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农学院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44 被引量:285H指数:10
相关作者:程玲黄永平工藤哲夫李必华武海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篇涝渍地
  • 9篇水稻
  • 8篇江汉平原
  • 6篇土壤
  • 5篇杂交
  • 5篇杂交水稻
  • 5篇农业
  • 4篇油菜
  • 4篇生态
  • 4篇涝渍
  • 3篇稻田
  • 3篇农田
  • 3篇涝渍灾害
  • 2篇油菜田
  • 2篇杂草
  • 2篇杂交水稻制种
  • 2篇栽培
  • 2篇制种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恢复

机构

  • 44篇湖北农学院
  • 3篇日本国际协力...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刘章勇
  • 12篇田小海
  • 10篇朱建强
  • 9篇艾天成
  • 7篇李方敏
  • 5篇周治安
  • 5篇程玲
  • 5篇刘百韬
  • 4篇邹社校
  • 4篇鄢圣芝
  • 3篇黄永平
  • 3篇刘威
  • 3篇杨前玉
  • 3篇工藤哲夫
  • 3篇马启林
  • 3篇龚信文
  • 3篇金卫斌
  • 2篇李必华
  • 2篇武海龙
  • 2篇李俊凯

传媒

  • 16篇湖北农学院学...
  • 8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耕作与栽培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杂草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20篇2003
  • 9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汉平原小麦夏季繁殖研究
2003年
1999~ 2 0 0 1年连续 3年小麦夏季繁殖试验表明 ,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城西郊 ,8月初至11月中旬的气候生态条件基本能满足半冬性偏春性小麦的生育需要。各分期播种的试验用种未经春化处理 ,大田播种后能很快出苗 ,顺利抽穗并基本成熟 ,全生育期 92~ 10 2d ,表现出“二短二长”的生育进展 ,植株较矮、穗长变短、穗粒数偏低、千粒重下降。同时 ,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季播种的小麦。在江汉平原 ,一般 8月上旬为小麦夏繁的最佳播种期。
余泽高黎大勇刘章勇
关键词:江汉平原小麦夏季大田播种抽穗
四湖地区涝渍地综合改良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生态效应被引量:3
2001年
研究了涝渍地综合改良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季节动态及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发现改良后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更加复杂 ,多样性增加 。
龚信文陈兵孟国玲
关键词: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涝渍地生态效应
涝渍地晚稻旱育抛秧技术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 ,晚稻采用旱育抛秧比水育秧手插不仅增加产量 ,每公顷理论增产 1 4 65 5kg ,而且省工、省力、省时、降低生产成本 ,每公顷理论增收1 80 0元。并摸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鄢圣芝刘章勇田小海程玲吴本才冯锦刚
关键词:涝渍地晚稻旱育秧抛秧技术栽培技术
四湖地区涝渍微地域分类及梯级农业模式试验被引量:1
2003年
分析了四湖地区涝渍灾害形成的原因;根据涝渍地域微地貌的差异和涝渍灾害发生特点,将四湖地区的涝溃微地域分为6种主要类型;选择其中广泛分布的典型碟形洼地,根据其高程不同按水体圈、涝地圈、渍地圈、旱地圈和庭院圈分别进行了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刘章勇李必华
关键词:灾害特点
21世纪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初探被引量:2
2003年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世纪之交我国农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而提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
刘章勇
关键词:农业农业科技
江汉平原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被引量:6
2003年
以十多年来江汉平原农业地理和涝渍地开发研究实践为基础,综合国内外湿地研究新成果,首次提出了建立中国南方湿地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想。针对本地区涝渍灾害严重和生态脆弱化突出的实际,重点探讨了湿地农业关键技术和建立湿地农业开发模式的问题,湿地农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涝渍地农业小区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与实施;涝渍地排水改良技术;涝渍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术;适生生物资源的发现、引进与鉴定;主要作物抗涝渍的机理及抗渍高产栽培;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与生态恢复技术。基于江汉平原实际,今后湿地农业必须在国土整治与水资源合理分配、调控技术、选择与培育湿地特色产业和恢复优美环境与确保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研究。
田小海朱建强金卫斌刘章勇艾天成鄢圣芝黄智敏雷慰慈
关键词:江汉平原湿地农业涝渍灾害生态恢复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农业生态环境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8
2003年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不当人为干预等原因,洪、涝、渍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态环境受损严重。主要表现为气候资源丰富,但变率较大,分布不均;水资源相对充足,但涝渍相随,旱涝并存,且旱涝灾害有加重的趋势,农业用水的水质劣化趋势加剧;涝渍地的生物资源比较丰富,但生产力低下;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血吸虫疫区不断扩展。在简要描述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农业生态环境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涝渍地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体系。根据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将用于种植业的涝渍地分为基本适宜、比较适宜和不太适宜三种类型,为涝渍地的综合治理及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刘章勇刘百韬谢磊胡中华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生态重建农业生态学
涝渍地暗管排水示范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结合中日专项技术合作四湖项目的具体实践,指出了暗管工程规划中排水调查的内容和重点,就如何评判暗管排水的必要性和确定暗管设计排水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暗管排水与规划单元排灌系统的关系。排水调查是农田基本建设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涝渍地治理改造而言,调查的重点是要弄清排水不良的原因和取得解决问题的基础资料。为了制定符合实际的农田排水规划实施方案,可从土壤类型、土壤承载力、降雨后地表积水状况、土壤透水性和地下水位等对规划单元内的农田是否需要暗管排水作出判断。对水田而言,在田面水排除后,依靠暗管要排除地表残留水和过剩的土壤重力水,据此决定暗管设计排水量。对于旱田,渗入土壤中以重力水存在的过剩水需要通过暗管排除,据此决定暗管设计排水量。暗管工程适于江河中下游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农田,当明排不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满足作物生长时,有必要采取暗管排水。
朱建强潘传柏郭显平周淑芳
关键词:规划设计涝渍地农田灌溉排水量排水管理
棉花、大豆、油菜关键生育期排渍指标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棉花、大豆和油菜是江汉平原广泛栽培的旱地作物,由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在作物生长季节通常有较多降水,使作物遭遇持续受渍胁迫,引起产量下降。为了探索作物持续受渍情况下的排水管理,利用田间小区和大型测坑进行了3种作物关键生育期持续受渍试验。结果表明,持续受渍对旱作物产量有明显影响,受渍程度越严重,作物产量越低;受渍程度SEW30与相对产量Ry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以地下水超标水位累积值SEW30作为受渍程度指标,按照减产10%~15%作为尺度,提出了3种作物关键生育期的排水控制指标:棉花花铃期为80~120cm·d,夏大豆花荚期为150~200cm·d,油菜花果期为80~120cm·d。
欧光华朱建强张文英刘德福程伦国吴立仁程玲
关键词:棉花大豆油菜关键生育期排水管理
四湖地区涝渍地油菜田杂草消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湖北省四湖地区涝渍地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比较了各种杂草在油菜各生长阶段的相对多度和单位面积鲜重 ,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菜田主要杂草有 1 3科 2 5种 ,棒头草、看麦娘、繁缕和稻槎菜为最优势种群 ,水芹和艾蒿的发生在油菜生长后期逐渐增强。
邹社校李俊凯朱建强程玲
关键词:油菜田杂草涝渍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