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师范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61 被引量:110H指数:5
- 相关作者:任宏志车柏青廖锋潘志刚马雪峰更多>>
- 相关机构: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论民俗文化与民族凝聚力被引量:9
- 2007年
-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外显、最物化、最活态、最活跃的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精要,人们靠它来进行文化上的普遍认同。用共同的民俗文化因子进行民族文化的认同,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使民族富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 黄龙光
- 关键词:活态合理内核凝聚力
- 论陶渊明饮酒的有待及无待性
- 2003年
- 陶渊明饮酒的特异之处 ,在于其具有有待和无待两重特征 ,是有待和无待的矛盾运动 ,同时也折射出他的思想情趣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 鲁克兵
- 关键词:饮酒无待
- 《黄帝内经》的生命美学价值被引量:9
- 2002年
- 从美学的新视角 ,发掘蕴藏在《内经》中的生命美学价值。《内经》是一部对生命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独特医典 ,其医道是易道的运用发挥。道是生命的本源 ,也美的本源。故《内经》的医道 ,体现了生命之美道。本文还提出了生命品格的建构 ,除了人格美外 ,还应有体格美、神格美。《内经》
- 吴正荣任宏志
- 关键词:生命美学《内经》人文关怀体格
- 古希腊神人合一的自由精神——对古希腊神话的生命美学观照被引量:2
- 2002年
- 本文应用生命美学的理论 ,对古希腊神话进行审美观照。从摆脱生命的恐惧、走出宿命的冒险和艺术生命的魅力三个视角 ,对蕴藏于希腊神话中的生命精神进行了阐释 ,揭示出神人合一的自由精神的价值在于“人的最初发现”。
- 任宏志
-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
- 论别雷的《彼得堡》被引量:1
- 2002年
- 别雷的《彼得堡》 ,其文本具有很大的实验性质 ,是象征主义和意识流完美结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可称之为“象征意识流”或“断裂意识流的象征主义”的作品 ,其艺术地位和价值也在于此。
- 赵江云
- 关键词:意识流疯狂文学创作
- 傈僳族节日习俗的社会文化功能被引量:8
- 2006年
- 只有很好地了解一个文化现象的社会文化功能,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该现象,从而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傈僳族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功能,以新米节、阔时节为例对傈僳族节日习俗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研究。
- 马雪峰
- 关键词:傈僳族节日习俗社会文化功能
- 明清世情小说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反拨被引量:1
- 2002年
- 明清世情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类型中,以其特有的视角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市民的家庭日常生活、世态人情、社会人生,艺术地展现了人间万象。世情小说产生后,传统的伦理观念被打破,对人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都带来极大的影响;明清世情小说对人性的张扬,较之其它类型的小说更有其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
- 张苹
- 关键词:世情小说伦理道德市民意识
- 苦难生命的灵魂超越——但丁及《神曲》中人神对流苦难意识的生命美学观照被引量:2
- 2002年
- 本文运用生命美学的理论,对但丁及其《神曲》进行审美观照。从绝望的政治人生、无望的爱情人生和人真正生命的存在三个视角,对蕴藏于《神曲》中人神对流的苦难意识进行了阐释,揭示了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代西方人超越苦难,走向审美人生的灵魂超越精神。
- 任宏志
- 关键词:《神曲》审美精神
- 苦难生命的灵魂自白——奥古斯丁《忏悔录》中人神对流苦难意识的生命美学观照被引量:1
- 2002年
- 本文运用生命美学的理论,对中世纪奥古斯丁及其《忏悔录》进行审美观照。从信仰崩溃与对上帝的吁求、声色欢娱之罪感与禁欲苦修之虔诚两个视角,对蕴藏于《忏悔录》中的生命精神进行了阐释,揭示出在痛苦生命体验过程中的西方中世纪人神对流的苦难意识。
- 任宏志
- 关键词:奥古斯丁《忏悔录》美学观照
- 从人生讽喻到政治言说——浅析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小说创作观念的演变(上)
- 2004年
- 本文对20世纪出现的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和“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等重要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类型中贯穿的历史观念进行粗浅的梳理,从中探寻20世纪历史小说创作观的演变轨迹。
- 廖锋
- 关键词:中国现代历史小说革命历史小说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