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
- 作品数:40 被引量:281H指数:10
- 相关作者:刘烨宁平钟诗诗余艳颖徐平洲更多>>
- 相关机构: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化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对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制备工艺,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产物的性能进行表征,获得了脱包曲线研究产物的稳定性。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确定制备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优工艺为A3B2C1D2和A3B2C3D2,紫苏子油与环糊精的比例对包合率、收率的影响较大;TGA曲线和DSC曲线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显示经过包合后热稳定性增强;脱包曲线显示包合物脱包速率降低,稳定性增强。结论: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差热、热重和脱包性质,以及包合反应的最佳工艺为紫苏子油的微粉化和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
- 毕莉杨波杨万明赵榆林李祯徐平洲
- 关键词:紫苏子Β-环糊精
- 淀粉和丙烯酰胺的辐照接枝共聚反应研究被引量:32
- 2001年
- 研究淀粉与丙烯酰胺在 60 Coγ射线引发下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和反应机理 ,由实验结果得出了辐照时间与接枝聚合率的关系 ,辐照剂量率、单体浓度、淀粉浓度和辐照温度对接枝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 ,并由此关联出接枝反应速率表达式 :Rp=k[I]1/ 2 [AM][AGU]1/ 2。对接枝共聚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 杨波赵榆林刘烨
- 关键词:接枝共聚反应辐照丙烯酰胺淀粉
- 芦丁提取工艺改进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4年
-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加入 7倍量的水,用石灰水调节pH值9.0,在60℃下提取20min,过滤,滤渣同法操作两次。合并3次滤液,用盐 酸调节pH值3.5-4.0,加入OP-10在60℃下保温10min,再放置1h,过滤,干燥即得芦丁,产率为14.1%。
- 陈永城李宝才张健钟诗诗余艳颖
- 关键词:槐米芦丁正交试验
- 壳聚糖-三七总皂苷缓释微囊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制备壳聚糖(CTS)-三七总皂苷(PNS)缓释微囊的工艺条件,确定微囊的缓释作用。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壳聚糖-三七总皂苷微囊,并考察微囊的基本特性及其体外溶出性能。结果微囊的最优工艺条件为3%壳聚糖溶液,壳聚糖/三七总皂苷为2:1,在60℃下交联2h。结论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药物释放速度较缓慢,缓释效果明显。
- 王家远杨波赵榆林杨明慧王晓科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壳聚糖微囊缓释
- 杭白菊浸膏热裂解产物的GC/MS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用热失重(TG)技术以及在线热裂解(Py)技术对杭白菊浸膏热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TG曲线显示主要失重区间在120~620℃,质量损失高达87%,选取了失重比较大的几个温度点(300、400、550、620℃)和800℃作为裂解温度,以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产物,并对添加不同量杭白菊浸膏的中试卷烟进行了评吸。结果表明:300、400、550、620、800℃裂解温度下检测到的挥发性热裂解产物分别为20种、29种、28种、26种,21种;550℃下杭白菊裂解产物主要是醛类、酮类、酯类和呋喃类物质;550℃时开始出现有害物质,且有害物质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杭白菊浸膏能够显著改善卷烟抽吸品质,赋予卷烟一种特殊的自然风味。
- 许永向能军高茜沈宏林孙川缪明明
- 关键词:杭白菊热重分析热裂解产物
- NaZr_2(PO_4)_3族载体负载的单钯三效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具有低热膨胀特性的NaZr2(PO4)3(简称NZP)族材料是一类具有相同晶体结构但化学组成不同的新型抗热震催化剂载体材料,对用浸渍法制备的由NZP族载体负载的单钯三效催化剂进行了BET、XRD、TPR表征和活性评价,初步研究了不同化学组成的NZP族载体对单钯催化剂的物性和三效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组成为KZr2(PO4)3的载体负载的单钯催化剂1%Pd/KZr2(PO4)3对CO、CH和NOx的起燃温度分别为245℃、290℃和267℃,组成为CaZr4(PO4)6的NZP族载体经过15%CeO2改性后能够有效提高Pd的分散性,单钯催化剂1%Pd/15%CeO2-CaZr4(PO4)6的活性和空燃比窗口明显改善。此外,由NZP族载体负载的单钯催化剂表现出对NOx具有较好的催化还原活性,361℃下NOx的转化率达到100%。
- 祝琳华
- 磷酸盐陶瓷Ca_(1-x)Ba_xZr_4(PO_4)_6的制备及其零膨胀组成的耐热冲击性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Ca1-xBaxZr4(PO4)6(0≤x ≤1,简称CBZP)是由具有相反热膨胀异向性的 CaZr4(PO4)6和BaZr4(PO4)6互溶形成的二元固溶体型NZP族陶瓷,其热膨胀系数具有可裁剪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组成,制备具有较好耐热冲击性的零膨胀材料.为此,首次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单相的 CBZP系列粉体。分别添加 3%ZnO和 4%MgO为烧结助剂,制成T CBZP系列陶瓷材料,用热机械分析(TMA)压缩法测定了试样在20~10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a20/1000,以及加热(20~1000℃)和冷却(1000~400℃)过程的热膨胀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添加 ZnO和 MgO时的近零膨胀材料分别为Ca0.85Ba0.15Zr4(PO4)6(x=0.15)和CaZr4(PO4)6(x=0),α20/1000依次为 0.6×10-6/°C和一0.8×10-6/°C,但热膨胀曲线上却由于微裂纹的产生而呈现出较大的滞后环,耐热冲击性不理想.可见,对CBZP系列而言,调整组成虽然能实现零膨胀,但很难消除热膨胀异向性,提高其耐热冲击性的有效途径可能是适当抑制晶粒生长以避免产生过多的微裂纹.
- 祝琳华廖学品郎小川杨劲
- 关键词:磷酸盐陶瓷共沉淀法微裂纹耐热冲击零膨胀
- 羟丙基-β-环糊精的制备及其表征被引量:10
- 2005年
- 采用环氧氯丙烷作为反应试剂制备羟丙基β环糊精,测量了产物的物理性质,并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新工艺使反应温度降低,反应时间减少,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文献报道值相同。
- 赵榆林杨波毕莉杨万明
-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物理化学性质环氧氯丙烷物理性质温度降低
- 蜂窝堇青石陶瓷负载的CaZr_4P_6O_(24)涂层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化学组成为CaZr4P6O24(CZP)的溶胶态前驱物,用其涂覆薄壁蜂窝堇青石陶瓷,经过700℃焙烧2h转化为具有低热膨胀特性的结晶态CZP涂层。用X射线衍射和BET(Brunauer-Emmett-Teller)氮吸附法表征了涂层的物相和孔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涂层表面及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处的形貌,用能量色散光谱仪分析了涂层中的元素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在蜂窝堇青石陶瓷基体上形成的涂层组成为CZP;表面沉积了19.5%(质量分数)CZP的蜂窝堇青石陶瓷的BET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6.4m2/g,0.0225mL/g和2.74nm。CZP涂层与蜂窝堇青石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ZP-蜂窝堇青石"复合载体负载的单钯催化剂表现出与"γ-Al2O3-蜂窝堇青石"负载的单钯催化剂相近的三效转化活性。
- 黄云华杨劲祝琳华
- 关键词:涂层溶胶-凝胶法
- 石膏性质对半水硫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探讨了以石膏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半水硫酸钙(CaSO4.0.5H2O)晶须的可行性,侧重考察了石膏(CaSO4.2H2O)性质对水热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纯石膏、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或合成石膏(由电石渣或氧化钙与硫酸反应制得)为原料,用水热法均可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纯石膏晶粒度较大,磷石膏含杂较多,二者只能合成短棒状晶须.脱硫石膏和合成石膏的晶粒度小、含杂少,更有利于形成高长径比晶须.
- 罗康碧李春梅向兰李沪萍宁平
- 关键词:石膏前驱体晶须水热法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