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理洱海湖泊研究中心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7H指数:7
- 相关作者:卫志宏吕兴菊朱江孟良窦嘉顺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洱海的浮游蓝藻布氏常丝藻及其分类学的讨论被引量:5
- 2012年
- 常丝藻(Tychonema)是1988年由Anagnostidis和Komárek从颤藻属分离出来而新成立的蓝藻属,以纤细常丝藻(T.tenue)为模式种类。目前确认的常丝藻有纤细常丝藻、博多常丝藻(T.bornetii)和布氏常丝藻(T.bourrellyi)三个种类。我国已经有博多常丝藻的纪录,但是对模式种纤细常丝藻和它的相似种类布氏常丝藻却没有报道。在洱海中采集到布氏常丝藻(T.bourrellyi),研究并描述了该藻的藻丝颜色、藻细胞内含物的结构、藻体形态特征等。同时,通过藻种的分离培养技术,得到了布氏常丝藻的纯培养藻株,编号为CHAB663,并且测定了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藻株与T.bouurrellyi/T.tenue聚为一族。洱海分布的布氏常丝藻,是在欧洲以外首次发现此种藻类,也是我国的新纪录种。研究说明布氏常丝藻不仅仅分布在温带欧洲较为寒冷的水体中,在亚热带的水体中也可以存在。布氏常丝藻被认为是出现在轻微富营养化湖泊中,而我国洱海也被认为是富营养化的初级阶段的水体,这也表明,布氏常丝藻的出现对洱海的水环境状况起到了指示作用。此外,研究还对常丝藻属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 卫志宏朱梦灵虞功亮李仁辉
- 关键词:蓝藻洱海
- 为“科技治湖、科学管湖”贡献光和热
- 2012年
- 中国大理洱海湖泊研究中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直属科研单位。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湖泊生态环境研究平台和开放性实验室,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的湖泊治理专家及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对洱海水质及水生生态保护治理开展广泛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洱海水污染防治与管理的技术方案,为洱海近年来水质改善、生态恢复作出了巨大贡献。
- 关键词:水质改善环境保护局水污染防治
- 洱海湖泊及湖湾水质水生态模型及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建立了洱海湖泊及湖湾的三维水质模型.利用洱海2001年至今连续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度较好,表明水质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合理,与实测的水质情况及变化趋势一致.应用模型对洱海湖泊及湖湾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洱海水体溶解氧年际变化不明显但年内变化较大,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趋势;氨氮、总氮、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差异,靠近北部湖湾和南部湖区的水体因入湖负荷大而导致这些水域污染物浓度较高;藻类的生长受到水温、营养盐及水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大体呈现夏高冬低的趋势.水质模型的研究结果为洱海水环境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 卫志宏杨振祥唐雄飞吕兴菊孟良朱江杨四坤窦嘉顺
- 关键词:洱海EFDC污染负荷
- 洱海流域奶牛等畜禽养殖总氮污染形势分析及控制对策
- 本文分析了2000-2007年洱海流域农村主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对河流的总氮污染状况,提出了洱海流域污染控制的相应对策。
- 卫志宏孟良朱江吕兴菊
- 关键词:河流污染
- 洱海富营养化时间演变特征(1988-2013年)及社会经济驱动分析被引量:40
- 2018年
- 基于1988-2013年的洱海流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湖内水质历史监测数据,分析了社会经济指标和富营养化指标的逐年变化趋势,并借助Change-point Analyzer对指标进行了拐点分析.结果显示:过去25年洱海水体呈明显富营养化趋势,主要富营养化指标均出现过1次恶化拐点,总磷出现时间最早(1996年),其次是高锰酸盐指数(1999年),总氮、叶绿素a、透明度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则集中在2002-2003年期间出现拐点,叶绿素a浓度上升10余倍,透明度相应下降了近50%.流域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出现了2~3次增长拐点,首次拐点集中出现在1994-1999年期间,明显早于富营养化指标恶化拐点出现时间.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洱海总磷浓度受流域农作物种植业发展影响最大,其他水质指标则主要受流域畜牧业的影响.
- 陈小华钱晓雍李小平卫志宏胡双庆
- 关键词:富营养化稳态转换洱海
- 载铁活性炭的制备及对水中P(V)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过直接蒸发法制备载铁活性炭,研究了载铁活性炭对水中P(V)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动力学,并分析了pH值、P(V)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载铁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载铁活性炭可以有效快速地吸附P(V),载铁活性炭对P(V)的去除效果随pH值的上升、P(V)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最大吸附量为9.32 mg/g;准二级动力学能够很好地描述P(V)在载铁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吸附速率常数在0.01 min.g/mg左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吸附P(V)的活化能Ea为10.89 kJ/mol,吸附行为是自发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
- 卫志宏吕兴菊王正芳
- 关键词:动力学热力学
- 洱海主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的控制分配被引量:10
- 2013年
-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建立了洱海湖泊及湖湾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利用洱海2001 2011年连续11年的水动力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度较好,表明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在考虑水质环境背景浓度的前提下,通过水质模型量化各个入湖排污口对水质控制点的贡献率,并对各水质控制点和入湖排污口的浓度进行约束限制,最终利用单纯形法求解得到各入湖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计算结果表明,北区三条河流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本身流量相对较大,所以允许排放总量也较大,总氮、总磷和COD Mn的允许排放总量分别占到整个洱海允许排放量的47%、53%和49%.洱海主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的控制分配研究对于洱海流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卫志宏唐雄飞杨振祥吕兴菊孟良朱江窦嘉顺杨四坤
- 关键词:洱海EFDC允许排放量水质模型
- 洱海流域奶牛等畜禽养殖总氮污染形势分析及控制对策
- 洱海流域农村奶牛等畜禽养殖因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使得分散型农户养殖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以奶牛养殖增长最快为典型代表。由于大部分畜禽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致使流域水环境污染加重,洱海总氮(TN)浓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洱海流...
- 卫志宏孟良朱江吕兴菊
- 关键词:洱海流域畜禽
- 洱海湖泊及湖湾三维水动力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建立了洱海湖泊及湖湾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利用洱海2010和2011年实测的水位、库容、流速和温度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水动力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度较好,表明水动力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洱海的水位、流速和水温等变化过程.应用模型对洱海湖泊及湖湾的水动力状况进行模拟,研究八个典型风场作用下洱海全湖及局部湖湾的特征流态.最后,利用模型研究在主导风作用下的洱海风生流过程,分析各个阶段的流场特征及风应力平衡情况.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洱海的水动力过程,为洱海的水环境管理和水质改善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 卫志宏杨振祥唐雄飞吕兴菊朱江窦嘉顺杨四坤孟良
- 关键词:洱海EFDC风生流
- 厌氧-接触氧化-砂滤组合工艺处理洱海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厌氧-接触氧化-砂滤组合工艺处理小水量的农村户型生活污水,厌氧工序作为预处理,通过水解酸化作用提高污水的生化性,进入好氧接触氧化工序去除有机物及氮,并按除磷脱氮要求设置回流、排泥装置,后端设置砂滤组合,通过过滤、吸附及生化作用,进一步去除磷等污染物.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去除率达到80.00%,TP去除率达到40.39%,NH3-N去除率达到53.12%.
- 吕兴菊孟良
-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厌氧砂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