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图书馆
- 作品数:27 被引量:53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炜慎志浩雷华刚苏晓旭李伟胜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浙江省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县级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德清县图书馆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德清县图书馆新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探讨县级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 李伟胜
- 关键词:信息化
- 德清县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 字时代,数字阅读越来越普及,图书馆如何更有效、更便捷地为读者提供数字阅读服务,当下许多图书馆都在积极探索.文章结合德清县图书馆的实际工作,通过构建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使用户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取到德清图书馆的数...
- 雷华刚慎志浩
- 民宿阅读的兴起与泛在趋势考察——基于H市三县两区的田野调查被引量:5
- 2017年
- 民宿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标识在民宿经济中具有鲜明的作用,对推动乡村阅读具有积极意义。民宿经营者的主动作为是推动民宿阅读的主导力量,顾客的需求是民宿阅读可持续生存的原动力,公共文化力量的介入与支持激活了民宿阅读的内容与形式。民宿阅读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内心遵从的自由行为与公益性服务需求之间应有平衡节点,公共物品和资源与民宿经营中的私人资源处置边界必须清晰,阅读群体的培育和阅读活动的拓展需要同步推进,民宿藏书的无序管理应该通过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指导予以完善,民宿阅读的泛在趋势促使政府必须适时正面引导和给予政策的支持。
- 龚景兴黄莉娟黄翠红姚锦芳朱炜
- 关键词:农家书屋
- 温故而知新:有感于张宗祥的馆藏古籍整理经验被引量:2
- 2013年
- 我国第一代的图书馆人,颇多从旧式读书人家走出来的饱学之士,他们在搜集和典藏古旧书,尤其是在抢救性保存各地乡邦文献的工作中,价值观念明确,建树卓著。早在1915年,时任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前身)主任的张宗祥先生(1882-1965年,浙江海宁硖石人),就曾自述其工作是“日拂拭尘土中,以求遗佚,检查旧目,修整残编,检校谬误”,此语甚为精要,笔者认为,其中蕴藏有做好我国历史文献整理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
- 朱炜
- 关键词:古籍整理馆藏文献整理工作图书馆人
- 关于防风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的设想
- 专题数据库建设是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项创新手段和重要途径,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之一。防风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和典范意义,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清作为...
- 慎志浩雷华刚
- 关键词:专题数据库资源调查数据处理
- 文献传递
- 梅滕更的莫干山传奇
- 2017年
- 历史有时候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一个来中国旅行的南非青年赶上了这种百年难逢的机遇,或者说验证了这个预言。他叫高天成,因为缘分,邂逅莫干山,发现这里的风貌与他的家乡如此相近,一见钟情之下,先后建成裸心乡、裸心谷、裸心堡,带起了莫干山的高端民宿产业——洋家乐。慕名而来者在参观裸心堡过程中,无不对城堡的传奇历史涌起浓厚兴趣,并高度赞扬主人的独特眼光。淌过时间之河,往事并不如烟,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多巧。
- 朱炜
- 德清县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被引量:1
- 2017年
- 在数字时代,数字阅读越来越普及,图书馆如何更有效、更便捷地为读者提供数字阅读服务,当下许多图书馆都在积极探索。文章结合德清县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从新馆信息化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与推广的主要做法、德清阅读节的开展、微信平台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力求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思维,拓展服务范畴,创新服务手段。
- 雷华刚慎志浩
- 关键词:数字资源建设
- 从几首防风题材诗看古诗人对防风神话的认识和传承
- 古诗人在作诗时往往重视搜集和采用地方性资料,特别是在作一些题咏诗时,常化用当地历史典故、口传故事,引以为诗材,表现某种形象,寄托某种个人或时代情感。而后代诗人又普遍从前代诗人的题咏作品中汲取营养,不断求深,多方考证,提出...
- 朱炜
- 关键词:文化传承
- 文献传递
- 新常态下的地方文献+--以德清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为例
- 回顾2015年,在新常态下,德清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突破了传统路子,开启了"地方文献+"的新模式.本文围绕文献征集+、文献整理+、文献研究+、文献活动+四方面综述了德清图书馆的一些做法和设想,欢迎全国图书馆界从事地方文...
- 朱炜
-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征集
- 继往圣之绝学 开万世之太平——试论图书馆在青少年经典阅读推广中的责任
- 2012年
- 所谓“经典”是历史赋予人类的珍贵文化财富,无论身处何种时代,我们都有将其保留传承的义务和责任。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似乎正在日益漠然对于经典的关注,而将阅读中心转移到快餐式的网络读物上。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中心,理应肩负起推动青少年经典阅读的责任。这不仅仅有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更有着积极的意义。
- 苏晓旭
- 关键词:图书馆青少年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