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0 被引量:443H指数:10
相关作者:任洪昌李金全黄艳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篇湿地
  • 6篇石笋
  • 6篇土壤
  • 4篇季风
  • 3篇石笋记录
  • 3篇河口湿地
  • 3篇N
  • 2篇洞石
  • 2篇异速生长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源解析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碳库
  • 2篇天然湿地
  • 2篇突变事件
  • 2篇土壤碳
  • 2篇闽江河口湿地
  • 2篇互花米草
  • 2篇功能区
  • 2篇N2O排放

机构

  • 30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贵州民族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台湾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巴音郭楞职业...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仝川
  • 8篇曾从盛
  • 7篇王维奇
  • 6篇姜修洋
  • 5篇黄佳芳
  • 5篇李志忠
  • 4篇张永勋
  • 4篇倪进治
  • 3篇杨红玉
  • 3篇魏然
  • 3篇何尧启
  • 2篇杨玉盛
  • 2篇蔡炳贵
  • 2篇钟全林
  • 2篇沈川洲
  • 2篇程栋梁
  • 2篇孔兴功
  • 2篇陈卫锋
  • 1篇杨邦
  • 1篇王玉震

传媒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地理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龄对刨花楠胸径生长速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了解年龄对树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对于研究森林群落结构、功能及碳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代谢生态学认为植物的胸径生长速率正比于其胸径的1/3次幂。然而,最近的研究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通过分析刨花楠解析木数据,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速率与胸径成异速生长关系,但不同年龄具有不同胸径异速生长指数,不支持代谢生态学的推论。随着年龄增加,刨花楠胸径生长呈现先减小后增加模式,这可能是由于植物对光资源的利用造成的。
程栋梁靳冰洁徐朝斌马玉珠钟全林
关键词:刨花楠异速生长
福州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源解析被引量:42
2012年
对福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5种功能区(加油站、工业区、文教区、公园和居民区)的50个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壤中PAHs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不同功能区土壤中PAHs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福州市表层土壤中PAHs总含量的平均值为595.9μg/kg,在国内外处于中等含量水平,为轻度污染.土壤中PAHs来源以化石燃料的燃烧源为主,煤的燃烧占53%,石油燃烧占47%.不同功能区土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PAHs污染,15种PAHs总量的大小顺序为加油站>工业区>居民区>文教区>公园,不同功能区土壤中PAHs的来源虽然有所差异,但都以化石燃料燃烧为主要来源.
倪进治陈卫锋杨红玉魏然杨玉盛
关键词:功能区土壤多环芳烃
ASTER和Landsat-7ETM+两种多光谱传感器影像的交互对比被引量:10
2010年
20世纪末以来,多种新型传感器的升空使得不同传感器之间的互为比较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但是ASTER和Landsat-7 ETM+传感器多光谱数据之间的全面对比在国内外尚未报道,为此,该文对AS-TER和Landsat-7 ETM+传感器影像数据进行了对比互补研究。文章从传感器的轨道特征、扫描方式、光谱范围和光谱响应特征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机理上的分析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基于3对同步过空的影像对和大面积同质感兴趣区的实验和统计分析,研究了ASTER与Landsat-7 ETM+传感器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各对应光谱波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各对应波段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式,验证了所求的关系方程的有效性。最后对两种传感器影像对应光谱波段的差异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求的关系转换方程具有较高的精度。
李春华徐涵秋陈荔聪
关键词:ASTERETM+传感器
人类干扰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3
2010年
为了阐明湿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人类干扰的响应,对闽江河口湿地受到人类不同程度干扰的芦苇沼泽、草地、滩涂养殖地、耕地、池塘养殖地和干扰恢复的弃耕地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N、C/P和N/P比均表现出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大而降低,即轻度干扰的芦苇沼泽和草地(25.53、156.06、6.11和27.58、158.99、5.78)>中度干扰的滩涂养殖地(25.02、96.90、3.87)>高度干扰的耕地和池塘养殖地(17.55、46.19、2.65和22.30、57.51、2.62);与高度干扰的耕地相比,干扰恢复的弃耕地土壤C/N、C/P和N/P比有所提高(19.95、63.81和3.18);影响土壤C/N、C/P和N/P比的因子随干扰程度的变化而改变;土壤C/N比表现出随着干扰程度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相对较小,C/P和N/P比的变异性相对较大;碳与养分比对土壤碳储量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王维奇曾从盛钟春棋仝川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
黔北洞穴石笋记录的GIS-8事件亚旋回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冰芯、陆地和海洋等古气候记录表明末次冰期存在着一系列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尤以格陵兰冰芯记录的快速升温事件(Greenland Interstadial事件,简称GIS事件)[1]和北大西洋深海沉积记录的冰漂碎屑事件(Herinch事件,简称H事件)[2]最为显著。虽然各记录中气候事件表现形式不一致,但被证明具有全球性[3]亚洲季风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与北高纬气候事件紧密相关[4],
何尧启姜修洋
关键词:突变事件石笋记录旋回洞穴冰芯记录
森林自然更新过程中地上氮贮量与生物量异速生长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植物氮贮量与生物量(M)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对于开展生态系统碳收支和氮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对氮贮量与生物量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水平,对于群落水平的氮贮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以及群落自然更新过程如何影响该关系仍有待深入研究。利用3种森林类型皆伐后20多年自然更新过程中氮贮量和生物量的数据,采用简化主轴回归方法(reduced major axis,RMA)对不同自然更新阶段的森林氮贮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和常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更新阶段,3种森林类型的植物氮贮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均接近于1.0(即N∝M0.91-1.07)。异速生长常数随更新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导致3种森林类型整体上氮贮量正比于生物量的0.85次幂。异速生长常数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在更新过程中叶生物量占整体生物量的比例逐渐下降,导致其对N吸收的生态化学计量制约所造成。
程栋梁钟全林林茂兹金美芳伍伯妍
关键词:生物量
闽江福州下游段水体N含量季节变化及对湿地土壤N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选取闽江福州下游段水体及河口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测试样品中NO-3—N,NO-2—N和NH+4—N含量,以揭示河流水体N含量的季节差异和对土壤水N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闽江福州下游段秋季河流水NH+4—N和NO-3—N含量高于春季,NO-2—N含量低于春季;秋季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NH+4—N和NO-2—N含量也明显高于春季,土壤水NO-3—N含量低于春季;春、秋季土壤水NH+4—N含量皆高于河流水,而NO-3—N和NO-2—N含量皆明显低于河流水。(2)河流水的浸淹对土壤N含量影响较大,说明河流水是湿地土壤的主要N源。(3)闽江福州下游段河流水3种形态的N含量表现为秋季大于春季,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差异。(4)与2007—2008年的观测值相比较,闽江河口河流水体N含量呈大幅上升趋势,水体富营养化加剧。
吴耀建张永勋黄佳芳林贤彪曾从盛仝川王维奇
关键词:硝态氮铵态氮亚硝态氮
河口区淡水与微咸水潮汐湿地CH_4和CO_2的产生速率
2017年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盐度差异对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潮汐湿地CH_4和CO_2的产生速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淡水湿地和微咸水湿地土壤CH_4的产生速率分别为0.03~0.76μg·g^(-1)·d^(-1)和0.01~0.22μg·g^(-1)·d^(-1),平均值分别为(0.27±0.06)μg·g^(-1)·d^(-1)和(0.10±0.03)μg·g^(-1)·d^(-1).土壤CO_2产生速率分别为0.44~6.68μg·g^(-1)·d^(-1)和0.64~6.77μg·g^(-1)·d^(-1),平均值分别为(3.03±0.42)μg·g^(-1)·d^(-1)和(3.47±0.41)μg·g^(-1)·d^(-1).淡水湿地土壤CH_4的产生速率显著高于微咸水湿地(P<0.05),而2个潮汐湿地土壤CO_2的产生速率并无显著差异.微咸水湿地的电导率、pH、总碳(TC)、总磷(TP)均极显著高于淡水湿地(P<0.01),总氮(TN)含量显著高于淡水湿地(P<0.05).相关分析显示,土壤CH_4和CO_2产生速率主要受温度、电导率、pH、TC、TN、TP的影响.
任鹏任洪昌胡敏杰汪旭明仝川
最近500年来福建玉华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及气候意义被引量:31
2012年
基于福建将乐玉华洞一支石笋(YH1)4个230Th年龄和370个氧同位素数据,并利用具有年层时标的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校正,重建了AD 1530以来1~3 a分辨率的石笋氧同位素序列。与当地现代器测气象资料对比发现,最近60 a来玉华洞石笋δ18O与当地夏半年降水量相关性最为显著(R=-0.35,n=55),而受温度的影响较弱,玉华洞石笋氧同位素较好的指示了当地夏半年降水量变化的信息。最近100 a来,福建玉华洞石笋的氧同位素组成具有逐渐变重的趋势,与其他地区高分辨率石笋δ18O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且也与季风指数指示的季风减弱趋势相一致,进一步证实季风区石笋δ18O反映了东亚季风大尺度环流特征;在小冰期中后期(AD 1530~1850),玉华洞石笋δ18O在平均值-5.9‰高频振荡,存在一系列的数十年际尺度的季风增强和减弱事件,与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 Pacific Oscillation,APO)指数密切相关,说明玉华洞石笋δ18O所指示的降水信息受APO变化的影响。
姜修洋李志忠李金全孔兴功郭允
关键词:石笋氧同位素季风环流
新疆伊犁河谷新垦荒地土壤粒度特征被引量:13
2011年
在新疆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农业示范区采集17个土壤剖面合汁119个样品,进行土壤粒度分析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砂粒(〉50μm)、粉砂(2~50μm)和粘粒(〈2μm)含量差异较明显.多数耕作土壤样本的粉砂含量低于天然荒地,而砂粒含量要高于荒地土壤.2)各种类型土壤剖面粘粒和砂粒组分含量的变异均大于粉砂含量的变化,其中耕作土壤各粒级含量的变异系数要大于荒地土壤,各类土壤表层和下层粒度变异系数也不同.3)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的粒度参数存在差异.耕作土壤的平均粒径小于荒地土壤,且前者的分选性要比后者差,这与不同人为耕作方式对土壤粒度组成的扰动密切相关.
吴美榕李志忠靳建辉马鹏齐升吉凌智永
关键词:新垦荒地伊犁河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