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律系 作品数:53 被引量:225 H指数:8 相关作者: 吴卫军 肖仕卫 李欣 唐娅西 熊志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江苏大学法学院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文学 更多>>
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 2017年 长期以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人民"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反,法院的组织目标逐渐替代了人民陪审员制度应有的"人民"内容,从而掏空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内核。本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应当以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之"人民"关键词的理解为基础展开,以人民陪审员制度"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and for the people"之实现为目标,扩大人民陪审员的来源,改革人民陪审员的产生机制,增强人民陪审员足够的独立性和话语权,赋予人民陪审员符合其外行身份的职责和履职方式。 肖仕卫 张嘉源关键词:人民 陪审员 民主 法律对“变性”的回应 2008年 变性,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因我国目前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使得对变性现象的规制产生了困难。一方面,变性主体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另一方面,由于法律的空缺导致相关法律关系的混乱。变性现象的法律规制,首先应从前置条件、变性手术的规范、变性公民的个人隐私保护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另外,婚姻法、继承法、刑法等也应作出相应的变更。 <我国现行法律中性法律的理论与现实盲点研究>课题组 傅华关键词:法律权利 法律条件 法律程序 证据裁判原则的理想与现实--新刑诉法关于证据制度之修改评述 证据制度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居于核心与基础地位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作为证据规定'帝王条款'的证据裁判原则在证据制度中又处于支配地位,其规定及实现程度成为检验与评价一国刑事诉讼法典完备与否的重要标尺.本文主要介绍了证据裁判原则的... 吴卫军关键词:刑事诉讼 裁判原则 司法解释 基层法院行政诉讼受案情况的历史、现状与进路 被引量:2 2013年 从法律文本变迁的角度审视,中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通过对F市基层法院受案具体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实践中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整体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但效果不如预期明显;行政诉讼立法对受案范围的规定,特别是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民众的权利救济;实践中法院受理的案件类型逐渐向非治安行政案件集中,反映了中国政府角色转变的时代特征。 吴卫军 李倩关键词:行政诉讼 受案范围 司法实践 透析与前瞻:外国刑事判决效力研究 2005年 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问题肇始于刑事管辖权的国际冲突,其实质在于刑事管辖权发生冲突时,一国刑事判决的效力能否得到他国的承认。就目前世界各国刑法典的规定来看,该问题的解决有两种立法例:肯定模式和否定模式。相比较而言,肯定模式较否定模式更公正、人道和经济。我国刑法典采否定模式,鉴于我国政府已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笔者建议我国刑法典第10条之规定应及时予以修改。 冯军 吴卫军关键词:刑事判决 刑法 国家主权 论“互联网+”背景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之转型 被引量:6 2017年 "互联网+"之兴起给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应与时俱进完成转型,逐步实现培养目标的分层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内容的复杂化、培养结构的均衡化,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律人才之需求。 吴卫军 宋含笑关键词:法学本科 法官为什么倾向于认可控方证据?--一个认知角度的考察 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获得的资料和感受,从法官认知的角度对此问题作一初步考察。为了使考察更具针对性,将首先描述法官在事实判定中倾向于认可控方证据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有限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在学者们己经注意到的诸多制度原因之外,... 肖仕卫 吴卫军关键词:法官 论行政接管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6 2006年 行政接管是政府应对和处置金融机构和其它重要行业企业危机的行政强制措施,它的实施极易侵害被接管方及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法律对行政接管的规定很不完善。行政接管应定性为一种行政即时强制,我国应当通过制定《行政程序法》并结合有关单行立法的规定,从实体与程序两个层面对行政接管进行全面的法律规制。 吴卫军 石俊峰关键词:行政接管 行政即时强制 程序规制 问题与建议:对我国行政紧急权力立法模式的反思 被引量:1 2013年 行政紧急权力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独裁官制度,随后又在法国围困状态制度和英国戒严制度中得以发展。进入19世纪后,世界主要国家先后进入了以授权法来应对突发事件的时期,于是行政紧急权力被纳入授权法体制。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自然灾害、 吴卫军 谈迅关键词:行政紧急权力 世界主要国家 社会转型期 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 刑事诉讼如何对待家庭? 被引量:8 2015年 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从宪法规则层面来讲,家庭都是我国刑事诉讼必须认真对待的社会基本单元。当前我国刑事诉讼对待家庭呈现形式上全面关照并有一定独特性、实质上态度复杂并存逻辑混乱之处的特点。影响刑事诉讼如此对待家庭的关键因素,一是诉讼观念层面的,即国家/被追诉者关系中心主义和仍居相对优先地位的犯罪控制理念,二是国家能力层面的,即国家追诉犯罪过度依赖人证与国家保障能力不足尚须借力家庭。随着这两组关键因素发生转变,即刑事诉讼开始突破国家/被追诉者关系中心主义并更加重视保障人权,国家追诉犯罪对人证的依赖减弱以及社会保障中家庭地位的下降,未来刑事诉讼将对家庭更为宽容,并在相关制度设置上更具实质性和合理性。 肖仕卫关键词:刑事诉讼 家庭 诉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