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农学系
- 作品数:27 被引量:149H指数:8
- 相关作者:钟蓉军李鹏赵梁军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本文对49份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含油量、芥酸、硫代葡萄糖甙和油酸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种子平均含油量44.49%,明显高于周边省份和我国油菜种子平均含油量;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种子平均硫代葡萄糖甙含量48.95μmol/g,芥酸含量20.75%,油酸含量为10.79%。均低于周边省份种子硫代葡萄糖甙、芥酸和油酸含量;2)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品质,无论在水平分布上,还是在垂直分布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其中:优异品质的种质资源在水平分布上,主要集中在28-31°N×89-93°E之间;在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海拔3550—4000m之间;3)发现了6份含油量50%以上的野生油菜种质资源,5份低硫代葡萄糖甙的种质资源,3份低芥酸材料,1份油酸含量接近50%的高油酸材料,为油菜生产和育种提供了珍贵的种质资源。
- 王建林方华丽常天军成海宏
- 西藏野生油菜和栽培油菜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21
- 2008年
- 采用24对AFLP随机引物组合,对供试的14份西藏栽培油菜、29份野生油菜(分为白菜型和芥菜型)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试的西藏油菜中,野生种多态性为64.22%,栽培种多态性为54.13%。2)野生种的遗传离散度为84.30%,遗传分化系数为4.8%,基因流Nm为14.84;栽培种的遗传离散度为75.44%,遗传分化系数为16.30%,基因流Nm为2.57。3)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的西藏油菜分为白菜型油菜(Ⅰ大类群)和芥菜型油菜(Ⅱ大类群)两大类群,在每一类群中,野生油菜和栽培油菜明显地聚为不同的两类。这一研究结果首次发现,西藏油菜野生种的遗传多态性明显高于栽培种,野生种较栽培种具有更高的遗传离散度、基因流Nm值和较低的遗传分化系数。
- 王建林旦巴成海宏方华丽常天军李鹏栾运芳
- 关键词:栽培油菜AFLP标记遗传分化
- 西藏高原草地植物AM真菌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在对西藏高原草地植物AM真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AM真菌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高原草地植物AM真菌分布极为广泛,日喀则平均100 g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为53.7个,山南平均为26.8个,拉萨...
- 彭岳林蔡晓布薛会英张永清
- 关键词:AM真菌环境因子青藏高原
- 文献传递
- 西藏东南日光温室樱桃番茄蕨叶型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 2006年
- 张红锋卓嘎张格杰张涪平
- 关键词:樱桃番茄叶型番茄品种半湿润地区
- 藏北高原AM真菌种群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特征被引量:16
- 2006年
- 对西藏藏北高原草地植物丛枝菌根(AM)真菌种群多样性的研究表明:藏北高原草地植物AM真菌分布极为广泛,共分离出4属AM真菌,Glomus属真菌分布最为广泛、优势属地位最为突出,其次为Acaulospora属真菌,Paraglomus属和Scutellospora属真菌则同为常见属;不同草地类型中,高寒草原AM真菌属的多样性高于高寒草甸,Scutellospora属真菌在高寒草甸草原中未见分布,Paraglomus属真菌则主要分布于高寒草甸草原中;AM真菌属的多样性与寄主植物在藏北草地所处的地位亦基本一致;海拔高度不仅与AM真菌孢子密度表现为负相关(r=-0.478),而且对AM真菌的生态分布亦具重要影响。不同土壤pH范围内,Glomus属真菌的种群频度有随土壤PH的提高而显著增加的趋势,Scutel-lospora属真菌的种群频度则呈中性>碱性的趋势,Paraglomus属真菌仅见于中性土壤环境中;低磷土壤AM真菌的多样性低于高磷土壤环境。
- 彭岳林钱成蔡晓布薛会英张永青
- 关键词:AM真菌多样性藏北高原
- SDS法提取青稞叶片总DNA的改进方法被引量:5
- 2005年
-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在西藏自治区内建立的第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在现有条件下,改进操作程序,积极探索了青稞总DNA的提取方法,其纯化后的DNA经电泳,紫外吸收光谱仪检测,证明为高分子量、高纯度的DNA,可用于分子遗传学研究。
- 何燕卓嘎旦巴
- 关键词:DNA青稞
-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对策被引量:15
- 2006年
- 对西藏野生油菜资源进行了考察、整理和研究,发现西藏野生油菜资源地理分布有藏中白菜型、芥菜型油菜分布中心和藏东白菜型油菜分布中心,其分布的区域性和规律性极为明显;分析了野生油菜的生殖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传播方式及濒危机制,讨论了西藏野生油菜收集与保存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西藏野生油菜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建议。
- 王建林栾运芳大次卓嘎常天军
- 关键词:遗传资源
- 创新型教师综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被引量:1
- 2007年
-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创新型教师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 彭岳林张涪平熊伟王建林刘翠花布穷
-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型教师
- 藏东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生态设计初探被引量:1
- 2007年
- 我国古人早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规划思想。生态旅游景区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直接对象,不仅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核心和生态旅游业的重要支柱,而且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进步、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景区的开发必须做到规划先行。藏东南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景区类型多样,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使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得到保护,并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在藏东南生态旅游区功能的分区基础上,着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将参与式设计引入景区规划设计中,探讨民族地区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景区的思路。
- 杨文凤孙自保赵梁军张永青
- 关键词:藏东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生态设计
-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抗蚜性初步鉴定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对采自西藏不同地区49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的抗蚜性初步鉴定,结果显示:3份表现免疫,全部是芥菜型油菜,占9.52%;高抗22份,其中:芥菜型油菜16份,占芥菜型油菜的50%;白菜型油菜6份,占白菜型油菜的35.29%;中抗15份,其中:芥菜型油菜8份,占芥菜型油菜的25%;白菜型油菜7份,占白菜型油菜的41.18%;低抗4份,芥菜型和白菜型各2份,共占9.20%;感虫6份,芥菜型油菜4份,占芥菜型油菜的12.50%.说明在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中,芥菜型油菜的抗虫性和感虫性均较高.从经纬度来看,西藏野生油菜主要分布在北纬27°45′~31°42′,东经89°~92°,免疫品种主要在北纬7°45′~31°42′,并随着经纬度的增大免疫数量在减少,免疫的品种是野芥16、野芥22、野芥27.从海拔高度来看,免疫品种主要分布在3800 m以上;高抗品种在采集的所有海拔高度上均有分布,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高抗品种数量在增加.说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油菜的抗蚜性明显升高,可以推断随着海拔的升高,害虫的适应性减弱,种群数量的发生与海拔有很大关系.
- 臧建成王建林成海宏
- 关键词:抗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