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学系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5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威更多>>
-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 环境文化与图书馆的“RS”战略
- 2003年
-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环境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环境文化的优劣对读者满意(Reader Satisfaction,RS)的重要性。提出了图书馆RS战略的观点。作者认为,只有重视自身与周围相关环境的统一,才能在环境的竞争中找到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图书馆为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不断改造和美化环境,建设读者满意的优质服务的环境文化,是图书馆RS战略未来成功的必由之路。
- 胡秀云
- 关键词:环境文化图书馆
- 文化产业与新时期博物馆的走向被引量:5
- 2004年
- 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博物馆事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有些博物馆甚至连生存都难以为继。为了摆脱这种尴尬境地,博物馆在新时期必须克服旧的管理体制与思想观念的障碍,引入新的管理经营观念,开发博物馆文化产品,走文化产业之路,以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迎来新的发展生机。
- 邹霞
- 关键词:市场经济博物馆文化产业
-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初步探索--以“茶马古道”雅安段为例被引量:11
- 2016年
-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工作。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北丝绸之路"及"大运河"的申遗成功,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热度持续升温。保护并利用好这类集自然与文化资源、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遗产,对串联区域、整合资源、再现历史上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地区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线性文化遗产概念和研究进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茶马古道"雅安段遗产作为实地调研对象,对其遗产内容和保护与利用现状做相应的解读,并综合诸多建议模式,最终形成5个层次统摄下的保护与利用方案,亦对现阶段"茶马古道"雅安段文化景观的打造提出了初步设想。
- 童瑞雪傅玥
- 关键词:线性文化遗产茶马古道
- 文化能力的进化——兼谈基因、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被引量:2
- 2002年
- 历史上有两个发展过程深刻影响了人的发展 :一是造成有机体进化的生物学过程 ,二是引起文化进化的学习过程。生物进化奠定了文化产生的生理基础 ,而学习过程最终导致了文化的出现。但这两个过程显然是有区别的。人生理上和行动上的特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而成形 ,被编码储存于基因中。学习是一个行为变化的过程 ,它允许有机体适应并利用新的机会或偶发事件 ,是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与人的生理特征相反 ,文化是储存在大脑中而非基因中的信息。文化不是为人类所独有的能力 ,高级灵长类动物也能够使用工具 ,掌握某种信号语言 ,而且具有很多的社会性和利他性行为。但这些动物不能像人一样有意识地教育后代 ,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将上一代积累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只能通过尝试 -错误学习法不断重复上代的行为 。
- 彭长征王威
- 关键词:文化能力自然选择基因语言进化
- 悲剧的终结——蔡元培的教育民主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04年
-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伟大先驱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中做出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他力主发展个性、崇尚自然以培养国民之完全人格 ,坚持“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派 ,大力推行“教授治校” ,以体现教育之民主。时至今日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仍如淙淙溪水滋润着人们 ,可惜蔡先生在教育民主探索与实践之路上走得并不远 。
- 胡俊修
- 关键词:教育独立教授治校
- 论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被引量:40
- 2003年
- 鉴于国内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语言的探讨和表层文化的分析上 ,本文试图从深层文化的独特角度剖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本文考察了历史上对各民族、种族产生重大意义的失败的交际和由此衍生的不良的交际因素——陌生人心理、文化定势和偏见、民族 -种族中心主义。这些历史遗传的消极产物变成集体无意识 ,悄然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成为固执而又不易觉察的交际障碍。
- 程翠英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 论博物馆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品味被引量:4
- 2004年
- 博物馆承载着文化传承、文化解读与情感教育诸项文化功能。作为文化现象的博物馆,在时代变迁与社会转型中,要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致力于博物馆精神、博物馆价值观念、博物馆哲学、博物馆道德、博物馆目标和博物馆传统的挖掘与构建。
- 邹霞
-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功能文化品味文化传承情感教育文化解读
- “礼仪之邦”:中国礼文化与社会和谐的诉求被引量:13
- 2008年
-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不仅培养了炎黄子孙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也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历史与社会生活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曾经滋养了中国社会,培育了社会秩序与安宁。礼的滥觞、成型与辐射都体现出对社会和谐与人际和谐的诉求。礼文化在当今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乃至和谐世界的建构中当能焕发新意与活力。
- 胡俊修姚伟钧
- 关键词:社会和谐社会生活人际关系
- 孤独高贵的边缘人——关于西方知识分子观念被引量:4
- 2003年
- 知识分子是个古老而长青的话题,太多的沧桑、太多的苦难、太多的灵性,往往都和他们结伴而行。本文通过对西方知识分子的定义、责任、精神等层面的观照与厘清发现,西方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特立独行,清高自傲,甘愿做他们所处时代与社会的边缘人,冷静地看待周围的一切。
- 胡俊修
- 关键词:西方知识分子
- 论WTO背景下的文化调适被引量:2
- 2003年
-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中国已成为WTO的一员 ,但“全球化”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涵盖人们情感、行动和思维方式的文化课题。加入WTO只是中国融入“地球村”的一个良好契机 ,如何成为“地球村”的合格公民 ,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而文化调适是最根本的实现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的生产方式、政治经济生活、思维方式面对新的环境与态势 ,作出合理的调整 ,以适应“全球化”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
- 胡俊修胡俊飞
- 关键词:思维方式文化调适行政文化价值观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