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古生物研究所

作品数:29 被引量:81H指数:5
相关作者:侯世林王晶琦董文秀邵帅王任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生物学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早白垩世
  • 8篇化石
  • 8篇白垩世
  • 6篇九佛堂组
  • 4篇新属
  • 4篇侏罗纪
  • 4篇侏罗世
  • 4篇反鸟
  • 3篇新属种
  • 3篇义县组
  • 3篇生物群
  • 3篇石器
  • 3篇属种
  • 3篇鸟类
  • 3篇热河生物群
  • 3篇中侏罗世
  • 3篇髫髻山组
  • 2篇蝇科
  • 2篇双翅目
  • 2篇晚更新世

机构

  • 29篇沈阳师范大学
  • 6篇东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沈阳地质矿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胡东宇
  • 6篇李莉
  • 5篇郑少林
  • 5篇傅仁义
  • 4篇侯世林
  • 4篇段冶
  • 4篇张立君
  • 3篇白树崇
  • 3篇王晶琦
  • 3篇刘晓庆
  • 3篇张武
  • 3篇王丽
  • 2篇侯连海
  • 2篇蒋子堃
  • 2篇巩恩普
  • 2篇吴文昊
  • 2篇张立东
  • 2篇王五力
  • 2篇杨雅军
  • 1篇孙革

传媒

  • 5篇世界地质
  • 5篇科学通报
  • 3篇地质与资源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古生物学报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科技资讯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科技传播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古生物证据探讨日本海的形成
2010年
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水域最大的边缘海,全长超过2000km,最宽处约850km。日本海两岸呈“反S”形的“相嵌状”相似一直引起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兴趣。由于日本海的形成与地史时期亚洲大陆东缘的中、俄、日等幅域的陆地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构造变动密切相关,日本海海底又具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等资源,因此,搞清日本海的成因及其地质历程一直是中、日等国地学家探索的科学目标之一。当然,研究日本海形成的诸多地质学问题需要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资料作为基础。
孙革杨涛
关键词:古生物地质学
中国双翅目花蝇科(Diptera:Anthomyiidae)各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2012年
本文分别运用PAUP4.0b和MacClade 4.0软件,选取中国花蝇科目前已知的34个属的模式种或代表种为内群,蝇科Muscidae家蝇属家蝇Musca domestica Linnaeus,1758和丽蝇科Calliphoridae丽蝇属反吐丽蝇Calliphora vomitoria(Linnaeus,1758)为外群,对总计36个分类单元进行了支序分析研究,初步分析并探讨了中国花蝇科各属间的形态系统发育关系。
白树崇董文秀
关键词:双翅目花蝇科系统发育
辽宁西部下白垩统反鸟类一新科——Alethoalaorvithidae fam.nov.被引量:8
2007年
记述发现于辽宁省朝阳县原家洼村中生代地层中的反鸟类一新科:真翼鸟科(Alethoalaornithidae fam.nov.)。由于该科鸟类具有肩胛骨直,第1、2指仍有爪,腓骨和胫跗骨不愈合,趾骨不太钩曲等特征,将真翼鸟科归入华夏鸟目(Cathayornithiformes)。真翼鸟科的特有特征包括:吻尖,齿少,牙齿退化的趋势明显,腕掌骨基本形成,乌喙骨远端宽,肱骨近端具明显的气窝,尾综骨长,跗蹠骨末端三趾骨等长且滑车末端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趾骨爪长,不甚钩曲等。通过对新材料和其它早期鸟类的对比认为,反鸟类的灭绝不仅有自身构造的原因,还有它们所生活的生态环境多变的原因。
李莉胡东宇段冶巩恩普侯连海
关键词:反鸟灭绝
辽宁朝阳马山洞的食肉类化石
2010年
本文主要记述了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马山洞发现的食肉类化石。堆积物的上部主要为颗粒细小的砂质黏土,而下部主要为直径较大的角砾。2007年出土的食肉目化石有:似浣熊貉(Nyctereutesprocyonoides)、赤狐(Vulpes vulpes)、狗獾(Meles meles)、黄鼬(Mustela sibirica)、中华猫(Felis chinensis)和疑似虎(Panthera tigris)?。其中前5个种在形态上与现生种类非常接近;而最后一个种除与现生虎比较接近外,与现生狮子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傅仁义冯兴无张双权刘晓庆
关键词:洞穴堆积食肉目晚更新世
辽东半岛的旧石器文化被引量:2
2010年
辽东半岛旧石器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但较大的进展则在70年代以后所取得。迄今为止,包括以庙后山石器工业和营口金牛山人类化石为代表的旧石器早期、以海城小孤山下层石器工业为代表的旧石器中期和以海城小孤山中层石器工业、骨角制品和前阳人类化石为代表的旧石器晚期组成的辽东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从古生态环境和石器技术、类型学而言,辽东半岛旧石器文化和华北同期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
王丽刘晓庆傅仁义
关键词:辽东半岛文化对比
辽西侏罗纪金松型木化石的新发现及演化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金松属是松柏类金松科的单种属(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和活化石.虽然保存有不少叶部化石记录,但与金松科系统关系密切的木质部化石报道却十分罕见,尤其缺乏对木材鉴定具有重要意义的髓部和初生木质部特征的解剖学证据,因而无法确知金松型植物木材解剖特征的演化关系.辽西地区新发现的中侏罗世金松型松柏类化石木材,标本具有保存完好的原始金松型次生木质部、内始式初生木质部以及异质的髓部.这种木材解剖特征在金松科化石记录中是首次发现,为全面了解该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历史和地理分布提供了重要解剖学证据,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北部侏罗纪燕辽植物群的多样性内容.
蒋子堃王永栋郑少林张武田宁
关键词:松柏类髫髻山组中侏罗世
辽宁西部第四纪哺乳动物及其地层时代被引量:2
2009年
以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的辽西地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奥陶纪石灰岩为主的基岩使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并在水溶蚀作用下形成洞穴,为哺乳动物栖息提供了理想的场所。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发现过建平、凌源西八间房、喀左鸽子洞和锦县沈家台等化石产地,之后陆续发现了喀左帽儿山洞穴、二布尺洞穴、朝阳马山洞和凌源沟门洞化石产地等。根据动物化石组合及其对比,辽西发现的这些化石群分别代表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中期和晚更新世晚期4个地质时代。这些材料的发现,对辽西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及区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等具有重要意义。
王丽刘晓庆傅仁义
关键词:第四纪哺乳动物
花背蟾蜍蝌蚪胃的发育形态学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应用大体解剖、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3种形态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蝌蚪在生长发育和变态过程中胃的形态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蝌蚪发育24期(即G24)消化道呈简单的管状结构,胃与小肠等区分不明显,胃壁由内层矮柱状黏膜上皮细胞和其外的扁平上皮细胞层构成;直到26期胃略膨大,呈短粗管状,与小肠和食道可明显区分,胃壁内层的黏膜上皮细胞呈高柱状,上皮细胞间出现少量杯状细胞;36期的胃管明显膨大,其壁已具有胃的4层基本组织结构,杯状细胞数量增加,黏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细长的微绒毛交织成网状覆盖;42期胃发育呈"C"字形,胃壁具备了消化道典型的4层结构,有胃腺芽出现,黏膜细胞的微绒毛短而直立,仅极少数细胞有长的微绒毛;蝌蚪发育到46期,肠道缩短,胃呈"J"字状,占消化道大部分,胃体中胃腺发达。在临近肝一侧,黏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较短,胃腺少而小;而在相反一侧,微绒毛较长,胃腺多而大。基于上述结果说明,花背蟾蜍蝌蚪胃在36期已经基本完成了组织结构的分化,在变态发育期间结构和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变态后陆地生活的食性变化。
王晓旭李丕鹏高凤娟白树崇陆宇燕
关键词:花背蟾蜍蝌蚪发育
华北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深水藻类生物沉积及其环境被引量:1
2011年
河北平泉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地层中,藻席-藻团-藻丝-藻屑-泥晶薄层交替形成韵律沉积。经对系列标本(薄片)特征及其不同结构类型的对比分析,认为它们是在风暴浪基面之下,具风暴流浊积特征的深水藻类生物沉积系列。浅海叠层石及其他底栖藻类构成了从浅海至半深海上部浅水一个完整的藻类沉积序列,其不同类型的特征则成为鉴别沉积时各环境要素的可靠依据,即依据不同藻类生物沉积类型———藻席、藻团、藻丝及藻层的组合序列变化,作为判别200~400 m半深海浅水环境的依据。
段冶段吉业
反鸟的研究现状
反鸟是指生活在1亿多年前的一个由不同属种鸟类构成的一个较大化石类群。1981年,由英国的鸟类学家WALKER研究了发现于南美阿根廷SALTA省ELBRET地区的一批白垩纪晚期的鸟类化石骨骼,最后根据这些鸟类骨骼保留进行...
关键词:反鸟白垩纪多样性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