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亚热带林木培育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 作品数:19 被引量:442H指数:14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干旱胁迫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渗透调节物质和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2年
- 以8个油茶长林系列优良无性系(3号、4号、18号、23号、27号、40号、53号和166号)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干旱胁迫下,测定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然饱和亏缺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出现双峰情况,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叶片自然饱和亏缺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变化情况因无性系而异。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8个油茶无性系的抗旱性顺序为:166号>23号>4号>53号>40号>27号>18号>3号。
- 霍佩佩李小燕林萍姚小华王开良曹永庆
- 关键词:油茶干旱胁迫渗透调节物质
- 滇东喀斯特地区季节性石漠化与植被盖度的动态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对滇东喀斯特石漠化地区12种植被类型进行了石漠化率和植被盖度的季相观测,研究结果显示:封育模式草本阶段(≤3a)、草灌阶段(≤5a)和灌草阶段(≤10a),麻栎纯林(20~30a),混交模式的华山松+麻栎(20~30a和≥30a)、麻栎+大叶栎(≥30a)7种模式的季节性石漠化率与植被盖度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时同步发生,关系曲线为"V"字型。封育乔灌阶段(10~20a),华山松纯林(20~30a)和华山松+刺栎(≥30a)混交林的消长关系同时同步出现,前两种模式为"N"字线型,华山松+刺栎为台地线型。封育乔木(20~30a)阶段为消长关系同时同步出现的"N"字线型,滇青冈+刺栎(≥30a)模式的石漠化率与盖度无消长关系。除个别模式由于林龄、树种、配置方式的差异外,其余模式均符合季节性石漠化率与植被盖度的消长关系,线型略有不同。
- 徐圣旺孙凡姚小华何丙辉任华东李生
-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植被盖度
- 黔中典型喀斯特地区季节性石漠化动态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对黔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17种植被恢复模式进行了石漠化率和植被盖度的季节性动态研究,结果显示:封育林5种模式的季节性石漠化率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规律,纯林模式落叶树种的季节性石漠化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混交林模式中季节性石漠化率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规律.
- 孙凡徐圣旺姚小华
-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植被盖度
- 美国山核桃不同品种接穗对嫁接苗木根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1
- 2007年
- 两年生砧木,不同品种的美国山核桃接穗嫁接一年后,其苗木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生物量等指标均表现极显著差异,根系总长最大可达2911.36 cm,为最小1.82倍;根系表面积最大为573.07 cm2,为最小1.79倍;根系体积最大可达10.83 cm3,为最小2.11倍.各指标两两之间(个别例外)均呈极显著相关,个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关于其具体相关关系可做进一步的研究.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在不同根级之间和同一根级内均存在较大差异.而巨大的根系表面积对水分的供应和养分的吸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常君姚小华杨水平王开良
- 关键词:美国山核桃接穗根系
-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在广西自治区凌云县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针对农田、退耕台地、退耕坡地、草地、灌木林地、针叶林地、阔叶林地等7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存在着显著影响。不同利...
- 李生任华东姚小华张守攻
-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土地利用理化性质土壤质量
- 文献传递
- 石漠化地区3个树种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关系被引量:22
- 2006年
-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翅莢木、滇楸和银荆树3树种当年生实生苗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3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则呈上升的趋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逐渐从典型的单峰型转变成双峰型,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在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引起的:而重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干旱复水后,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均有明显的恢复。利用隶属函数与反隶属函数法对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为:银荆树>翅莢木>滇楸。
- 徐利霞杨水平姚小华李生任华东
- 关键词:光合特性抗旱性
- 腾冲红花油茶产量及脂肪酸组成变异研究被引量:30
- 2012年
- 对腾冲红花油茶3个天然种群和3个人工种群的产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腾冲红花油茶天然和人工种群间各产量指标、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小;在天然种群、人工种群内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单株产量变异系数高达96.16%;6个种群间产量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脂肪酸组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油酸与亚油酸含量相关性不显著,总体上产量指标与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存在较低的相关性,即可以选育出产量和质量均较高的腾冲红花油茶新品种;提出在腾冲红花油茶的选育过程中应以天然种群为主,人工种群为辅。
- 靳高中姚小华任华东王开良杨水平
- 关键词:腾冲红花油茶脂肪酸
- 施肥对油茶生长和结实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4
- 2008年
- 研究施肥对25年生油茶生长和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和有机肥(腐熟鸡粪)混合施用对油茶生长和结实量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处理3(冬季施用有机肥5 kg.株-1,夏季施用复合肥0.5 kg.株-1)对油茶冠幅乘积、春梢长度、直径、产量都有显著的提高;施肥对出籽率、含水率影响不大,但施用有机肥对出油率有显著的影响。
- 申巍杨水平姚小华王开良费学谦
- 关键词:油茶施肥
- 不同无性系美国山核桃种子对其苗木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9年
- 对不同无性系美国山核桃种子进行播种试验,以研究对其苗木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种子苗木地径、苗木高度、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地下部分干质量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而根系体积、地上部分干质量和根/冠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苗木地径最大为1.11 cm,为最小地径的1.33倍;苗木高度最大为51.96cm,为最小的1.65倍;根系长度最长可达1 490.01 cm,为最小值的2.11倍;根系表面积最大为500.51 cm2,为最小值的2.02倍;根系体积最大为16.12 cm3,为最小值的2.24倍.随着种子大小的减小,苗木各指标也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应该选择中等大小以上的无性系种子育苗,以培育优质苗木.
- 常君姚小华王开良徐永星夏根清倪德良
- 关键词:美国山核桃根系播种
- 典型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地表水土流失特征研究被引量:32
- 2009年
- 在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广西凌云县设置径流小区,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及养分流失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在降雨历时短且大雨以上强度的降雨条件下存在地表径流,单次径流系数平均值在1.5%-13.8%之间,年平均径流量为75.86 mm。地表径流量与每次降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在0.8967-0.9475之间。不同植被类型间年径流量差异极显著,农耕地产生的年径流量最大,达122.75 mm,灌木林地产生的年径流量最小,达54.08 mm。径流中泥沙浓度整体表现出春秋季浓度高,夏季浓度低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间的侵蚀模数差异极显著,侵蚀模数平均达到45.88 t/km^2.a,属微度侵蚀。耕作加剧了土壤扰动,对土壤流失有显著的影响,农耕地土壤侵蚀模数(98.91 t/km^2.a)最大,灌木林地土壤流失量(5.42t/km^2.a)最小。径流中全N浓度呈现出随时间而下降的趋势,全P、全K浓度呈现出春秋季高、夏季低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间流失全N、全P、全K总量差异极显著,植被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及养分的损失,在该地区应该促进植被恢复。
- 李生任华东姚小华张守攻杨实兰应秋农美东
- 关键词:石漠化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养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