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
- 作品数:33 被引量:281H指数:10
- 相关作者:彭冬梅张灏王振虎金志坚朱珊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香料2-甲基四氢呋喃-3-酮的合成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以乳酸乙酯与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用相转移催化法在室温离子液体中经过缩合和酸性水解合成制得2-甲基-4-甲酯四氢呋喃-3-酮。对此方法的工艺条件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两步合成法的反应机理。在最佳条件的合成收率为74.4%以上;并对合成产物进行IR、NMR和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物质与标准品的数据一致。
- 刘晓庚陈优生
-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微波辐照
- 微波加工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8年
-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食品等领域。微波加工对食品安全性已倍受人们关注。本文从微波作用的原理和微波加工对食品成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微波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微波加工食品总体是安全的,但对某些敏感性的成分有促使其发生变化和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某些化学反应有促进作用,可能存在安全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微波对食品安全的防范措施。
- 刘晓庚曹崇江周逸婧
- 关键词:微波加工食品安全性
- 荷移光度法测定茶及茶饮料中茶氨酸含量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实验得到了适宜茶氨酸测定的荷移剂——四氯苯醌,并对四氯苯醌荷移光度法测定茶氨酸的条件进行探讨。最佳测定条件为:茶氨酸水溶液与四氯苯醌乙醇溶液反应,温度50℃,pH8~9,时间50min,能得到n茶氨酸:n四氯苯醌=2:1的紫红色荷移络合物,其稳定常数K(293K)=3.9×103,Gibbs自由能ΔrGm(293K)=-20.14kJ/mol;在工作波长λ=331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98×104L/mol·cm,在5×10-6~9×10-5mol/L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0.028×10-6C-0.02(r=0.9958)。该法对市售的茶叶和茶饮料中茶氨酸含量测定的结果与HPLC法一致,回收率在98.7%~102.6%内,RSD为1.2%~4.2%。此方法操作容易掌握,灵敏度高,结果较为满意,但样品的预处理稍繁琐。
- 刘晓庚
- 关键词:茶饮料茶氨酸四氯苯醌荷移反应分光光度法
- 用菠萝加工废料制取草酸被引量:4
- 2005年
- 以菠萝加工废料——果皮渣为原料,探讨了用微波辅助的复合水解-氧化-水解新工艺的氧化法制备高纯度草酸的实验室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理化鉴定与检测。实验结果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水解是先在室温下用复合酶酶解,然后以质量分数为25%~40%的硫酸、温度40±5℃下水解5~8h;氧化在4#复合催化剂下以混酸(硝酸∶硫酸∶水=28~32∶42~38∶30)、料液质量比为1∶1.2~1.6、温度60±5℃下氧化60~90min,结晶纯化后可制得二水合草酸,其得率和纯度分别为62.8%~63.2%、99.5%以上,制得的草酸经检验各项指标与市售标准品完全一致。该工艺的综合利用效益和环境效益均佳。
- 刘晓庚
- 关键词:菠萝废料草酸氧化法
- 油酸糖酯的酶法合成及表面性能测定被引量:4
- 2013年
- 摘要以油酸和糖(麦芽糖、葡萄糖、山梨醇和木糖醇)为原料,在脂肪酶(Novzyme435)的催化下,合成了4种油酸糖酯。通过IR和Ms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对所合成的油酸糖酯进行了表面性能(CMC、表面张力、HLB值,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油酸:糖为(1-1.5):1(物质的量比),脂肪酶用量为0.30~0.36g/mol油酸,溶剂(丙酮)用量为10~20mL/mol油酸,回流反应42~72h,油酸的转化率为89%-95%。IR显示产品为酯,MS显示产品分别为:油酸麦芽糖酯,油酸葡萄糖酯,油酸山梨醇酯,油酸木糖醇酯。4种油酸糖酯都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CMC)7.94×10-43.98×10^-5mol·L-1;HLB值6.8—13.0,它们都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可用作O/W和W/O型乳化剂。
- 张灏彭冬梅王振虎杨奇英沈丹何冰芳
- 关键词:酶催化合成临界胶束浓度HLB值
- 茶叶中咖啡因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1
- 2010年
- 茶叶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饮品,我国茶叶的产销量居世界前列。如何更好地高效利用我国每年滞销的5万多吨中低档茶叶,是广大茶叶利用研究工作者和茶农们的共同心声。而茶叶中具有许多生物生理活性物质,其中咖啡因就是当中含量较高的一种。我们以绿茶为原料,通过L16(45)正交试验考察了微波辅助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影响情况,并以传统的Soxhlet提取法为对照。正交试验表明,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最佳提取方案为:微波功率0.2kW、提取剂80%(v/v)乙醇、料液比为1:16(m/V)、浸提时间9min(间隙式提取)、温度83±5℃、连续提取3次,使用自制复合中和沉淀剂,咖啡因提取率平均达到217.5mg/10g茶样,较Soxhlet法提取6h的144.8mg/10g茶样高50.2%,最高可达221.8mg/10g茶样,比Soxhlet法的148.8mg/10g茶样高49.1%。而且微波法所得咖啡因的纯度、外观和稳定性等质量指标明显优于Soxhlet法。这为传统的茶叶提取咖啡因工艺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实验依据。
- 刘晓庚朱珊李佩昕
- 关键词:茶叶咖啡因
- 用荷移光度新方法测定茶叶及茶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被引量:5
- 2008年
-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咖啡因作为电子给予体与电子接受体四氯对苯醌的荷移反应。确定了反应及测定的条件为:在硼砂与NaOH构成的缓冲溶液中,咖啡因分别与四氯对苯醌混匀于(20±1)℃的水浴中恒温20 min,可形成1:2的稳定荷移络合物,其可见光区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λ_(max)=53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1.684×10~4L/mol·cm,最低检测限为1.9μg/mL,在1×10^(-5)~3.0×10^(-4)mol/L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方程为△A=1.485 6×10~4-0.0406(r=0.997)。该法对市售的茶叶和茶饮料中咖啡因含量测定的结果与GB/T 16344—1996法一致,回收率在99.1%~102.8%,RSD为2.0%~3.3%,茶叶经热水漫泡处理和茶饮料的直接测定与CHCl_3萃取处理的效果一样,茶叶和茶饮料中共存的其他组分不干扰测定。
- 刘晓庚
- 关键词:荷移反应分光光度法咖啡因四氯对苯醌
- Al、Ga促进SO_4^(2-)/ZrO_2的合成及其对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沉淀、回流和浸渍分别制备了A l、Ga掺杂的SO42-/ZrO2固体酸催化剂,并用热重(TG)、低温N2-BET及化学分析等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催化活性通过乙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进行衡量。结果表明,A l、Ga的掺杂提高了催化剂表面上SO42-分解温度,有利于硫酸根在催化剂表面的稳定。当焙烧温度为600℃时,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105~110℃的反应温度下,酯化率分别达到98.8%,97.1%。由于反应过程中硫组分在催化剂表面流失不严重,A l、Ga掺杂的SO42-/ZrO2固体酸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不需再生处理,重复使用4次,酯化率仍在90%以上。
- 曹崇江刘晓庚刘琴
- 关键词:乙酸正丁酯固体酸酯化
- 要重视SCI等科技文献的开发利用
- 2004年
-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投稿和搞科研出现盲区和误区等问题 ,以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检索文献 SCI为例 ,探讨了如何开发利用 SCI等文献来帮助他们克服其困难 。
- 陈梅梅高波刘晓庚
-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SCI《科学引文索引》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女贞子原花青素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通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时的吸附等温线和不同起始浓度下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等,来研究几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女贞子原花青素吸附过程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特征。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Langmuir平衡吸附速率方程,相关性均良好。热力学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的焓变为ΔHm(AB-8)=9.327 kJ/mol、ΔHm(D3520)=7.648 kJ/mol,熵变ΔSm均大于零,Gibbs自由能变ΔGm均小于零,且ΔGm随温度升高向负方向增加。说明女贞子原花青素在树脂上的吸附属于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而且是一个液固界面间增加了随机性吸附的过程。本研究的结果对优化原花青素的分离纯化工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刘晓庚贾红圣曹崇江
-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女贞子原花青素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