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98 被引量:990 H指数:17 相关作者: 石飞燕 张刘红 薛焰 郑方鸣 徐冰 更多>> 相关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黄连解毒汤调控肠道菌群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干预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基于16S rRNA技术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黄连解毒汤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探究黄连解毒汤干预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20 mg·kg^(-1)·d^(-1))联合丙磺舒(200 mg·kg^(-1)·d^(-1))腹腔注射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给予黄连解毒汤干预后,测定小鼠的体质量、行为学指标;采用HPLC-QTRAP-MS/MS技术检测小鼠纹状体神经递质的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纹状体炎性因子的水平;采用16S rRNA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UHPLC-Q-TOF-MS检测小鼠粪便、纹状体内源性代谢物水平,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导入MetaboAnalyst 5.0预测与PD有关的代谢途径。结果 黄连解毒汤显著改善帕金森小鼠的运动症状及神经炎症(P<0.01),调节小鼠神经递质水平(P<0.01),并纠正帕金森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菌群轮廓的恢复等。黄连解毒汤治疗后显著增加帕金森模型小鼠肠道中普雷沃氏菌、阿克曼菌等的丰度,下调梭状菌的丰度,并主要通过对帕金森模型小鼠粪便、纹状体中色氨酸代谢通路进行调节,恢复异常代谢产物水平。结论 黄连解毒汤显著改善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病理损伤,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通路可能是黄连解毒汤干预PD的潜在机制。 郭思齐 周篷 朱华旭 张启春关键词:黄连解毒汤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膜分离及其集成技术对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的战略作用与核心价值 膜分离及其集成技术在国家支柱产业发展中扮演着战略角色,因其适应中药药效物质整体、多元的优势,可充分实现中药资源的核心价值;并具高效、节能、无污染等特点,也是体现中药资源的"潜在价值"与"间接价值"的共性、关键技术.该领域... 郭立玮 唐志书 朱华旭 李博 段金廒 杨积衡 潘永兰 孙静 姚薇薇 张启春 潘林梅关键词:中药资源 膜分离技术 膜集成技术 21世纪的植物药深加工现代化技术——膜分离 被引量:79 2000年 植物药是中药的主体 ,开展其深加工工程的研究与开发 ,必将有利于中药事业的发展。文章讨论了植物药及其深加工的内涵 ,分析了 2 1世纪植物药深加工与现代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思路 ,旨在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单方或复方植物药制剂 ,促进传统中成药产业的现代化。 郭立玮 金万勤 彭国平关键词:植物药 深加工 膜分离 气相色谱法检测AB-8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及醋酸纤维素膜截留残留物的研究 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研究以GC法检测AB -8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的可行性 ,并考察CA膜截留残留物的效果。方法 取AB -8树脂分别经乙醇、丙酮处理前后的浸出液及经树脂吸附后的栀子洗脱液 ,以气相色谱法检测其中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残留物的含量。结果 未经前处理的树脂乙醇、丙酮浸出液均可检出微量苯乙烯等有机残留物 ,处理后则未检出。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 ,可用于检测AB 袁铸人 郭立玮 彭国平 陈丹丹关键词:醋酸纤维素膜 气相色谱法 栀子 膜分离技术 基于膜科学技术的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原理及其应用实践 被引量:24 2014年 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是中药行业形成现代、环保、集约新产业的必然选择。在分析中药废弃物来源与主要化学组成的基础上,针对膜科学技术应用于制药工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已作为应用于中药制药行业传统提取、分离工艺改良的技术储备,提出膜科学技术是中药废弃物资源化过程工艺设计的重要选择之一。中药废弃物为组成与性质十分复杂的物质体系,"分离"过程的科学、有效是其再利用领域的技术关键,而过程集成有助于提高目标产物的收率或提高分离过程产品的纯度,可以解决许多传统的分离技术难以完成的任务。鉴于集成分离技术具有简化流程、降低消耗等优点,符合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趋势,而膜分离技术可为过程集成提供宽阔的平台,膜分离及其集成技术在实现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探讨膜分离及其集成技术用于中药废弃物有效组分资源化的原理、方法与应用实践,描述了膜技术在中药废弃物的提取、分离、浓缩、纯化工程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前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膜技术在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朱华旭 段金廒 郭立玮 李博 陆瑾 唐于平 潘林梅关键词:资源化 适宜性 生血宝合剂药渣抗营养因子特征分析及其对新西兰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血宝合剂药渣(Shengxuebao Mixture drug residue,SXBR)的抗营养特征及其对新西兰兔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其饲料化开发提供基础数据。首先,对SXBR、生血宝合剂组方中的单味药材以及市面上常用饲料原料,进行木质素、木聚糖、果胶、单宁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测定和对比分析。然后,分别将不同比例SXBR添加至新西兰兔日粮中测定其营养水平,连续饲喂30 d后,对新西兰兔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等生产性能指标进行测定。最后,采用UPLC-TOF-MS技术检测SXBR入血毒性成分,并观察各组肝脏、回肠病理切片。研究结果表明,SXBR木质素含量(9.64%)高于大部分常见饲料原料,仅次于米糠。SXBR中的木质素主要来源于狗脊、女贞子、制何首乌等质地较为坚硬的药材。随着SXBR的添加,饲料营养水平逐步提升。体内实验结果表明SXBR对新西兰兔体重增长无影响,但当兔日粮中添加20%的SXBR后,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03)。SXBR血清样品未检出毒性物质,对肝脏和肠道无毒害作用。综上,SXBR作为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良好,但其木质素水平较为突出,对新西兰兔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可将减少木质素含量增加饲料蛋白可消化率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向。 贺宇 唐志书 宋忠兴 宋忠兴 朱华旭 刘红娜 朱华旭 曹兆军关键词:中药渣 饲料添加剂 抗营养因子 表观消化率 杏贝止咳颗粒中苦杏仁苷的HPLC测定 被引量:6 2004年 建立了杏贝止咳颗粒中苦杏仁苷的HPLC测定法。色谱柱KromasilC18柱,以甲醇-水(24∶7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8nm。在13.32~428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98.8%,RSD为1.36%。 井山林 袁铸人 彭国平关键词:苦杏仁苷 高效液相色谱 SPG膜乳化法制备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及其体外释放、体内分布 SPG膜乳化法是一种优越于传统方法制备微球的新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将Tet(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制备成粒径均一可控、包封率较高、性质稳定的肺靶向微球.在对乳化压力、蠕动泵流速和乳化剂HLB值等因素... 殷爱玲 郭立玮 朱华旭 唐志书 李博 杨积衡 潘永兰 姚薇薇 张启春 潘林梅关键词:汉防己甲素 聚乳酸 肺靶向 中药膜技术的“绿色制造”特征、国家战略需求及其关键科学问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36 2017年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中医药继承创新研究已被提升为国家科技战略。膜技术适应中药药效物质整体、多元特征的优势,可充分实现中药资源的核心价值;并具高效、节能、无污染等特点。中医药膜科技具有重大国家科技战略需求,是我国中药制药工业亟需推广的高新技术。紧密围绕膜技术在中药制药工业的产业化应用,对所开展的中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膜过程的中药制药分离工程技术体系与应用"进行概述,针对中药工业生产中制剂前处理环节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药材利用率低、能耗大、污染高、灭菌效率低等共性问题,基于中成药生产过程特点、工程原理和规律,以膜科学技术为核心,通过构建"中药溶液环境"科学假说,引进复杂系统科学原理,建立基于计算机化学方法的中药膜传质过程研究方法;针对中药膜技术工程化应用瓶颈,构建面向中药物料的"膜过程优化"技术集成等策略,开展中成药生产中节能、降耗、减排、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形成基于膜过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绿色制造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环境友好生产线,实现了中药工业生产中制剂前处理"提取、精制、浓缩"等环节的高效、环保、稳定与智能控制。中药膜技术以水为基本溶剂,可保留中医传统用药特色,所研制的膜技术及其成套设备已推广至全国29个省市,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膜技术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是名副其实的中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对推动我国中药制药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郭立玮 邢卫红 朱华旭 高从堦 唐志书 丁菲 杨积衡 孙静 李博关键词:中医药 绿色制造 膜科技 液压法榨取火麻仁油的研究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液压法榨取火麻仁有效组分脂肪油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榨取压力、榨取温度2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最佳榨取条件是:压力50 MPa,温度80℃,时间40m in。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出油率高。 聂爱国 陈峰 郭立玮关键词:液压法 火麻仁油 正交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