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研究中心
- 作品数:61 被引量:169H指数:8
- 相关作者:李波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语言文学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语体变异与语言规范及词典编纂——以标题语言为例
- 本丈以标题语言的变异研究为例,说明增强语体意识,充分了解各个领域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关注各种语体语言的变异现象,坚持对发展变化着的各种语体的语言事实进行全面的动态考察,深入细致、准确周遍的描写与科学的分析,这是做好汉语规...
- 尹世超
- 关键词:标题语言语言规范词典编纂语体变异
- 文献传递
- 现代汉语状态词缀被引量:5
- 2008年
- 文章考察、分析了现代汉语(包括方言)语言材料,研究了状态词缀的类型、作用及特征等问题。认为状态词缀是一种介于构词词缀与构形词缀之间的语用词缀,这类词缀的主要特点是:根、缀结构松散,词缀位置确定、缺少独立性,无实在意义,只描摹某种状态,有独特的读音规律和语用含义。
- 马彪
- 关键词:状态词缀
- 中医经典语言的人文性及其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经典语言是人们学习和效仿的典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经典蕴涵了诸多人文色彩,它体现出医家知识结构的文人性特点,因而我们在力图将中医学科学化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和忘记它的人文性及其影响。
- 苏春梅
- 关键词:经典语言中医经典人文性
- “能打”形容词化的构式压制路径阐释
- 2024年
- “能打”经历了语义与结构的历时演变,以新的语义与功能活跃在语言使用中。它从“能+V”构式和“打”的语义泛化融合而来,在构式压制及隐喻、类推机制的作用下经重新分析形容词化,呈现出独特的句法、语用功能及语体特征。“能”与“打”语义与功能的弱化为“能打”的构式压制过程及形容词化提供了重要基础,使得“能打”打败其他形式固定成词。对“能打”形容词化及其新用法的阐释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掌握前沿的语言现象。
- 冯莉沈欣怡
- 关键词:形容词化语义泛化构式压制
- 人名译名中字母与汉字之间标号的用法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讨论人名译名中字母和汉字之间标号的用法。这种人名译名各部分的分界是否都用间隔号"·"标示,《标点符号用法》未作说明。人们的实际用法很不一致,主要有四种情况:字母和汉字之后全用".";字母和汉字之后全用"·";前面字母之后用".",后面汉字之后用"·";前面汉字之后用"·",后面字母之后用"."。本文认为应该制订统一明确的规范改变这种不一致的状况,指出下脚点"."是西文缩写符,不是中文间隔号的一种形式,从实际和理论上来说,一律使用中文间隔号"·"是最佳选择。
- 尹世超
- 关键词:字母汉字间隔号
- 东北官话的应答词语
- 应答词语是只用于应答句或在应答句中有特定意义和用法的表示应答的词或固定短语。应答词语是根据词语在会话中对对方引发句应答的语用功能划分出来的一个准封闭的类聚。应答词语是在应答句中专用、必用、常用或可用的词语,是应答句特有的...
- 尹世超
- 关键词:应答词语东北官话固定短语标记语言
- 文献传递
- 语感和语言系统被引量:7
- 2007年
- 语感是对于语言系统存在的心理感知,是一种语言心理现象,不是语言能力。语言系统存在于语感之中,表现为言语。语感有经验习得性、个人心理性、群体可通性、前理性、主观直觉性、可意会性和可验证的现实性等属性。语感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应当确立语感在语言学理论的适当地位。
- 戴昭铭
- 关键词:语感语言系统言语感知
- 现代汉语工具宾语句的概念整合被引量:6
- 2011年
- 从概念整合理论来看,现代汉语工具宾语句由动作事件和工具使用事件整合而成,整合经历了心理空间的建立、事件框架的选择和事件压缩过程。动作事件和工具使用事件在整合过程中放弃了自身固有的一些语法特征,同时保存了某些语法特征。通过分析这些整合特征,可以推导出句式的浮现意义是陈述主体在实施动作时对工具的选择。
- 朱怀
- 关键词:浮现意义
- 天台话和上海话疑问范畴的比较研究
- 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了天台话与上海话疑问范畴的差异:一、特指问和疑问代词:1.问事物;2.问人;3.问时间;4.问处所;5.问目的或原因;6.问数量和程度;7.问情状;8.问方式。二、是非问句和语气词。三、正反问。同时顺便...
- 戴昭铭
- 东北官话的否定词
- 本文探讨东北官话的否定词"不、没、别"的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并论及东北官话中否定语素"不、没、别"打头的方言词以及"啥、六儿"等表示否定的方言词。
- 尹世超
- 关键词:东北官话否定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