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111 被引量:806H指数:13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篇语言文字
  • 9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0篇翻译
  • 17篇译学
  • 10篇口译
  • 10篇翻译学
  • 9篇翻译研究
  • 7篇译论
  • 7篇话语
  • 7篇汉译
  • 6篇隐喻
  • 6篇口译教学
  • 5篇学科
  • 5篇英语
  • 5篇变译
  • 4篇英译
  • 4篇外译
  • 4篇外语
  • 4篇逻辑
  • 4篇翻译策略
  • 4篇方法论
  • 3篇学术

机构

  • 111篇广东外语外贸...
  • 6篇广东外语艺术...
  • 5篇西南财经大学
  • 3篇黑龙江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湖北汽车工业...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郑州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 1篇广东农工商职...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2篇黄忠廉
  • 19篇穆雷
  • 8篇曾利沙
  • 6篇莫爱屏
  • 5篇蓝红军
  • 5篇罗列
  • 4篇赵军峰
  • 3篇邹兵
  • 3篇杨冬敏
  • 3篇唐芳
  • 3篇王俊超
  • 2篇倪璐璐
  • 2篇刘梦莲
  • 2篇杨荣广
  • 2篇蒋清凤
  • 2篇仲伟合
  • 2篇李洋
  • 2篇陈庆
  • 1篇刘宏伟
  • 1篇张静宇

传媒

  • 15篇上海翻译(中...
  • 9篇外语教学
  • 9篇解放军外国语...
  • 6篇外语研究
  • 6篇外国语
  • 4篇山东外语教学
  • 4篇广东外语外贸...
  • 4篇外国语文
  • 4篇浙江外国语学...
  • 3篇外语与外语教...
  • 3篇语言与翻译
  • 3篇当代外语研究
  • 2篇外语界
  • 2篇外语学刊
  • 2篇现代教育技术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英语研究
  • 2篇外文研究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6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误译成因社会学视角探源被引量:7
2017年
误译出现的原因是综合的、多维度的,既与译者语言、文化能力不足,百科知识缺陷有直接关系,也同心理、认知密不可分。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可见,社会差异、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导致的翻译难点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翻译主体的社会性阻碍,主体间性的社会性阻碍,多种翻译的社会悖论也是导致误译的社会性因素。
顾俊玲黄忠廉
关键词:误译
论五四前中国女性译者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策略被引量:1
2013年
特定翻译策略的提倡和实践往往体现着不同时代主体文化的诉求。清末启发了中国首次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策略成为主流,虽然是在五四,但在五四之前便有译者尝试。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批女性译者,她们对直译策略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在同时代译者中颇具先锋性,除建构了当时意译风尚之外,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策略还推动了清末至五四翻译策略从以目标语为中心到以原文为中心的嬗变,也见证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罗列穆雷
关键词:翻译策略
语用、模因与翻译——何自然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是对国内外著名学者何自然教授的访谈。何教授致力于中国外语教育50余年,并在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翻译研究领域建树颇丰。他认为大学未来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精通外语,并能在本专业基础上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人才。他指出,作为跨学科的一个研究领域,语用学应注重"引进"与"创造"并重,即可以走"借窝下蛋"或"自筑窝自下蛋"的道路。这一观点为外语治学,以及语用与模因论、翻译等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莫爱屏蒋清凤
关键词:语用学模因论翻译学
湖北非遗对外译介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和区域重要的文化象征资本和文化资产。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传播既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有助于湖北文化强省战略的实现。然而,当前的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存在传播主体单一和传播内容缺失等问题。基于湖北非遗对外传播实践的现状,建议官民结合构建非遗对外传播多元化主体,“译”“介”兼为形成非遗对外传播多形态模式,数字赋能建设非遗对外传播多模态资源,政产学研协同优化非遗对外传播整体格局。
杨荣广朱战炜黄忠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
对翻译技术教学研究现状的调研与反思——基于对国内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考察
新世纪以来,翻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旨在回顾国内翻译技术教学研究的现状,总结其存在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本文研究思路为:首先收集国内关于翻译技术教学研究的文献,对现有研究进行...
邹兵
关键词:教学研究
译论固本跨科研究路径被引量:1
2024年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研究方法更自觉更具建制地渗入译论研究,推动了译学发展。本文立足译论固本之需与拓新之要,顺应跨科之势,设计出固本与跨科双轨并进、两相呼应的译论研究路线图。基于此,提出译论正本强基、译论跨科亲疏协同及译论固本与跨科互动循环三大路径,阐明其内在逻辑,拟为译论固本荣枝提供方法论支撑。
黄忠廉孙剑峰
关键词:译论跨学科
基于认知组构的译后审校能力模型及其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译后审校能力(translation revision competence,以下简称TRC)对最终译文是否准确和到位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基于前人对TRC的研究,拓展以认知组构为核心的拓展模型构念,通过前后测、问卷与访谈等实证性研究,验证拓展后的TRC模型在审校质量把控上的效用。本实验中,受试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每组内又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让实验组和控制组实施前后测。结果表明:1)学生组和教师组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审校质量几无差异,而在后测中,实验组数据明显高于控制组数据,因而可得出实验组翻译审校质量优于控制组;2)教师组在后测中仍然比学生组表现良好,但学生组提升幅度大于教师组;3)实验证明新的TRC模型在纠错方面的应用表现依然更明显。翻译审校尚存在诸多认识盲点,建议各培养单位在MTI翻译课程培养方案规划中调整思路,增设促进或兼具译者、翻译审校等多重角色翻译从业者关键能力或核心素养类别的课程。
陈朗李婧孙毅
关键词:翻译能力实证研究
中国话语的俄译研究——以“共享X”为例
2022年
“共享经济”发展以及习近平提出“共商共建共享”概念之后,涌现出一批“共享”类新表述。本文通过俄汉“共享”一词的义素分析,推衍出21种俄译,以俄媒和俄语国家语料库的“共享”表述为例证,提炼出5种俄译,最常用的俄译为совместное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可用于任何语境,而其他俄译取决于后面所搭配的词,所有俄译均缺失汉语固有的“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附加义。本研究旨在为我国文化传播、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外译提供另一种思路,为中国新概念译向非英语国家提供借鉴。
刘丽芬邝洁莹
关键词:义素分析中国话语
跨层合译的语义-认知诠释--以俄/英语词素与词合译成汉字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从俄/英语的词素与词合译成汉字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法研究极少受人关注的最基本的跨层合译,提出"词素与词合译"概念,分析词素与词合译的语义传递过程,揭示原型范畴大小互换、概念整合以整聚散、经济原则以简胜繁的认知机理。
黄忠廉倪璐璐
关键词:词素语义分析
口译中的副语言信息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为交际过程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副语言为口译过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口译研究中关于副语言的定义和分类,并回顾以往关于副语言信息的口译研究,旨在考察其研究现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陈瑞青
关键词:副语言口译研究口译教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