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省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803 被引量:3,890H指数:28
- 相关作者:王国波徐家云袁卫国王锦文代翼飞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剪切速率对平直充填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不同剪切速率下充填节理的剪切特性对动态荷载作用下工程岩体的安全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剪切速率对充填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花岗岩试块中间充填天然河砂模拟充填节理。采用RMT-150C电伺服试验机进行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法向压力、剪切速率和充填厚度对充填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充填节理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属于屈服剪切型,分为弹性阶段、过渡阶段和滑移阶段,无明显峰值强度,在滑移阶段剪切应力继续增加,增加速率与法向压力大小有关。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充填节理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略有增加。为了考虑充填节理剪切应力-位移关系的非线性变化过程,采用双曲线形式对弹性阶段的应力-位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较好,并提出初始剪切刚度和刚度影响系数描述其变形特性。剪切速率和法向压力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初始刚度,充填厚度对两个参数的影响与法向压力有关。对于无起伏度的平直节理,剪切速率和充填厚度对剪切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充填节理的变形特性有重要的影响。
- 刘婷婷李建春李海波李新平李娜娜
- 关键词:剪切速率初始刚度
- 动静力组合作用下深埋隧洞开挖卸荷诱发围岩动力损伤诱因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深埋隧洞开挖形成的二次应力场与爆破开挖卸荷诱发的动力扰动组合作用,是导致围岩损伤破坏的主要原因。首先对深埋圆形隧洞开挖二次应力场静力作用下围岩损伤进行分析,然后以溪洛渡水电站城门洞形导流洞上层中导洞爆破开挖为背景,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模拟,对高地应力条件下二次应力场作用下爆炸荷载和开挖荷载瞬态卸荷动力扰动诱发损伤区进行计算,并基于实测的爆破振动速度资料对围岩的本构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随动强化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测资料;随着地应力的增大,围岩二次应力场与动力扰动组合作用诱发的损伤范围也增大,符合理论分析的结果;考虑瞬态卸荷作用的工况与考虑爆炸荷载的工况相比,诱发损伤围岩的体积有较大增加,因此,随着隧洞埋深的增加,瞬态卸荷将成为诸多动力扰动中的主要因素。对围岩损伤的控制,不仅包含减小进尺和单响药量,还可以考虑将掌子面分成多个小断面进行开挖,或利用超前孔释放地应力等减弱开挖荷载瞬态卸荷强度的方法。
- 罗忆李新平董千黄俊红郭运华
- 关键词:深埋隧洞瞬态卸荷爆破开挖动力损伤
- 中美设计规范下窑尾结构地震作用的对比分析
- 2015年
- 以窑尾结构工程为背景,采用SAP2000建立两种有限元模型。通过基于中国规范和美国规范,分析这两种模型的地震作用,比较中国规范和美国规范之间的区别。比较分析表明,两种规范的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计原则、荷载组合和反应谱都有较大的区别,美国规范下的地震剪力和层间位移均比中国规范的大。
- 潘蜀京王安阳申昌俊薛广文
- 关键词:地震作用荷载组合
- 设备-基础-地基体系协同工作非线性动力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在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设备协同工作的基础上,对设备-基础-地基体系进行了非线性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根据粘-弹性半空间法计算了地弹簧的弹性系数,在满足计算精度的条件下,计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简化。根据实测的荷载时程曲线及设备的极限荷载,构造了人工荷载时程曲线,将其作为该体系的外部施加荷载,利用模态叠加法对该体系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最后,通过一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 魏文晖李宗森胡孝平
- 关键词:动力机器基础
- 无机聚合物混凝土-钢筋拉拔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通过制作强度等级为IPC40的3个无机聚合物混凝土(IPC)-钢筋拉拔试件,钢筋类型为光圆钢,锚固深度分别为100mm、120mm和150mm,对其进行拔出试验,获得拉拔荷载位移曲线,并通过试验获得IPC的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弹簧单元模拟粘结滑移关系建立钢筋与混凝土分离模型,对整个拉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荷载位移曲线试验数据和模型数据上升段吻合良好,下降段存在一定差距,但总体变化趋势一致;模型分析最大极限拉拔荷载值与试验值误差为1.2%,极限位移误差为0.8%;有限元计算钢筋应力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结果表明:采用弹簧单元能够真实有效的模拟无极聚合物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关系.
- 袁晓辉卢哲安任志刚张传银
- 关键词: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粘结滑移
- 基于爆破损伤的岩台保护层开挖爆破参数研究被引量:28
- 2016年
- 在现有岩石爆破损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考虑初始损伤的爆破损伤计算模型,推导初始损伤变量和声波波速、弹性模量以及损伤门槛值等参数间的关系式。以溪洛渡水电站主厂房岩台保护层开挖为研究背景,结合岩石爆破损伤理论,分析保护层开挖的爆破损伤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导出爆破参数计算公式。对主厂房内分布较广且初始损伤程度不同的2类岩体,分别给出相应的开挖爆破参数。通过现场爆破试验、爆破振动速度测试以及钻孔声波测试,验证爆破参数的合理性以及完善爆破参数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参数设计需要考虑岩体初始损伤的影响。考虑损伤效应后,岩台保护层开挖的炮孔密集系数小于普通光面爆破参数设计值;岩体初始损伤程度较大时,应增加光爆孔的装药不耦合系数和减小炮孔密集系数;岩台开挖爆破影响深度和爆破地震效应均满足安全控制要求,爆破参数设计合理。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 陈俊桦李新平张家生
- 关键词:岩石力学爆破试验声波测试光面爆破
- 预留灌浆孔螺栓锚头连接方式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提出一种由预留灌浆孔、连接钢筋、螺栓锚头和高性能灌浆材料组成的新型连接方式,即“预留灌浆孔螺栓锚头连接方式”。提出了预留灌浆孔螺栓锚头连接方式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并通过16个预留灌浆孔拉拔试验,研究了这种新型连接方式的连接性能和最小锚固长度。结果表明,预留灌浆孔螺栓锚头连接方式锚固性能可靠,设计的新型螺栓锚头构造合理,可以有效减小锚固长度,最小锚固长度为6.5d,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公式的正确性,为其在预制拼装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 刘沐宇程森赵佳迅张强
- 关键词:拉拔试验锚固长度
- 长江隧道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被引量:2
- 2011年
- 以国家863项目"抗滑、阻燃、降噪多功能隧道路面结构设计与铺装技术"为依托,以武汉长江隧道工程为背景,根据长江隧道路面大纵坡、刚性基层的特点,采用德国汉堡车辙试验方法分析了应用于武汉长江隧道沥青路面面层新型材料AFNA-13和普通沥青混合材料SMA-13的抗车辙性能,并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比较了2种材料结构的抗车辙性能,同时对长江隧道路面结构的抗车辙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在相同循环车载作用下,AFNA-13材料比SMA-13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沥青路面面层厚度是影响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的主要因素.武汉长江隧道所采用的路面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
- 赵志斌刘沐宇卢志芳丁庆军
- 关键词:隧道沥青路面面层材料车辙试验抗车辙性能
- 环境振动非一致激励对跨线天桥的动力响应影响
- 2015年
- 研究了环境振动对跨线天桥动力响应的影响。根据Reynolds时均化N-S的控制方程对列车风荷载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和轨道-枕木-大地三维有限元传递模型,获得了作用在天桥桥墩处的环境振动波。考虑到环境振动波传递的非一致特性,推导出非一致激励作用下跨线天桥的动力学方程。模拟出列车风和环境振动共同作用下跨线天桥的动力响应,对环境振动对跨线天桥动力响应的影响和跨线天桥的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环境振动分析时,必须考虑其非一致激励特性,且环境振动对跨线天桥的振动响应有一定的影响。
- 刘嘉徐波瞿伟廉蒋丽
- 关键词:风荷载环境振动动力响应非一致激励
- 基于模糊故障树理论的双壁钢围堰水中墩施工风险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运用模糊故障树理论对双壁钢围堰水中墩施工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双壁钢围堰水中墩施工风险模糊故障树评价方法。依托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重大工程,以2#墩双壁钢围堰水中墩施工过程风险分析为研究对象,选取影响其施工风险的31个底事件,构建了双壁钢围堰水中墩施工风险分析模糊故障树,明确了施工风险的关键工序,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表明:双壁钢围堰水中墩施工风险发生概率的模糊数为(0.050 15,0.052 78,0.055 42),表明2#水中墩施工风险比较大,焊缝渗漏、断桩、出现涌砂现象为施工风险较大的关键工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降低双壁钢围堰水中墩的施工风险。
- 刘沐宇荆武张睿智
- 关键词:鹦鹉洲长江大桥模糊故障树双壁钢围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