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系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25 被引量:238H指数:7
相关作者:楚渠彭云武孔卫青杨金宏孟刚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康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5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0篇经济管理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7篇家蚕
  • 20篇桑树
  • 14篇克隆
  • 13篇桑蚕
  • 13篇桑叶
  • 13篇基因
  • 12篇野桑蚕
  • 9篇活性
  • 9篇病毒
  • 7篇蛋白
  • 7篇蚕桑
  • 6篇响应面
  • 6篇进化分析
  • 6篇
  • 6篇蚕品种
  • 6篇蚕沙
  • 5篇营养
  • 5篇转录
  • 5篇响应面法
  • 5篇类病毒

机构

  • 124篇安康学院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石泉县蚕种场
  • 1篇旬阳县农业技...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作者

  • 42篇彭云武
  • 42篇楚渠
  • 40篇杨金宏
  • 38篇孔卫青
  • 22篇孟刚
  • 15篇王代钢
  • 14篇包立军
  • 11篇胡必利
  • 10篇黎欢吉
  • 10篇卢从德
  • 4篇王瑞娴
  • 2篇苏超
  • 2篇廖鹏飞
  • 2篇董占鹏
  • 2篇吴飞
  • 2篇李琼艳
  • 2篇张敏娟
  • 1篇刘增虎
  • 1篇刘敏
  • 1篇罗顺高

传媒

  • 30篇陕西农业科学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蚕业科学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湖南农业科学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北方蚕业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丝绸
  • 1篇昆虫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17篇2010
  • 15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种杀青方法对桑叶(芽)茶中硒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将采摘的新鲜桑芽、桑树片叶采用微波加热、蒸气加热、开水煮和直接烘干的方法进行桑叶(芽)杀青处理,分析其成品桑叶(芽)茶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强桑一号桑品种桑叶茶硒的含量0.1681~0.3690 mg·kg^-1,农桑14号桑品种桑叶茶硒的含量0.2344~0.5313 mg·kg^-1;使用片叶制作的桑叶茶硒含量极显著高于桑芽制作的桑芽茶;桑叶(芽)茶制作时杀青工艺影响硒的含量。综合认为,使用片叶制作的桑叶茶硒含量高,同时桑树片叶量大又比较好采摘;桑叶茶杀青优先采用蒸汽、烘干、微波方法,避免使用开水煮的杀青方法。
楚渠彭云武孟刚梁嘉俊
关键词:桑叶茶
信息技术对蚕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从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和信息技术应用趋势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蚕桑产业的需求、研究、应用和实施,提出在蚕桑产业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蚕业信息化研究工作,促进蚕桑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王代钢钟生海吴飞
关键词:蚕业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安康市72个桑树品种的综合评价
2024年
目的:了解安康市桑树资源的品质特征,为筛选优良育种材料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72个不同品种的桑树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6个指标(叶长、叶幅、长幅比、叶鲜重、硒含量、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并基于CRITIC赋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个测定指标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范围为14.58%~72.73%,大小依次为硒含量>叶鲜重>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叶幅>叶长>长幅比。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6个测定指标简化为两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74.6%,可以反映全部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将72个桑树品种分为4个类群,第Ⅲ类群和第Ⅳ类群占据了全部种质资源的93.06%,第Ⅰ类群仅有1个品种,第Ⅱ类群包含4个品种。结论:通过对6个测定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出北区1号、鲁诱一号、四川甜桑等优势桑品种,为安康市桑树品种的推广和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吕婷彭云武陈安利张笙源马泽玮孟刚
关键词:桑叶表型特征营养成分综合评价
蚕吐平板丝制作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介绍平板丝的制作工艺,其中包括蚕品种、材料的选择,模板准备,工艺流程,环境控制等。
彭云武黎欢吉楚渠胡必利
关键词:平板丝
桑花叶卷叶病相关病毒外壳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利用被引量:1
2021年
对桑花叶卷叶病相关病毒外壳蛋白抗原性较好的核心结构域进行克隆和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0个克隆中有19个克隆株,CP16为优势株。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UMO-CP16,成功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诱导表达该蛋白,利用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杂交和ID-ELISA检测合格的抗体偶联Tosylactivated磁珠,用于桑花叶卷叶病相关病毒的纯化。经qPCR技术检测显示,纯化后的病毒样本中的背景RNA得到极大的减少,获得了高纯度的病毒样品。
孔卫青凌君杨金宏
关键词:外壳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磁珠定量PCR
切割桑花叶萎缩类病毒的12串联体核酶基因克隆与转录载体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人工合成和PCR扩增,克隆特异性切割桑花叶萎缩类病毒RNA的12串联体核酶基因,用于控制病毒基因的表达。将桑花叶萎缩类病毒正链RNA上10 nt的靶序列连接在锤头型核酶催化区3'端,构成具有自切割功能的核酶基因。克隆该核酶基因并将其连接于载体pMD18T-SP6。在SP6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进行体外转录,体外自切割反应显示转录的多体自切割核酶可以通过内部的顺式切割释放出核酶分子。同时,将该12串联体核酶基因导入双元质粒pBI121中,获得重组植物转录载体pBI121-12MRz,为进一步培育抗桑花叶型萎缩病的转基因桑树奠定了基础。
孔卫青杨金宏
关键词:桑花叶型萎缩病类病毒
亚热带家蚕新品种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的引进试验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适应亚热带地区夏秋季节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提高蚕茧质量和增加蚕农收入,从广西引进了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体质强健好养,50 kg桑叶产茧量高,丝质优,可作为秦巴山区夏秋季节家蚕品种的替代品种。
黎欢吉付先锋陈爱春
关键词:两广二号桂蚕一号
响应面法优化水酶法提取猫屎瓜籽油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充分利用猫屎瓜特色资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水酶法提取猫屎瓜籽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胰酶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了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在胰酶量1.2 g、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49℃的条件下,验证优化工艺得到猫屎瓜籽油提取率为18.42%,与预测值18.06%相近。
包立军包立军
关键词:籽油水酶法响应面分析法
天然黄茧丝蛋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017年
以天然黄茧"金丝1号"茧丝为对象,制备蚕丝蛋白液,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得到蚕丝蛋白多肽,测定其清除DPPH、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能力,探讨蚕丝蛋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3.5h时,其对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达最佳,分别为58.3%和87.3%;酶解4h时对超氧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为43.0%;酶解3.5h的天然黄茧蚕丝蛋白多肽液抗氧化性由于BHT和VC。为天然黄茧的高附加值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包立军彭云武孙敏瑞杨洁
关键词:酶解抗氧化性
部分桑树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对17个桑树(Morus alba L.)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8对SSR引物扩增产物在17份桑树品种中均存在多态性;17份桑树品种间的遗传一致度变异范围为0.550 9~0.905 7,平均遗传一致度为0.728 3,大十与康利1号的遗传一致度为0.905 7。利用桑树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7个桑树品种分成4个大类。这一结果与《中国桑树品种志》上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
楚渠孟刚彭云武
关键词:ALBA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