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阳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175 被引量:175H指数:5
相关作者:刘继平杜扬吴凌傅纪辉黄薇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文学
  • 37篇文化科学
  • 20篇哲学宗教
  • 16篇语言文字
  • 5篇艺术
  • 5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美学
  • 9篇文学
  • 9篇教学
  • 7篇新闻
  • 7篇艺术
  • 7篇语文
  • 7篇唐代
  • 7篇教育
  • 6篇小说
  • 5篇文化
  • 4篇电视
  • 4篇短语
  • 4篇心学
  • 4篇阳明心学
  • 4篇语法
  • 4篇语文教学
  • 4篇文教
  • 4篇写作
  • 4篇媒体
  • 4篇美学思想

机构

  • 137篇贵阳学院
  • 3篇贵州财经大学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省图书馆
  • 1篇文学院

作者

  • 12篇贺忠
  • 11篇刘继平
  • 10篇杜扬
  • 9篇罗筑娟
  • 9篇曾晓鹰
  • 7篇李雄燕
  • 7篇王蕾
  • 6篇吴凌
  • 6篇吕家林
  • 5篇夏德靠
  • 5篇袁仁琮
  • 4篇傅纪辉
  • 3篇李楠
  • 3篇王刚
  • 3篇龙剑明
  • 3篇段炼
  • 3篇刘晓华
  • 2篇顾绍炯
  • 2篇赵平略
  • 2篇袁武

传媒

  • 28篇贵阳学院学报...
  • 25篇贵阳师范高等...
  • 5篇时代文学
  • 3篇贵州教育学院...
  • 3篇时代文学(下...
  • 2篇新闻知识
  • 2篇电影文学
  • 2篇新闻传播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青年记者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黑河学刊
  • 2篇贵阳文史
  • 2篇黔西南民族师...
  • 2篇新闻窗
  • 2篇当代教育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2篇铜仁学院学报
  • 2篇教育文化论坛
  • 2篇贵州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3
  • 14篇2012
  • 6篇2011
  • 26篇2010
  • 29篇2009
  • 14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84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华真经》四家注中的生命美学思想探析
2011年
成玄英、陈景元、陆西星、程以宁等人的《南华真经》注解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思想。他们认为道与生命相始终,长生求仙的过程,实则为修道悟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修炼自己的心性德行,也是求仙的一个重要手段。
李雄燕
中学生阅读能力层级体系及评定系统
2010年
以八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为依据,描述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要素内容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特征。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阅读能力结构由认读感知、推理解释、评价鉴赏、质疑探究和拓展应用这五种能力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素的模型构成,其拟合度参数值符合标准,测试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学生在五个阅读能力表现中,最好的是"推理解释",其次为"认读感知",再次是"质疑探究"能力,又次是"评价鉴赏"能力,最差的是"拓展应用"能力。
龙剑明
关键词:阅读考试阅读教学课程评价
辩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兼与章辉教授等商榷被引量:1
2010年
实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与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是对以往实践概念扬弃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丰富与发展的过程。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应结合实际,以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能以偏概全,把它看成一成不变的教条。
刘继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美学
短信写作的文化功能
2008年
短信写作产生于科技化的时代中。一定程度上它消解了传统文化的某种观念形态,建构起一种大众文化形态。文章从短信写作对言语形态、传统礼仪文化、传统文学观念等三个方面的文化冲击论述其文化功能。
刘晓华
关键词:短信写作文化功能解构
略论《花间集》之咏史怀古词被引量:2
2010年
《花间集》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到后蜀高祖天福五年间18位作家的词作,共500首。虽然其中咏史怀古题材的词数量不多,但却有2/3的作家涉足这一题材,他们借古代的历史事实或传说故事,表达身世之感、家国之痛,或暗讽当朝统治者的荒淫无耻。首开了咏史怀古词的先河,影响着后世咏史怀古词的创作。
段炼
关键词:《花间集》创作动机题材
把字句主语的语义角色被引量:2
2010年
把字句主语语义角色的复杂性反映了动词的语义角色与句式的论元不一致。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不能完全用施事、必有论元或原型施事这些动词论元概念来概括,而应该用句式义来概括。文章把这个句式论元概括为影响论元。
陈静
关键词:把字句句式义
现代新诗本体追求探微
2009年
如果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化场域,以"形式生成"与"精神成长"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通过从初生形态到发展进程的探讨陈述新诗的生成、发展,并对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的诗歌现象与诗人进行"点击"似的阐释,可以粗略地勾画现代新诗"形"与"神"的三个发展阶段。其中,1917年至1925年为诞生期(或者尝试期),1925年至1937年为成长期,1937年至1949年为战争期。
吴凌
关键词:现代新诗形式本体
唐代入閤礼仪考索被引量:7
2007年
唐代宫中的閤门,关乎朝会、朝见、请辞等重大政治活动,文章从閤门之设与入閤礼仪的内容入手,探讨了这种制度的演变与唐代政治的关系,揭示出唐代朝对仪式有正殿向便殿转移的趋势。正殿与便殿均有閤门之设,便殿的奏对大权为宰相与閤门使所把持,入门时须验鱼袋,入閤后还有"索扇"这一程序。唐代中后期设置了閤门使,主要由宦官担任,逐渐侵夺了本属于中书通事舍人的权力。
贺忠金程宇
关键词:唐代
曹禺戏剧中悲剧意识的体现被引量:1
2012年
试述曹禺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悲剧命运,进而从东西方悲剧意识的角度深入探讨其戏剧中悲剧的深层意义。
李楠
关键词:戏剧悲剧意识
辉煌的中华审美文化——评周来祥主编《中华审美文化通史》
2009年
周来祥主编的《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对中华审美文化的概念、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它的基本特征做了与以往学者不同的阐述;此书从先秦开始,一直写到二十世纪的审美文化,对各个时期的审美文化概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抓住各时代审美文化的总范畴与主导思想,采取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中华审美文化进行了总体的把握。
刘继平
关键词:中华审美文化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