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物理系 作品数:87 被引量:809 H指数:19 相关作者: 刘洋 高玲玲 王功先 李桂荣 文新川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浙江大学理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国土资源部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电子电信 理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稳定电流场拟解析近似精度分析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利用拟解析近似解决稳定电流场数值模拟问题时的误差来源和量级,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拟解析近似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的理解,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基于拟解析近似的正反演方案提供依据. 孙建国关键词:稳定电流场 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起伏地表条件下直流电场拟解析近似理论 <正>本文的目的是利用拟解析近似方法解决起伏地表条件下直流电场的数值模拟问题。为此分别利用全空间标量和并矢Green函数建立相应的积分方程并利用拟解析近似来求这些积分方程的数值解。 孙建国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52 2005年 综合利用 7条地学断面 (GGT)资料研究了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附近的壳幔地球物理特征模式 .分析了形成上述地球物理特征的 3种因素 :东亚大陆边缘周边三大板块运动、地幔流运动和地幔热柱 .对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的重力异常的正演拟合结果表明 ,壳幔物质密度不均匀和莫霍界面起伏造成该带的重力异常 .地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产生了该重力梯级带系列地球物理特征 .最后 ,探讨了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成因机制 ,提出了以“挤”、“涌”为动力的“三结点模型” . 杨宝俊 刘万崧 王喜臣 李勤学 王建民 赵雪平 李瑞磊论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材系列 根据应用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科特点和研究前沿,对其课程体系和教材系列进行了讨论。得到的结论和建议是:(1)专业教育子系列应贯穿大学本科教育的始终,从一年级就开始;(2)专业教育子系列应由入门性、各论性、专题性及定向性课程和教... 孙建国 杜晓娟关键词:课程体系 教材改革 井中雷达的数值模拟 本文给出了一种包含局部小网格的时间域有限差分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作为发射器和接收器天线的模拟方法,最后模拟了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矿脉为地质目标的雷达信号反应. 刘四新 佐藤源之关键词:地质雷达 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固体中非线性纵波一维数值模拟 本文论证了岩石中弹性波表现非线性的机理.设定初始扰动取值不大于10<'-3>m,采用具有不同精度的差分格式的对比研究以保证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实现一维非线性纵波数值模拟. 郑海山 张中杰 杨宝俊关键词:地球介质 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多层介质点电流源磁场响应计算 本文介绍了点电流源层状介质模型磁电阻率法响应的模拟方法。该方法由电流磁场的旋度公式出发推导了多层介质中点电流源磁场的表达式,其为一个关于空间径向坐标和贝塞尔函数空间波数的二重积分。利用贝塞尔函数的性质可将该二重积分化为标... 刘云鹤 翁爱华 高丽娟关键词:层状介质 天然气水合物 文献传递 混沌振子系统周期解几何特征量分析与微弱周期信号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26 2008年 提出了一种对微弱周期信号的定量检测方法.分析混沌振子系统在大尺度周期状态下的相对稳定输出时,发现了混沌振子系统输出周期解的平均面积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几何特征量.该几何特征量与待测信号幅值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单调递增关系.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几何特征量精度可达到10-6V2.利用混沌系统对随机噪声信号的免疫性和对微弱周期信号的敏感性,进一步建立了微弱周期信号的定量检测方法.仿真实验表明,随着待检测幅度的增加,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抗噪性能也随之增强. 李月 徐凯 杨宝俊 袁野 吴宁地震勘探时空域双曲滤波因子的特点与提高信噪比的能力 被引量:17 2008年 为改善强随机噪声背景中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S/N),提出了混沌振子算法;该算法可实现对未知同相轴的确定.本文的时空域双曲滤波(hyperbolic ti me-distance relation filter,HTDF)是上述算法的后续处理,即处理得到存在的弱同相轴.HTDF的理论基础是最小平方滤波和混沌振子算法.为说明滤波过程与效果,对于包括一个反射同相轴的地震记录进行了多道滤波因子计算.结果表明,与一个输出道相应的双曲滤波因子组具有复杂的时频域结构,突出的特点是振幅谱"波动式陷频"表现;弥补或消除这个不足的方法是与输出道相应的多个滤波因子之间存在的振幅谱"互补"性.利用相同随机噪声背景下的共炮点理论记录,经与域双曲速度滤波、褶积滤波处理方法比较,在振幅谱、子波初至、零相位性、S/N改善等方面,HTDF的滤波效果优于另外两种.最后探讨了该滤波技术的机理,包括同相轴内各子波间的相似性,以及对组内因子实施的多次有效相加处理. 李月 杨宝俊 林红波 袁野 郝雪 刘晓华三孔隙水导电模型及其在低阻储层解释中的应用 针对低阻储层,国内外研究者对其成因与特点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多种解释方法。近来提出的三孔隙水导电模型,比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砂泥岩的导电机理,为砂泥岩电阻率解释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岩石的导电路径是由三部分... 莫修文 贺铎华 李舟波 文新川 李桂荣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