。对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时期的微管结构变化作了详尽描述和分析 (包括 :单核、二核、四核、八核和成熟胚囊时期 )。发现了一些新的微管结构 ,如在中央细胞中有纵向微管 ,这些微管在两个极核移至中央部位时存在 ,之后当极核移至靠近卵细胞时便消失 ,显示中央细胞纵向微管与极核的移动和定位可能有关。
徐是雄刘向东朱洪亮卢永根
关键词:水稻胚囊微管
水稻粳型亲籼系粳型性的判别被引量:26
2003年
选择均匀分布于水稻 1 2条染色体上的 1 0 0个微卫星标记对 6个籼型、6个粳型测验种和 1 0个待测粳型亲籼系的 DNA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测验种 DNA在籼粳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在其粳型判别值 (Dj)的变异范围为 0 .1 2~ 0 .87,籼型测验种的 Dj值均低于 0 .2 5,粳型测验种的 Dj值均高于 0 .75,Dj 值可以用于粳型亲籼系粳型性的判别。根据 Dj值大小 ,待测粳型亲籼系 G2 4 1 6- 3、G2 4 1 7- 2 - 1、G30 0 4 - 4和 G30 0 5- 4 - 2属于偏粳型 ,G2 50 5- 1和 G2 60
丁效华陈跃进杨长寿张泽民卢永根张桂权
关键词:粳型亲籼系水稻广亲和性微卫星标记亚种
水稻待测粳型亲籼系的杂种优势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培育粳型亲籼系可能是克服籼粳杂种不育性、利用籼粳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研究了待测粳型亲籼系与籼稻杂交的F1杂种优势 .试验表明 ,第一 ,粳型亲籼系G30 0 5 4 1与籼稻杂交 ,其F1理论产量中亲优势强大 ,而其他亲籼性好而粳型性弱的系统与籼稻杂交 ,其F1理论产量中亲优势弱 .第二 ,粳型亲籼系G30 0 5 4 1与籼稻杂交 ,F1主要表现为穗大粒多 ,结实正常 ,并且不存在生育期偏长和植株偏高的现象 .第三 ,F1理论产量中亲优势与双亲平均值和分子标记测得的双亲相似系数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
陈跃进丁效华张桂权卢永根
关键词:水稻杂种优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