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石油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82 被引量:457H指数:13
相关作者:田新民王兆运徐红芳王鹏赵文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河北省优秀专家出国培训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理学
  • 8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套管
  • 11篇钻柱
  • 11篇管柱
  • 8篇数学模型
  • 7篇钻井
  • 7篇固井
  • 6篇热采
  • 6篇热采井
  • 6篇管柱力学
  • 5篇油管
  • 5篇钻具
  • 4篇压裂
  • 4篇引力
  • 4篇油井
  • 4篇受力
  • 4篇套管损坏
  • 4篇套管应力
  • 4篇光速
  • 4篇抽油
  • 3篇地层

机构

  • 82篇燕山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大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75篇李子丰
  • 9篇李敬元
  • 6篇李雪娇
  • 5篇徐红芳
  • 5篇阳鑫军
  • 4篇梁尔国
  • 4篇胡志兴
  • 4篇王鹏
  • 3篇李润启
  • 3篇王兆运
  • 3篇田新民
  • 3篇王长进
  • 3篇戴江
  • 3篇赵金海
  • 2篇于振东
  • 2篇董照远
  • 2篇邹德永
  • 2篇范英娜
  • 2篇周兴美
  • 2篇李国庆

传媒

  • 14篇中国西部科技
  • 10篇石油学报
  • 5篇天然气工业
  • 5篇石油钻采工艺
  • 5篇石油钻探技术
  • 4篇中国科技信息
  • 3篇石油机械
  • 3篇工程力学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科技信息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石油知识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中国造船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2篇2011
  • 1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期国内钻柱静动力分岔研究及存在问题被引量:5
2004年
钻柱动力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钻柱与钻井液和井壁的耦合振动问题。过分简化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得出的结果一般与实际相差太远 ,甚至是荒谬的。对国内近期发表的有关钻柱动力学研究的论文中的数学模型、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论文的内容涉及钻柱扭矩对钻柱静力分岔的影响、垂直井中旋转钻柱受拉段分岔、铅垂井段钻柱的动力分岔、铅垂井段钻柱的混沌运动以及水平井段钻柱的混沌运动等。
李子丰
关键词:钻柱分岔现象扭矩微分方程
钻柱涡动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钻井液动力润滑学与钻柱动力学相结合被引量:9
2013年
浸泡在钻井液内的旋转受压钻柱,在屈曲和涡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疲劳断裂和使井眼倾斜。对此现象业界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如随着井斜角的增加涡动现象减小直至消失的原因、屈曲后的钻柱是否一定与井壁接触、钻柱表面与井壁间是否存在滑动及滑动的影响因素、钻柱的稳定性和偏心率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等。为了寻求上述问题的研究方法,在介绍钻柱的正弦屈曲和螺旋屈曲、旋转钻柱的最大涡动角速度、旋转钻柱与钻井液的相互作用、旋转钻柱与井壁的碰撞和涡动4方面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钻井液动力润滑学与钻柱动力学相结合是钻柱涡动理论研究的必然。
李子丰
关键词:钻柱涡动屈曲润滑
大学督学及大学督学章程
2012年
在大学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督察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十分必要。首先介绍了督学的词义及起源。然后分析了我国大学督学(督导团)现状,发现当前高校的督学(督导团)只能协助教学质量科进行教学质量监督,起不到全面督察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作用。建议在大学内设置督学。虽然名称还是督学,但督察的范围却不仅限于教学质量,而是学校的全部党政工作,且有较强的执行力度,确保督察工作有序、高效的运行。最后,提出了大学督学章程。
李子丰徐红芳
关键词:督学章程教学质量督察督导
蠕变地层与油井套管相互作用力学模型被引量:26
2009年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地层的蠕变使套管承受的外部挤压载荷逐渐接近于上覆岩层压力。当套管的外部挤压载荷大于套管的抗挤强度时,套管将产生屈服、变形甚至破裂。目前采用的蠕变地层与套管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存在理论上的错误,无法正确计算套管的外部挤压载荷。根据实际建井过程和力学原理,建立了正确的蠕变地层与套管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如果地层不具有蠕变性,地应力不会作用在套管上;如果地层具有蠕变性,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时,套管所受的外挤载荷为地层的上覆岩层压力。现场检测到的套管非轴对称形变主要是由套管壁厚不均匀、材质不均匀、套管受到刮伤及套管一侧黏土膨胀等因素所致,而不是地层的非均匀地应力造成的。
李子丰张永贵阳鑫军
关键词:地层套管载荷力学模型
可再生能源可以“再生”吗?
2011年
文章深刻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的定义,仔细研究了"再生"在《辞海》和网络上的含义,并对再生的每一个含义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可再生能源是不可以"再生"的。用"可再生能源"来概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这类能源是不正确的。认为把"可再生能源"改为"可更新能源"更适合。
李子丰李基伟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可更新能源
论被引次数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及对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以被引次数作为科研评价重要指标的片面性,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国内科研评价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方法】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源,选取部分中文核心期刊文献作为样本,对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同时结合部分实例和数据,探讨被引次数评价方法的片面性。【结果】被引次数评价方法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引即为被否定;错误或谬论被引次数偏高;高被引与高不确定性密切相关;综述型论文被引次数高;开辟新领域的论文被引次数高;利益驱使性引用。【结论】不能仅依据被引次数来评价,最好的评价方法是小学科同行评价。另外,国内的学术评价不该仅靠外国的数据库指标,而应更注重中文数据库。
李子丰张洪超
关键词:片面性中文数据库不确定性
热采井预压固井技术
在热力采油井中,注入的蒸汽加热油层套管,油层套管受热产生压应力,压应力达到套管钢材的屈服极限后,套管开始变形。计算表明,如果用常规方法固井,在通常的注汽温度下,套管都因热应力而产生屈服变形。目前现场采用的防止热破坏方法在...
李子丰
关键词:热采井油层套管塑性变形
文献传递
低速非达西渗流储层产能评价被引量:12
2005年
在低渗透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具有启动压力影响的不稳定产能评价方法,实现了将地层参数代入相关方程计算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不稳定IPR曲线,对于工业油层预测了生产时间为180天时油井的极限产量(流压为0.101MPa时的产量),对这类井的开发投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戴江蒋凯军张雁
关键词:非达西渗流产能评价IPR曲线低渗透油藏MP
钻井用井底负压发生器
2013年
在石油、天然气和地质钻井过程中,井筒内的钻井液压强造成的压持效应,极大地降低了钻进速度。针对现有以液体钻井液为循环介质的常规钻井技术,以减少钻头处的钻井液压持效应为目的,根据射流泵的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能够降低井底钻井液压强的井底负压发生器。该井底负压发生器具有3个功能:将环空分为上部环形空间和井底环形空间两个压强区;井底环形空间压强低于上部环形空间压强,且流体从井底环形空间流向上部环形空间;有钻进功能。介绍了井底负压发生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李国庆李子丰
关键词:负压钻井发生器射流欠平衡
对地震震源深度600多公里的质疑被引量:1
2017年
地震监测网经常报道震源深度600多公里的地震。根据1-3℃/100m的地温梯度计算,600km深处的地温为6000℃-18000℃。在此温度下,岩石应该为液态。这与地震是固体地质板块断裂或断块相对滑动造成的相矛盾。原因应该为在计算震源深度的物理模型中没能计入因不同深度的岩石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而导致的声波沿曲线传播,而简化成各向同性均质岩石的直线传播所致。
李子丰
关键词:震源深度物理模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