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数:51 被引量:168H指数:9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商业联合会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9篇标准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8篇扒鸡
  • 7篇德州扒鸡
  • 7篇煮制
  • 5篇卤汤
  • 5篇卤煮
  • 5篇挥发性
  • 5篇风味
  • 4篇养殖
  • 4篇食品
  • 4篇挥发性风味
  • 4篇风味物质
  • 3篇养殖设备
  • 3篇肉制品
  • 3篇口感
  • 3篇挥发性风味物...
  • 3篇锅体
  • 3篇呈味
  • 2篇电机
  • 2篇冻藏
  • 2篇修饰

机构

  • 51篇山东德州扒鸡...
  • 21篇渤海大学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商业联合...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山东省标准化...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2篇山东福牌阿胶...
  • 2篇瑞福油脂股份...
  • 2篇济南海能仪器...
  • 2篇温州市老李食...
  • 2篇山东宏济堂制...
  • 2篇山东周村烧饼...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肉类食品...
  • 1篇中国肉类协会

作者

  • 7篇刘登勇
  • 6篇徐幸莲
  • 4篇董丽
  • 4篇刘欢
  • 2篇谭阳
  • 2篇戚军
  • 1篇李迎秋
  • 1篇黄明
  • 1篇崔云前
  • 1篇孙京新
  • 1篇姚文生
  • 1篇秦卓明
  • 1篇赵祥忠
  • 1篇吴金城
  • 1篇邓亚军
  • 1篇王南
  • 1篇张庆永

传媒

  • 7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肉类研究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禽业导刊
  • 1篇中国经贸
  • 1篇啤酒科技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州扒鸡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被引量:19
2019年
对德州扒鸡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及鉴定。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仪对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计算各物质的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发现,德州扒鸡中含有芳香烃化合物和含氮含硫化合物;GC-MS共检测出5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关键风味化合物(ROAV≥1)包括壬醛(100.00)、癸醛(81.67)、己醛(38.94)、辛醛(19.29)、庚醛(14.50)、柠檬烯(14.08)、1-辛烯-3-醇(11.50)、2-戊基呋喃(10.14)、桉树脑(9.71)、草蒿脑(5.69)、丁香酚(5.56)、芳樟醇(3.86)、α-蒎烯(3.08)和茴香脑(2.01);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物质中烯烃类物质种类最多,关键风味化合物为醛类物质,肉香味、五香味和药材香为德州扒鸡的关键风味。
崔晓莹张庆永刘登勇顾明月王欢马勇薄存美
关键词:德州扒鸡电子鼻
食品制造企业提升内部控制质效的策略探究
2023年
对于我国诸多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发展进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对推动企业稳健持续发展起到深远影响,通过不断提升内部控制质效,进一步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而食品制造企业是以自主经营模式为主,组织生产、流通、服务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结构,整体经营过程追求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所以食品制造企业有必要加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促使企业实现良好经营发展,突出内部控制现实价值。鉴于此,文章以食品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率先围绕内部控制实施重要性进行阐述,着重分析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结合具体问题针对性提出优化措施,以期为后续内控建设提供参照。
刘红梅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内控建设内部控制实施
膜修饰传感器检测扒鸡煮制老汤中鲜味氨基酸的样品处理被引量:1
2020年
对膜修饰传感器检测工业化加工扒鸡煮制老汤中鲜味氨基酸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探索。以工业化加工扒鸡煮制老汤为研究对象,以液相色谱仪检测的鲜味氨基酸浓度为标准,研究适用于N,N′-二苯基硫脲膜修饰的传感器快速、准确检测鲜味氨基酸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实际生产车间的扒鸡煮制老汤,经过13000×g、20 min的离心处理并稀释20倍以后,鲜味氨基酸含量的膜修饰传感器检测结果与液相色谱检测结果最为接近。说明应用N,N′-二苯基硫脲膜修饰的传感器检测老汤中鲜味氨基酸含量的方法准确、简便,可以用于生产实际。
薄存美刘登勇王笑丹张庆永
关键词:老汤
一种新型糖液喷淋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扒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糖液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箱体,喷淋箱体内设置有喷淋室,喷淋室横截面为凸字型,喷淋室顶部设置有上挂链条,上挂链条下方喷淋室两侧各有一排喷淋管道,喷淋管道上设置有喷淋头,喷淋室下方设...
张庆永吴春辉宋爱祎徐幸莲刘登勇
文献传递
一种家禽传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禽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禽传送装置。包括滑杆,滑杆上设置有滑轮,滑杆下方设置有链条,滑轮下端与链条相连,链条下端设置有挂钩,挂钩包括上部的悬挂部,悬挂部为圆环,在链条上,挂钩底部为夹持部,夹持部与悬...
崔贵海张庆永吴春辉田文革杜昆
文献传递
酱卤肉制品质量通则
本文件规定了酱卤肉制品的产品分类、原辅料要求、技术要求、生产加工管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的要求,描述了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酱卤肉制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徐宝才王守伟刘振宇厉建军江浩张庆永张春彦钮忠华马显秋李春保陈召桂杜巧珍单生文崔贵海王彩虹周辉武志明赵向进荣庆军赵冰梁宝爱雷富强訾亚静李宝臻倪来学吴昊亚本勤姜勇鲁振张淼陈恩兵杨焕彬李超顾千辉章燎源何冬云薛向阳魏晓盼李晓春张丽华杨明王伟强叶力倪秀亲严红兵金霞张春庄沛锐陈楚锐丁红华杨仕真费红军张吉林蔚盛超陈天琦范大明刘永强褚洁明徐国荣程雅锦徐杏生张志刚乔康银胡忠良谭琦王珊珊徐向东杨凯逄明祝刘成阳肖永强嵇春波江恒龚启宙刘一峰
卤汤循环利用次数对扒鸡非盐呈味物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通过对卤汤循环使用过程中扒鸡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及其降解产物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通过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与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s,EUC)评价滋味物质的呈味作用与鲜味强度,探析卤汤循环使用次数对扒鸡滋味物质的影响,以期为扒鸡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卤汤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扒鸡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等鲜浓度值显著增加(p <0. 05),卤汤循环使用18次后,鲜味氨基酸(umami amino acid,UAA)、甜味氨基酸(sweet amino acid,SAA)、其他氨基酸(other amino acid,OAA)含量分别为26. 92、73. 82、0. 86 mg/100g。5'-鸟苷酸(5'-guanosine monophosphate,5'-GMP)、5'-肌苷酸(5'-inosine monophosphate,5'-IMP)、5'-二腺苷磷酸(5'-adenosine diphosphate,5'-ADP)、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5'-腺苷酸(5'-adenosine monophosphate,5'-AMP)、肌苷(inosine,I)及风味核苷酸含量分别为2. 79、77. 55、8. 22、8. 54、12. 25、20. 18、82. 60 mg/100g。5'-肌苷酸是扒鸡主要的呈味核苷酸,扒鸡5'-IMP的TAV值为3. 10,EUC为2. 23。卤汤循环使用18次后,扒鸡滋味物质含量达到稳定状态(p>0. 05)。
刘登勇刘欢张庆永戚军徐幸莲
关键词:卤汤循环利用扒鸡滋味
一种便于扒鸡盛装的漏斗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扒鸡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扒鸡盛装的漏斗装置。包括对称分布的左、右鸭嘴型圆弧板,左鸭嘴型圆弧板和右鸭嘴型圆弧板上部两端均设置有凹口,凹口内设置有连接板,左鸭嘴型圆弧板和右鸭嘴型圆弧板通过连接板上的螺...
张庆永宋爱祎吴春辉徐幸莲刘登勇
文献传递
鉴别雏与普通鸡肉冻藏处理对扒鸡食用品质的影响
2016年
通过对鉴别雏和普通鸡两种原料肉冷鲜及冻藏后加工的扒鸡进行水分含量测定、食用品质(保水性、嫩度)分析、感官评定以及微观结构观察,探析不同品种原料鸡肉及冻藏处理对扒鸡品质的影响,以期对扒鸡加工的原料选择及处理提供参考。实验表明,冷鲜加工时,两个品种原料加工的扒鸡品质差异不大,但普通鸡整体感官品质略高于鉴别雏;原料肉冻藏处理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扒鸡品质,且对普通鸡影响相对更大,主要体现在微观结构破坏更严重(普通鸡腿肉肌纤维直径从31.29μm显著(p<0.05)下降到18.91μm;胸肉从39.07μm显著(p<0.05))下降到27.62μm,剪切力值(冷鲜加工为2.88 kg,冻藏后加工为1.46 kg)显著(p<0.05)下降;而鉴别雏冻藏后加工的扒鸡品质在保水性、剪切力值等方面都优于普通鸡。
刘登勇谭阳董丽张庆永王赛赛徐幸莲宋爱祎
关键词:扒鸡冻藏微观结构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分析反复炖煮过程中鸡肉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被引量:41
2020年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评估反复炖煮过程中鸡肉的风味差异。取168只鸡,炖煮20次,分别取炖煮第1、3、5、7、10、15、20次的胸肉和腿肉样品进行GC-IMS测定。鸡肉样本中共检测鉴定出37种挥发性物质,包括一些物质的二聚体,主要有醇类、酮类、醛类、酯类、杂环类及烃类;随着鸡汤炖煮次数的增加,鸡肉样品检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酮类、醇类、醛类)和含量呈现增加趋势;炖煮15次后,鸡肉的挥发性物质含量趋于平稳,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基于鸡肉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构建了指纹图谱,可明显区分不同炖煮次数的鸡肉样品,以上结果表明GC-IMS可用于炖煮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可视化表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杜超戚军姚文生张浩张庆永刘登勇
关键词:鸡肉挥发性风味物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