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 作品数:1,351 被引量:4,375H指数:25
- 相关作者:秦川孟爱民樊飞跃刘云波朱华更多>>
-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人参皂甙Rb1作为制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提供人参皂甙Rb1作为制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人参皂甙Rb1具有以下功能:长期给药可降低遗传性扩张型心肌病的死亡率、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减轻左心室的扩张;减轻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细胞...
- 张连峰赵海萍秦川李万波
- 文献传递
- 利用实时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
- 目的 基于实时细胞分析技术评估胰腺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为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SW1900、Capan-2、PANC-1三株人胰腺癌细胞系,选用盐酸吉西他宾和替吉奥胶囊两种胰腺癌治疗药物,接种24小时后分别...
- 靳亚西孙彩显高虹张连峰张丽
- 关键词:胰腺癌化疗药物药物敏感性
- 调内消癖丸药效学试验
- 2008年
- 目的观察调内消癖丸的功能主治,探讨调内消癖丸对大鼠实验性雌激素水平增高和对大鼠乳腺组织增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激素药物诱导大鼠乳腺组织增生模型的试验方法。结果调内消癖丸对大鼠乳腺组织有促进增长,并能调节黄体和卵巢功能(P<0.05,P<0.01P)。结论调内消癖丸有雄激素样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 郭金薇王宏英尚可志李一鹏
- 关键词:雌激素
- 活动性结核病铁过载小鼠模型建立及相关指标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建立一种外源性铁过载结核病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20只C57BL/6N小鼠分为阴性对照、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5只,分别经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溶液(0、3.75、7.50、15.00 mg/次,3次/周,共4周)。建模结束后对铁过载小鼠的器官组织形态及体质量进行评估,ELISA法检测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含量。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和小肠等器官进行组织铁含量和铁沉积病理分析。经尾静脉注射结核分枝杆菌(Mtb)标准株H37Rv感染中等剂量铁过载小鼠建立活动性结核病铁过载小鼠模型,采用HE染色和Mtb培养分析肺、脾脏和肝脏等组织结核性病变和荷菌量。结果铁过载小鼠肝脏颜色加深,呈暗褐色,其他脏器组织无明显颜色和形态改变。阴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百分比分别为25.47%、25.22%、24.74%、21.36%,其中,高剂量组的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F=17.235,P=0.027)和低(F=15.206,P=0.031)、中剂量组(F=11.061,P=0.036)。肝脏组织铁含量最高,其他依次为脾脏、肾脏和小肠,低剂量组小鼠心脏和肺组织铁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023,P=0.715;F=23.193,P=0.902)。铁过载小鼠外周血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随铁剂注射量增加而升高,转铁蛋白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无明显变化。各脏器组织HE染色与普鲁士蓝染色结果发现,铁过载动物各脏器均出现不同程度铁沉积,且高剂量铁剂引发小鼠肝肾损伤。铁过载Mtb感染组小鼠的肺(F=23.227,P=0.017)、脾脏(F=19.023,P=0.021)和肝脏(F=17.392,P=0.009)细菌培养报阳时间明显低于Mtb感染对照组,肺(F=21.012,P=0.007)、脾脏(F=20.173,P=0.002)和肝脏(F=19.091,P=0.005)荷菌量明显高于Mtb感染对照组。结论腹腔注射中等剂量(7.50 mg/次,3次/周,共4周)右旋糖酐铁溶液成功构建与临床铁过载疾病患者症状类似�
- 李军丽石亚男占玲俊
- 关键词:铁代谢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
- 老龄ICR小鼠对SARS-CoV的易感性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为探讨SARS的发病机制并提供易感的SARS动物模型。方法利用RT-PCR和病毒分离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龄鼠和老龄鼠接种SARS-CoV后肺组织内病毒复制情况,同时观察两组动物的肺脏和肺外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对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SARS-CoV在肺内复制的主要部位。结果老龄鼠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龄鼠;老龄鼠肺脏出现更为严重的弥漫性肺泡损伤,其中两只老龄鼠的肺外器官出现了变性、灶状坏死以及血管广泛的扩张充血等全身中毒性变化;肺脏内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和间质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老龄ICR小鼠对SARS-CoV的易感性明显高于成龄鼠,有可能作为研究SARS发病机制以及药物评价的动物模型。
- 杨秀红朱华黄澜邓巍高虹刘亚莉马春梅孔琪徐艳峰秦川
- 关键词:SARS病毒小鼠疾病易感性
- 利用PCR技术分析微卫星DNA进行小鼠的遗传监测被引量:12
- 1995年
- 建立用PCR技术检测小鼠微卫星DNA多态性的方法,并用该法对九种近交系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五个微卫星DNA位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微卫星DNA普遍存在,且多态性极高(67.1%)表明该法是极有希望的一种在基因水平上进行小鼠遗传鉴测的又一手段,将发展为我国实验动物遗传检测的一种常规方法,也是我们构建高分辨率遗传图谱进行其它实验动物及人类遗传研究的极佳途径。
- 曾苹张连峰程振华孙涛马耀文蔡有余
- 关键词:PCR技术微卫星DNA小鼠
- 人造血干细胞人源化小鼠的疝气表型分析
- 2012年
- 目的研究成年雄性人源化小鼠个体出现疝气症状的原因和对人源化小鼠的影响。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法构建人造血干细胞人源化小鼠,对疝气表型特征、小鼠行为、生理和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2月龄雄性人源化小鼠出现直接性疝气症状,腹股沟区致密结缔组织结构减少可能是疝气形成的主要原因。疝气小鼠同时伴有耐力和运动协调性下降,但疝气对小鼠的繁殖系统无显著影响。结论雄性人造血干细胞人源化小鼠具有显著的疝气症状,其发生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施海霞陈炜邓巍梁虹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疝气
- 脊髓灰质炎疫苗脑内法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的神经病理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脊髓灰质炎疫苗猴体神经毒力试验毒力返强对神经免疫反应的影响及病理机制。方法Ⅰ型、Ⅱ型和Ⅲ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原液(≥7000 lgCCID50/L)以及10-1稀释各型脊髓灰质炎疫苗采用脑内法进行神经毒力试验,观察脊髓灰质炎的病理变化,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CD155以及CD4^(+)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和CD68^(+)小胶质细胞的分布。结果 发生脊髓灰质炎的猴体出现脊髓炎症细胞浸润,少量神经元变性,脊髓神经元变性坏死、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血管周围炎症细胞袖套状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主要为CD4^(+)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和CD68^(+)小胶质细胞大量浸润在血管袖套和增生的胶质结节中;在发生和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的猴体中,CD155分布未见明显差别,均表达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而血管内皮细胞未见表达。结论 脊髓灰质炎疫苗毒力返强导致典型病毒性脑脊髓炎。
- 于品徐艳峰韩云林赵文杰秦川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疫苗恒河猴
- 兔抗金黄地鼠酶标抗体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纯化金黄地鼠血清IgG,制备兔抗金黄地鼠酶标抗体(IgG-HRP),开展金黄地鼠仙台病毒的初步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纯化法纯化金黄地鼠IgG,用SDS-PAGE电泳测定IgG纯度并制备兔抗金黄地鼠IgG抗体(second antibody,Ab2);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后,再用亲和层析纯化抗血清IgG(Ab2);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制备兔抗金黄地鼠酶标抗体(rabbit anti-hamster IgG-HRP);用直接ELISA和Western-blot法对兔抗金黄地鼠IgG酶标抗体进行工作浓度测定;应用金黄地鼠酶标抗体对金黄地鼠仙台病毒进行酶免检测(IEA)。结果金黄地鼠血清IgG纯度达95%;兔抗金黄地鼠IgG抗体(Ab2)免疫双扩散效价为1:64;兔抗金黄地鼠IgG-HRP经直接ELISA和Western-Blot测定工作浓度分别为1∶5000和1∶2000;酶免(IEA)效价为1∶2000。结论高效快速纯化了金黄地鼠IgG,制备了金黄地鼠IgG-HRP,为金黄地鼠病原微生物的血清学检测提供了条件。
- 刘先菊林树柱杨帆佟巍刘云波
- 关键词:金黄地鼠酶标抗体
- 吉林省汉坦病毒宿主动物携带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对吉林省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宿主动物携带病毒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方法采集吉林省不同地区鼠肺样品,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鉴定出HV感染的阳性样本,利用Trizol试剂提取病毒RNA,RT-PCR法扩增阳性样本中M和S片段基因,并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对M和S片段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进行分析,并与汉城病毒(Seoulvirus,SEOV)参考株进行比较;利用MegAligh软件进行蛋白序列中氨基酸差异性分析;利用MEGA5.0软件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捕获719只啮齿动物,其中褐家鼠(R.norvegicus)555只,黑线姬鼠(A.agrarius)74只,小家鼠(胍m12sclzllzs)90只,HV抗原阳性率为1.39%(10/719);10份阳性样本中,7份来自褐家鼠,2份来自小家鼠,1份来自黑线姬鼠。用全长s引物扩增得到的10株病毒全长s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比较发现,各序列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2.8%~95.1%之间,与其他SEOV核苷酸同源性在90.2%~94.7%之间;用M引物扩增得到的部分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比较发现,各序列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6.5%~99.5%之间,而与其他SEOV核苷酸同源性在91.5%~97.7%之间;10株病毒全部属于SEOV。黑线姬鼠G蛋白365~769位点问有5个氨基酸差异位点(V494L、C546S、Y626C、M630L和V637I),小家鼠G蛋白365~769位点问主要有5个氨基酸差异位点(C378G/R、F420L、Q436P/R、E535G/A和C589G/W),但同种间在378、436、535和589位点也有差异;黑线姬鼠N蛋白1~430位点间存在P298L变异;小家鼠N蛋白变异位点较多,主要在M24K/N、A37D、1140M、M173K、D192E、L219V、P229A、D237E、H265Y、V284L、T333S、A389G和V425E变异。分离得到的10株病毒根据不同的来源地可分为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结论研究表明吉林省宿主动物携带的HV仍以SEOV为主,其遗传进化呈现多
- 范胜涛高晓龙李元果应瑛国娇张钊伟刘红吴静杨松涛赵永坤秦川高玉伟夏咸柱
- 关键词:汉坦病毒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