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
- 作品数:153 被引量:96H指数:5
- 相关机构: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录井目标层自动划分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录井目标层自动划分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各个深度点所对应的地层岩石物性指数和地层岩石含烃指数;计算获得各个深度点对应的地层岩石物性指数和地层岩石含烃指数的对应基值;从而计算获得各个深度点对应的地层岩...
- 冯杏芬李油建刘志刚彭华彭波
- 文献传递
- 一种录井岩屑自动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录井岩屑自动采集装置,包括控制器、振动分离箱(4)、洗砂筒、搅拌器,将洗砂用的清水送入洗砂筒的潜水泵(6)。振动分离箱通过减振器(11)安装于机架(10)上,并通过抽气管路(26)与真空泵连接。振动分...
- 李胜利岳喜枫李油建孔冉毛学斌夏相成
- 文献传递
- 一种井涌井漏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涌井漏监测装置,涉及钻井参数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转换电路和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安装在入口管线上的钻井液入口流量传感器、安装在钻井液出口管线上的钻井液出口流量传感器和钻井参数仪...
- 张德安陶国强李油建李江陵潘立雄岳喜枫
- 文献传递
- 光谱连续气测录井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谱连续气测录井装置及方法,光谱连续气测录井装置由抽气泵、气体分配模块、烷烃组分气体检测功能模块、二氧化碳气体检测功能模块、一氧化碳气体检测功能模块、硫化氢气体检测功能模块、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利用光谱连续...
- 佘明军李胜利陶国强李油建严国平黄继翔毛学斌孔冉
- 文献传递
- 岩石热解录井在文留地区页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4年
- 为适应中原油田文留地区页岩油气勘探的需要,针对该地区页岩油气的地质特征,应用岩石热解录井技术,通过对20口井300多层资料的分析研究,优选出总有机碳含量(Cto)、生烃潜量(Pg)、有效碳含量(Cp)、氢指数(IH)、降解潜率(D)、S2峰顶温度(Tmax)6项特征参数,分别从页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油气分级评价标准4个方面对页岩油气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及指标。将该标准及指标编制成软件用于现场录井,可快速解释评价页岩烃源岩及确定其油气级别。该地区6口井195层的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标准及指标对页岩烃源岩及其油气级别评价具有速度快、适用性强、应用效果好的特点,可有效提升岩石热解录井技术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价值,为现场决策及完井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 冯杏芬李朝晖郭建辉燕霞霞林秋野
- 关键词:页岩勘探开发岩石热解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
- 关于采油井检泵原因分析与建议
- 2021年
- 随着油田的开发,自喷油井越来越少,大部分的油井采用抽油泵进行原油开采,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井下采油系统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而此时就需要进行修井不仅耽误生产时效,还增加了资金投入。那么单井维修越频繁,也就是免修期越短,生产时效就越低,资金投入也就越大。本文主要针对修井主要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以便延长生产井免修期,提高生产时效,减少费用投入。
- 郝建朝
- 关键词:柱塞泵修井免修期
- 花岗岩-变质岩裂缝性油气录井判断与识别
- 某风险区块主要勘探目的层为基底花岗岩-变质岩裂缝性油气藏,介绍了现场录井施工队伍在缺少足够参考资料的情况下,针对该类油气资源的发现、判断及流体特点识别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提出了现场使用岩石薄片、地层压力预测等...
- 余明军李油建
- 关键词:裂缝性油气藏花岗岩变质岩地层压力录井解释
- 一种多烷烃组分气体δ<Sup>13</Sup>C同位素录井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烷烃组分气体δ<Sup>13</Sup>C同位素录井方法及装置,根据光谱气体同位素检测原理,利用烷烃组分气体δ<Sup>13</Sup>C同位素录井装置检测脱气器从携带有钻遇地层流体信息的钻井液分离出的...
- 佘明军李油建杨志强毛学斌孔冉焦爱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原地区气相色谱仪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原地区气相色谱仪辅助装置,属于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地层气体检测的技术领域,包括氢气发生器、干燥塔、气体过滤器和氢焰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发生器的氧气排口通过第一气管与干燥塔的进气口连通,干燥塔的...
- 付修根王剑宋春彦孟韶彬梁贝贝徐泽海刘峰
- 文献传递
-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岩屑岩性在线识别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钻井新技术的发展及其推广应用,在提高钻井时效的同时,钻井产生岩屑的粒径变小,给常规岩屑录井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的岩屑岩性识别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技术仍需要人工采集、清洗岩屑样品,并存在钻遇地层岩屑样品代表性难以准确控制、岩屑岩性识别结果与钻遇地层真实岩性之间具有一定差异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利用LIBS在线识别岩屑岩性的技术构想,在实验室构建了试验平台,探索了激光器光源功率对岩屑样品LIBS信息的影响,通过优选光源功率,提高了岩屑样品LIBS信息的采集精度,进行了干样与湿样、疏松与压实状态下岩屑样品的LIBS检测,发现不同状态下岩屑样品的LIBS特征较为稳定,岩屑样品的LIBS特征与其状态无关。试验结果表明,录井过程中岩屑样品无需处理,可以直接检测,即利用LIBS技术在线识别岩屑岩性可行。
- 杨志强李光泉佘明军
- 关键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岩屑岩性识别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