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庆市市立医院

作品数:44 被引量:149H指数:7
相关作者:郑毅黄盛胡靖钟良琪王乐更多>>
相关机构:滨州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4篇手术
  • 4篇子宫
  • 4篇外科
  • 4篇骨折
  • 3篇动脉
  • 3篇外科手术
  • 2篇带状疱疹
  • 2篇导管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动脉栓塞治疗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腰椎
  • 2篇入路
  • 2篇疏松性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治疗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机构

  • 40篇安庆市市立医...
  • 3篇滨州医学院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怀宁县人民医...
  • 1篇安庆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代洪宾
  • 2篇郑毅
  • 2篇黄盛
  • 2篇胡靖
  • 1篇张怡村
  • 1篇徐善水
  • 1篇江晓春
  • 1篇郑英杰
  • 1篇查正江
  • 1篇钟良琪
  • 1篇李志芳
  • 1篇施正生
  • 1篇朱芳来
  • 1篇王宣之
  • 1篇陈荃宏
  • 1篇吴有志
  • 1篇李真保
  • 1篇汪东树
  • 1篇汪文兵
  • 1篇喻朝霞

传媒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青岛医学院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选用与体会
1997年
曹燕庆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内固定股骨骨折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护理体会
2021年
通过对医院临床治疗的总结可以发现,近几年急性心梗疾病的发病率急速攀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急性心梗疾病的致死率相当高,而且病情发作迅猛,很多急性心梗患者一旦发作,即表现为危重状态,而大多数患者家属对急性心梗的急救措施和相关知识都不太了解,只能尽快呼叫医院急救,所以对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护理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后,对之实施准确的院前急救与快速转送,本文主要论述关于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护理的一点浅见。
徐耀
关键词: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转运护理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致子宫内翻1例
2009年
李志芳倪观太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内翻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月经周期紊乱月经紊乱月经初潮
轮状病毒感染致婴儿瑞氏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08年
潘莲丽李晓春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瑞氏综合征婴儿阿斯匹林补液治疗进食后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使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使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 2008—2012年在该院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2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介入组(n=96)和血栓抽吸+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n=31),比较各组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和氮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浓度。术后1 h心电图ST段70%回落比率,术后7 d多普勒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与单纯治疗组比较,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降低(6.5%vs 35.4%,P<0.05),最高导联sT段70%回落发生率显著升高(74.2%vs 53.1%,P<0.05);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426.76 ng.L-1vs 784.17 ng.L-1,P<0.05)术后1周超声提示LVEF有升高趋势(56.7%vs 55.8%,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在PCI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心肌的再灌注水平及左心室功能。
黄盛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替罗非班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2005年
方芳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子宫手术前后TAE生殖内分泌功能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路植骨治疗腰椎滑脱
2008年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患者26例,其中I度滑脱6例,II度滑脱17例,III度滑脱3例。结果:术后随访3~21个月(平均12个月),25例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96%,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5%。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能达到很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郑毅
关键词:腰椎滑脱植骨融合内固定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兔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2009年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NF-κB p65、ICAM-1在基底动脉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SAH组(20只)及PDTC组(20只)。SAH组和PDTC组义分为SAH后1、3、5、7、14d亚组,每组4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PDTC组在第2次注血后即脑池内注射PDTC,0.25ml/次,2次/d,连续2d。观察基底动脉管径和厚度、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①SAH组在第3天开始出现基底动脉管径变细、管壁增厚,第7天最明显,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TC组仅第7天与第1天比较有差异(P<0.05)。在第3、5、7天时,SAH组与对照组及PDTC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T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PDTC组与SAH组同时间点比较,病理形态损害、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③SAH组在第3天开始出现NF-κB p6、ICAM-1表达,第7天达高峰。第3、5、7 d(ICAM-1包括第14 d),SAH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DTC组(P<0.01)。PDTC组与对照组比较亦增高,P<0.05。结论 PDTC对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通过抑制NF-κB p65、I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张怡村吴有志江晓春李真保方兴根王宣之徐善水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的比较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 比较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HBsAg的一致性,探讨其相关的因素和基因进化特征.方法 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连续招募安庆市市立医院产科初次住院活产孕妇2296例,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并对采集的血清应用ELISA和ECLIA检测HBsAg,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对HBV S基因片段进行巢式PCR扩增、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Ka ppa=0.71.共获得123株HBV S基因片段序列,其中113株为B基因型(adw2血清型112株,adw3血清型1株),10株为C基因型(全为adr血清型).两种方法检测不同基因型或血清型病毒株的结果显示,ECLIA对B基因型和adw2血清的检测明显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株B基因型序列进化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或不同阳性组别在各位点替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生于HBsAg主要亲水区域(MHR)的氨基酸变异显示,ELISA/ECLIA单纯阳性组出现完全不相同的替换位点.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HBsAg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ELISA/ECLIA单纯阳性组中仍获得34株(32.4%)HBV S基因片段,且存在MHR的氨基酸替换位点互补.因此在控制HBV传播中应考虑ELISA/ECLIA单纯阳性的感染者在人群中可能的静默传播作用,还需优化临床检测程序.
熊海燕熊海燕刘海燕韩文晖胡安群汪艳郑英杰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医院应收医疗款管理被引量:1
2017年
当前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现代化医疗信息化体系建设进程的加快,医院也在逐渐适应形势变化和市场要求,在应收医疗款管理方面逐渐出台了一些举措,从而提高应收医疗款管理水平。但是也可以看到受到发展体制、市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医院应收医疗款在很多环节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和完善,才能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进而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技术提升和稳定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本文对当前医院应收医疗款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强化应收医疗款管理水平,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王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