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
- 作品数:1,390 被引量:5,134H指数:33
- 相关作者:毕富春尚稚珍方建新邵瑞链蒋志胜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芳氧乙酸苯甲羰甲酯衍生物的研究被引量:7
- 1995年
- 芳氧乙酸苯甲羰甲酯衍生物的研究史延年,方建新,李士明(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ω-溴代苯乙酮,芳氧乙酸苯甲羰甲酯,合成,生物活性2,4-二氯苯氧乙酸及对氯苯氧乙酸作为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作者曾合成多种新...
- 史延年方建新李士明
- 关键词:生物活性
- 光合作用光系统Ⅱ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7年
- 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是植物维持正常生命运动的重要生理活动之一,是高等绿色植物特有的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而动物则不具有此作用。从毒性考虑,这有力地为这类除草剂的选择性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生理生化基础,大多这类除草剂在杀死杂草保护作物的同时,对动物尤其对人类几乎不存在毒害。在除草剂的分子设计中,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历来为农药学家所重视。随着生物学、X-衍射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光合作用的机制逐渐为科学家所揭示,这为以光合作用为靶标的除草剂分子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刘华银陆荣健杨华铮
- 关键词:抑制剂光合作用光系统定量构效关系除草剂
- 1,3,2-氧氮磷杂环戊烷衍生物(Ⅱ)——2-二乙氨基-3-取代甲酰基-1,3,2-氧氮磷杂环戊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1
- 1988年
- 用六乙基亚磷酰胺与N-(β-羟基乙基)取代甲酰胺进行成环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有机磷杂环化合物,2-二乙氨基-3-取代甲酰基-1,3,2-氧氮磷杂环戊烷,然后与硫作用生成2-硫逐代衍生物,亦可不经分离一步完成上述反应。
- 杨华铮邵久书王惠林王惠林
- 关键词:杂环化合物
- 基于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保留关系(QSERR)色谱保留和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
- 十四个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首次(S)-(+)-萘乙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固定相上进行了液相色谱手性拆分.通过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保留关系研究了正相色谱条件下环糊精类固定相上可能的色谱保留和手性识别机理.
- 陈慧吕宪禹高如瑜黄君珉王琴孙
- 关键词:农药化学对映异构体手性分离手性固定相
- 文献传递
- 新三唑类杀菌剂的研究
-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新型三唑类化合物Ⅱ<,a-h>和Ⅲ<,a-l>,其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所证实.生测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小麦锈病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赵国锋尹标林王有名何可
- 关键词:三唑类化合物杀菌剂生物活性化学结构农药化学
- 文献传递
- 靶标酶AChE作为筛选模型的规范化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以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L)中枢神经系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作为筛选模型,采用Gorun等改进的Ellman比色法,建立测定AChE比活力的条件并改进,使方法规范化,在国内外尚无报导.并且初步测定20个N-甲基取代苯基氨基甲酸脂类化合物对AChE抑制活力,其差异显著,可用于追踪、检测和评估生物活性.此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重复性强、省药省时,可为定向合成靶标的抑制性物质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
- 尚稚珍徐建华薛建平侯庆明郑迎冬
- 关键词:美洲大蠊乙酰胆碱酯酶杀虫剂
- 含2-苯基-1,2,3-三唑基的单环β-内酰胺及噻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8
- 2003年
- 以 2 苯基 4 甲酰基 1,2 ,3 三唑为原料和芳胺缩合生成一系列Schiff碱 3 .Schiff碱 3与氯乙酰氯或苯氧乙酰氯在三乙胺条件下发生 [2 +2 ]环加成得到单环 β 内酰胺衍生物 4a~ 4f或 5a~ 5f .噻唑啉酮衍生物 6是由Schiff碱 3与巯基乙酸缩环得到 .化合物 4a~ 4f,5a~ 5f和 6a~ 6f的组成及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NMR和MS确证 .
- 刘方明邵玲张正方王宝雷郭群胜阿布拉江.克依木
- 关键词:环加成SCHIFF碱抗生素
- 膦酰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0年
- 综述了利用含膦酰基的开链前体合成子通过环合成来获得膦酰基杂环化合物的各种方法。
- 陈凯胡方中张锦华吴超杨华铮
- 关键词: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
- 2-(取代苯(苄)硫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二苯硫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农药活性,但尚未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报道,对二苯硫醚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邻氯苯甲酸和取代苯硫酚(苄硫醇)为原料,一步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了10个2-取代苯(苄)硫基苯甲酸衍生物。[结论]黄瓜子叶生根试验和室外苗木扦插繁殖试验表明二硫醚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植物生长条件活性,活性优于吲哚丁酸。
- 陈波王晓蒙程兵兵孙娇赵国锋
-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扦插繁殖
- 笼状双环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5
- 1991年
- 近年来,科学家们相继合成出高度对称结构的双环磷酸酯笼状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生物活性,这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抗菌活性,且有独特的活性机理,在医药、农药、纤维、树脂及石油工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季戊四醇和苯乙腈为起始原料,以下列反应步骤设计合成了8个新型笼状双环磷酸酯衍生物I,[1′-硫(氧)代-2′,6′,7′-三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基-4′-甲基]-4-烷基-4-苯基-4-氰基丁酸酯:
- 邵瑞链王水平王达佐
- 关键词:双环磷酸酯笼状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