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作品数:434 被引量:920H指数:11
相关作者:宋剑华许山河刘东玲魏巍印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3篇文学
  • 49篇语言文字
  • 38篇文化科学
  • 17篇经济管理
  • 15篇哲学宗教
  • 14篇社会学
  • 9篇历史地理
  • 6篇政治法律
  • 5篇艺术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1篇文学
  • 48篇小说
  • 39篇代文
  • 26篇文化
  • 17篇教学
  • 17篇方言
  • 16篇学史
  • 16篇作家
  • 16篇文学史
  • 16篇现代文
  • 16篇现代文学
  • 15篇叙事
  • 14篇散文
  • 13篇国文
  • 12篇当代文学
  • 12篇女性
  • 12篇汉语
  • 11篇思潮
  • 11篇写作
  • 9篇文学思潮

机构

  • 401篇海南师范大学
  • 6篇暨南大学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泰山学院

作者

  • 24篇宋剑华
  • 23篇毕光明
  • 19篇阮忠
  • 16篇徐仲佳
  • 16篇韩捷进
  • 14篇周泉根
  • 12篇单正平
  • 12篇杨春时
  • 10篇杨清之
  • 9篇易闻晓
  • 9篇许山河
  • 9篇陈晓红
  • 9篇李清桓
  • 8篇张琦
  • 8篇胡小成
  • 7篇陈道谆
  • 7篇陈海燕
  • 7篇刘东玲
  • 7篇杜依倩
  • 6篇刘剑三

传媒

  • 61篇海南师范学院...
  • 45篇海南师范大学...
  • 20篇海南广播电视...
  • 11篇琼州大学学报
  • 10篇文艺争鸣
  • 8篇新东方
  • 8篇社会科学辑刊
  • 7篇文艺评论
  • 6篇江汉论坛
  • 6篇南方文坛
  • 6篇小说评论
  • 6篇云梦学刊
  • 5篇佛山科学技术...
  • 5篇长江师范学院...
  • 4篇文艺研究
  • 4篇外国文学研究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4篇海南大学学报...
  • 4篇新闻界
  • 3篇河北学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0
  • 14篇2009
  • 69篇2008
  • 64篇2007
  • 59篇2006
  • 56篇2005
  • 36篇2004
  • 25篇2003
  • 13篇2002
  • 17篇2001
  • 4篇2000
  • 8篇1999
  • 5篇1998
  • 7篇1997
  • 3篇1996
  • 6篇1995
  • 1篇1994
4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话语转型视角中的“王朔现象”被引量:4
2006年
对于众说纷纭的“王朔现象”,我们应以科学理性的严肃态度,将其置入当代文学话语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来加以考查。因为“王朔现象”将文学还原为生活,把人性复归于自然,用边缘化的生活方式来彰显个性,生动地揭示了当下人的生存环境与精神状态,最终填补了自然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中的历史缺席,并确立了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学话语模式。
宋剑华田文兵
关键词:后世影响
苦涩与风流:试论革命样板戏的现代性诉求被引量:11
2006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发展史上,以“革命现代京剧”为主体的八个“样板戏”,虽然因其极左政治的浓厚色彩而受到人们的极度鄙视,但其艺术追求上的美学现代性意义则不应被人为地加以忽视:它对立于传统,对传统文化采取了借用与置换;它对立于西方,对西方理念采取了吸纳与背离。“样板戏”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两种矛盾因素,并建立起了与中国人政治信仰密切相关的审美趣味。
宋剑华张冀
关键词:样板戏文学史意义
《文心雕龙》旨在文言而非言道——《文心雕龙》的比较诗学阐释被引量:4
1999年
《文心雕龙》不是以论道为思想宗旨,它开篇明义提出文之为德的思想,其“德”的观念既不是个人品行也不同于道。从它的历史演变来看,是一个含有感性特征的经验概念,符合文学艺术的特征。道是本体论的精神观念,德则是道的感性显现。德一直与文学艺术有密切联系,刘勰以传统的德言说与孔子的文言相结合,创造了《文心雕龙》以言辞论为中心的文艺理论体系。
方汉文
关键词:文德文言比较诗学
袁中道:性命忧惧与生死决心——公安派心态研究之三被引量:3
2005年
袁中道的中年变故助发其性命忧惧与生死决心,并迫使他竭力消弭繁浓之习而强力压制酒色之癖,其人格心态的转变聚缩了公安性情自适历程并反映着对公安文人存在方式的深切反思。
易闻晓
“宿愿“”夙愿”与“素愿”
2010年
在古代诗文中,“宿愿”“夙愿”和“素愿”三个词可以互相代用,意思是“平素的愿望”或“向来的愿望”。然则其词义是怎么来的呢?这需从“宿”“夙”和“素”三字的分析入手。
黄思贤
关键词:语文教学词语词汇
困惑与彷徨:论新时期文学对阶级斗争人生哲学的艺术解构
2002年
从 2 0世纪 3 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开始形成的阶级斗争价值理念 ,曾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极为深刻的政治影响。到了新时期以后 ,伴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行 ,人们对于“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展开了全面的反思和理性的思考。可以说整个 80年代的文学创作 ,基本上都是以艺术形象的图解方式去再现历史的荒谬以及人性的失落 ,它集中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自觉 ,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经过价值观的转换 。
宋剑华
关键词:阶级斗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文学价值观
巴渝文化与重庆文化生态圈建设被引量:3
2008年
文化生态不仅是指人类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还理所当然地指向生命之圈中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即“以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的概念,把人类不同的文化因子或文化种群看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从而使得人类文化历久不衰,保持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统一与平衡。因此,从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上来理解和把握文化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李伟魏巍
关键词:文化生态圈巴渝文化人类文化文化多样性生态学原理
鲁敏的取景器:三组词语,一个世界被引量:1
2009年
《纸醉》、《取景器》、《逝者的恩泽》、《思无邪》、《颠倒的时光》、《超人中国造》、《正午的美德》等等,这是一个有趣的集合:小镇纯净善意的人际关系以及”无邪“的人心;在反季节蔬果大行其道的年代意外品尝到了自然生长的植物的甘甜与芳香;一个已过六十且身患绝症的男人回忆中年时一段情事,在回忆中再度品味那个“亲爱的灵魂”带来的甜蜜与酸涩;一个已逝男子的两个女人并没有落入原配与外室的俗套关系,
张琦
关键词:取景器词语人际关系反季节回忆
周瘦鹃散文简论被引量:1
2003年
周瘦鹃是20世纪初中国通俗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同时也是出色的散文家。其作于20世纪中叶的以花木草本及苏州地域文化为描述对象的散文文本,显示着作家创作视野的开阔和指向的明确,传达出其融诗词为一体、知感交融、虚实结合之艺术传达方式的鲜明个性。
王晖
关键词:周瘦鹃
20世纪汉赋研究争鸣综述
2004年
20世纪的汉赋研究涉及的作家相当多,从汉初的贾谊、枚乘到东汉末年的建安赋作家;涉及的问题相当广泛,汉赋的起源、发展的因素和阶段、文体的特征和风格、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汉赋的影响等,难以尽述。这里,重在汉赋研究百年中较有争议的问题,以体现汉赋研究的面貌。一、汉赋的源流1.单源说源于古诗说。这有两种趋向:一为源于《诗经》说。刘大杰认为。
阮忠
关键词:作家汉赋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