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作品数:24,966 被引量:111,272H指数:82
- 相关作者:马长生李治安何怡华杨波周玉杰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主题
- 6,573篇动脉
- 3,215篇冠状
- 3,097篇冠状动脉
- 3,088篇心脏
- 2,826篇血管
- 2,266篇手术
- 2,091篇心肌
- 1,603篇主动脉
- 1,454篇术后
- 1,417篇超声
- 1,348篇介入
- 1,334篇心病
- 1,295篇外科
- 1,258篇冠心病
- 1,097篇血压
- 1,068篇综合征
- 1,066篇梗死
- 1,050篇心血管
- 1,045篇心房
- 1,007篇心脏病
年份
- 168篇2025
- 1,058篇2024
- 941篇2023
- 911篇2022
- 994篇2021
- 827篇2020
- 962篇2019
- 1,035篇2018
- 1,316篇2017
- 1,327篇2016
- 1,250篇2015
- 1,528篇2014
- 1,572篇2013
- 1,195篇2012
- 1,200篇2011
- 1,346篇2010
- 1,007篇2009
- 791篇2008
- 818篇2007
- 803篇2006
- 超声心动图测量的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与孕龄的关系研究
- 目的:测量孕20周至34周正常胎儿每个孕周房室瓣口、大动脉瓣口、下腔静脉、肺静脉、大脑中动脉、脐动脉及胎儿重要生理通道的血流速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及不同孕龄上述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2...
- 谷孝艳何怡华
-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对瓣环三维结构的影响
- 郭勇陈倬何怡华李治安张海波韩杰张烨刘文旭韩建成谷孝艳
-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的超声检测及应用
- 杨娅
- 一种发光液保藏和取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一种发光液保藏和取液装置,用于发光液的保藏和取液,包括外壳、提手板、滑块、PTFE管、直线导轨、底物瓶和固定槽;所述外壳是箱体结构,所述直线导轨竖直固定在装置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上,...
- 刘萍栾大伟薛小祥刘俊南王东生曾小莉
- 文献传递
- 一种自阻断支架装置
- 本公开提供一种自阻断支架装置,包括:带支架人工血管、阻断件、阻流伞和可塑性导向杆;阻断件位于带支架人工血管的管腔内,与管腔的内壁贴附,以阻止管腔内的血液从远端流向近端;阻流伞设有中心孔,其通过中心孔套设于带支架人工血管的...
- 胡海瓯朱俊明孙立忠
- 文献传递
- 右旋心的心电图特点
- 钱秉源
- 右旋心是心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在前额面和横面上发生向右旋转异常,使心脏移置右位的先天畸形,在形态学上与镜面右位心极为相似,在临床临别诊断中常会遇到困难。通过对经心血管造影及(或)手术确诊为右旋心的15例心电图的分析研究表明...
- 关键词:
- 关键词:右旋心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
- 综合医院隔离观察病房医护人员的防护
- 原抢救中心大楼改造成隔离观察病房(一)一层大厅的布局:设清洁区、抢救室、收费处、药房、化验室、发烧门诊、临时输液观察室。隔离观察病房的布局(二至四层): 在观察病区我们因地制宜的将一个卫生间和两个电梯封入污染区,将楼梯封...
- 高瑞雪
- 文献传递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病例的处理
- 本文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病例的处理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不同消融策略对房颤术后延迟成功的影响、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机制、如何减少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术后的复发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 刘兴鹏马长生董建增龙德勇刘小青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 文献传递
- 血压自适应控制系统及其临床试验被引量:1
- 1989年
- 手术中或手术后的病人,血压波动较大。在运用药物进行治疗时,由于病人的生理状态千差百异并且随时间变化,如何选择适当的给药量才能使病人的血压平稳地保持在希望水平,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自适应控制器是解决血压自动调节的有效途径。本文讨论了根据临床特点设计的基于极点配置自校正算法的血压自动控制系统。试验表明,在临床环境下,这套系统对系统延时有较好的Robust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较好地控制和稳定血压,运行安全。
- 孙力黄秉宪李平
- 关键词:血压自适应系统
-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01-2009-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院因STEMI接受急诊PCI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接受PCI的途径分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组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组。对比两组住院期间和1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大出血和穿刺部位并发症(血肿、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结果总计661例患者人选本研究,其中340例患者接受TRI,321例患者接受TFI。两组间一般资料间未见明显差异。更多患者从TRI转为TFI(4.41%),很少患者从TFI转为TRI(1.24%)。住院期间和1个月随访时,TRI组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TFl组[住院期间.2.94%(TRI组)VS6.54%(TFI组),P〈0.05;1个月随访,3.82%(TRI组)vs7.47%(TFI组),P〈0.05]。两组间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穿刺部位并发症TRI组明显低于,TF1组[1.76%VS5.6%,P〈0.01]。TRI组住院时问明显短于TF[组[(5.4±2.6)d vs(7.1±3.7)d,P〈0.01]。结论与接受急诊TFI治疗的STEMI患者相比,TRI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减少穿刺部位m肿,缩短住院时间。
- 赵林王雷傅明炜梁杨范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