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 作品数:61 被引量:424H指数:10
- 相关作者:马俊汤霓朱莹莹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和谐社会中我国高校骨干教师闲暇问题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文章认为,我国高校骨干教师闲暇生活存在闲暇意识淡薄、闲暇时间缺失、闲暇方式单调、闲暇消费乏力、闲暇满意度偏低等问题;其改善对策为加强个人闲暇教育、创设社会人文环境、完善国家保障制度。
- 周明星汤霓
-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骨干教师闲暇
- 我国应尽快建立类型职业教育体系
- 2008年
-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由层次观向类型观转变,将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融合,从“大职业教育观”出发来构建职业教育类型体系。这一类型职业教育体系由陶冶型职业教育、通用型职业教育、专门型职业教育和专业型职业教育4个部分构成:陶冶型职业教育是指培养人的职业意识与劳动观念的教育。通用型职业教育是指传授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专门型职业教育是指传授一定的职业或职业群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专业型职业教育是指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教育。其中,陶冶型职业教育与通用型职业教育主要是在职业学校开展的,属于现行的职业教育的范畴;
- 周明星
-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立类高等教育体系专门知识职业教育观教育类型
- 美、日研究生教育借鉴
- 2006年
- 郭奇杨艳常运英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专业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学对象、体系与范式的反思被引量:21
- 2006年
- 当前的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就研究对象而言有"现象论"、"关系论"、"问题论"、"规律论;"就学科体系而言有"逻辑起点论"、"问题系统论"、"范畴水平论;"就研究范式而言有"问题研究范式"、"基本研究范式"、"工作过程研究范式"和"技术学研究范式"。这些理论各有优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基于对上述观点的理性批判,可以认为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职业教育存在",应建立基于"范畴"的学科体系,构建"要素研究范式"。
- 周明星
-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
-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属性识别法被引量:8
- 2008年
- 阐述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属性识别法.并应用此方法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指出了属性识别理论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相比的优越之处.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量化处理的方法.
- 郭奇
- 关键词:属性识别理论模型教学质量
- 农民职业转型培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 2006年
- 当前,业内有关国内外农民职业转型培训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其国外研究涉及法律保障、财政支持、培训模式等,国内研究涉及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培训机制、培训模式等。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民职业转型培训的相关理论、成本与效益、供给主体、农民心理健康管理机制等应成为研究的新视点。
- 刘晓周明星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
- 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被引量:26
- 2008年
-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人才。国外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和日本"产学结合"等模式。我国主要有"订单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交替教学"和"两段预分配"模式。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当完善"双赢型"的法规,培育"双元型"平台和培养"双师型"的师资,改进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
- 周明星吴炳岳
-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
- 近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探源与寻径被引量:3
- 2008年
- 职业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每个时代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研究,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之上的。依据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则,近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寻觅与探索(1840~1949年)、创新与实践(1949~1977年)、继承与深入(1978~1999年)及争鸣与反思(2000年至今)四个时期。
- 刘晓周明星
- 关键词:职业教育
- 金融危机下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破解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针对高校目前面临的就业指导服务不周、就业市场开拓不力、就业信息传导不畅等困境,提出破解对策,即完善高校与社会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强调高校与市场的信息对称。
- 马俊周明星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
- 半工半读:内涵与理论基础被引量:3
- 2008年
- 半工半读是指学习者部分时间进行理论学习,部分时间进行生产性实践活动,以“工”促“读”,以“工”养“读”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将“读”和“工”结合,使教、学、做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形成和全面发展。其理论基础主要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学做合一”理论和技能形成过程理论。
- 何应林周明星
- 关键词:半工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