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系 作品数:785 被引量:3,822 H指数:27 相关作者: 刘国杰 黑恩成 史济斌 李国镇 荣国斌 更多>> 相关机构: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化学系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制备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2 2005年 从理论和实践上介绍了多种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备涂料的方法及应用范围,并对未来合理利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提出了建议。 李治 吉裕 原兵发关键词: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回收 改性 环保 含长碳烷基核苷氢亚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将抗病毒药物核苷(3'-叠氮-2',3'-二脱氧胸苷AZT或2',3'-二脱氢-2',3'-二脱氧胸苷d4T)与三氯化磷反应,然后在不同的醇解试剂作用下,一锅法合成得到6个含长链烷基的核苷氢亚磷酸二酯衍生物,并采用31PNMR,1HNMR,13C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奚才明 孙笑宾 肖强 赵玉芬 施小新 桂斌 任玉杰关键词:抗HIV 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催化的2-辛醇动力学拆分 被引量:21 1998年 利用有机溶剂中假单胞菌脂肪酶催化的对映选择性酯化反应,对外消旋(R,S)-2-辛醇进行了光学拆分;分别考察了冻干时酶缓冲液的pH值和浓度以及2-辛醇酯化的酰基给体(脂肪酸)、有机溶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脂肪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干时酶缓冲液的pH值和浓度对酶的活力影响很大,而对选择性影响较小.以pH值为8.3、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最为合适.不同链长的脂肪酸对酶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以中等链长的癸酸作为酰基给体时效果最好.在亲水性很强(logP<1)的极性溶剂中,酶几乎没有活力;在较强疏水性(2<logP<3)的溶剂中,酶具有中等活力,但在甲苯(logP=2.5)中酶的对映选择性最好;在强疏水性(logP>3)溶剂中,酶的活力较高,尤以正己烷中的活力为最高.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在45℃左右.温度较高时,反应的选择性显著提高,但酶的稳定性急剧下降. 朱洁 刘洪湖 胡英 许建和 曹淑桂关键词:辛醇 动力学 拆分 脂肪酶 对映选择性 卟啉基超分子敏化的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研究 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环境净化技术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其中, 多相光催化氧化法以其成本低、效果显著、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在污水治理领域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 李向清 程颖 张林鄂 穆劲关键词:卟啉 紫精 TIO2 光催化 文献传递 一些抑制剂对脲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994年 利用氨气敏电极研究硝酸镍,磷酸盐及EDTA等酶抑制剂对脲酶分解尿素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抑制作用机理。 冯仰婕 陈文伟 滕忠健 鲍景旦关键词:尿素 脲酶 反应速率 抑制剂 含铁、钛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性能及其酯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95年 制备了、和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考察了其对正丁醇和乙酸的酯化活性,表明的活性最好,较差。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催化剂活性的高低与其表面吸附的的量有关。重复使用的催化剂,由于的流失,活性逐次下降。电镜和XRD分析表明,经硫酸处理的催化剂,引起了表面形貌和物相的变化,进而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蔡良珍 王幸宜 方绮云关键词:催化剂 酯化 固体酸 三氧化二铁 纳米Co(OH)_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001年 采用湿化学法合成了纳米Co(OH) 2 。并运用XRD、TEM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观察分析 ,结果表明得到的为六方片状的 β -Co(OH) 2 ,粒径在 2 0~ 40nm之间。将该纳米 β -Co(OH ) 2 添加到镍正极中 ,电池测试结果表明 ,纳米 β -Co(OH) 2 在电解质溶液中具有高的反应活性 ,能均匀地分散在镍正极中。与金属钴相比 ,能显著地提高镍电极中活性物质Ni(OH) 2 的利用率。 杨云霞 章健康 张蕾 陈玮关键词:CO(OH)2 纳米粉末 镍电极 化学合成 电化学性质 反向微胶团萃取分离酪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6 2001年 研究了AOT反向微胶团的性质 ,并以酪氨酸为反向微胶团的萃取对象 ,探讨了各种因素对酪氨酸分配比的影响 ,优化了萃取、反萃取的工艺条件。 刘亚萍 张关永关键词:AOT 萃取 酪氨酸 反萃取 采油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被引量:5 2003年 The metabolic process of microorganisms (B05)utilizing hydrocarbons as the sole carbonsource at 73℃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ude oil were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 B05 and produced the main metabolites of organic acids,biosurfactants,and gases.The fluid properties of the crude oil and recovery could be improved through the effect of microbial metabolism and metabolites on oil/rock/water 包木太 牟伯中 王修林关键词:微生物采油 代谢过程 采油率 驱油机理 生物表面活性剂 超声波作用下的侉特烯合成 侉特烯(Ⅱ)是一种杂环冠醚类化合物,它是由呋喃与丙酮经缩合而得。1955年,R.G.Ackman等人在研究呋喃与系列甲基酮在酸催化下的反应时,意外地获得了这种环状缩合产物<'[1]>,但是产率很低,仅有18℅。后来M.C... 焦家俊 倪轶柯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