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品数:61 被引量:164H指数:8
相关作者:林宝庆李连山刘蕾徐荣杨军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27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保护区
  • 11篇湿地
  • 11篇鸟类
  • 10篇自然保护
  • 10篇自然保护区
  • 10篇向海自然保护...
  • 8篇生境
  • 8篇向海湿地
  • 7篇丹顶鹤
  • 6篇种群
  • 5篇鸟类多样性
  • 5篇迁徙
  • 5篇白鹳
  • 4篇东方白鹳
  • 3篇动物
  • 3篇生境选择
  • 3篇生物学
  • 3篇栖息
  • 3篇鳙鱼
  • 3篇五倍子

机构

  • 61篇吉林向海国家...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吉林省林业科...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吉林莫莫格国...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动物园
  • 2篇吉林省林业厅
  • 1篇吉林省经济管...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黄河三角...
  • 1篇吉林省林业勘...
  • 1篇吉林省森林病...
  • 1篇白城市畜牧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篇林宝庆
  • 18篇李连山
  • 11篇刘蕾
  • 8篇徐荣
  • 8篇刘伟
  • 6篇杨军
  • 5篇韩晓东
  • 4篇吴庆明
  • 4篇朱春伟
  • 4篇李波
  • 3篇高云航
  • 3篇王巍
  • 3篇何春光
  • 3篇包军
  • 3篇张铁成
  • 2篇宁长林
  • 2篇宋开山
  • 2篇张树清
  • 2篇田秀华
  • 2篇王宗明

传媒

  • 23篇吉林林业科技
  • 5篇野生动物学报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野生动物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兽医导刊
  • 2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黑龙江环境通...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醇提五倍子对鳙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研究五倍子对鳙鱼抗病能力的影响,将600尾鳙鱼(Aristichtys nobilis)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有0.00%(对照)、0.50%、1.00%、2.00%(m/m)醇提五倍子的饵料,于第15、30、45天采集血样,检测各项免疫学指标,并以嗜水气单胞菌为指示菌进行攻毒试验,观察机体抗病能力。结果发现:(1)第15天,各组溶菌酶(LSZ)浓度依次为0.30、0.32、0.32、0.35μg/mL,其中2.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五倍子添加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随之升高,第45天,1.00%、2.00%组浓度达到130、138U/mL,与对照组(115U/mL)相比差异显著(P〈0.05);(3)第15天,试验组血浆球蛋白(GL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第45天1.0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经攻毒试验,1.00%组存活率最高,达46.67%,对照组存活率仅为13.33%(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醇提五倍子可提高鳙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且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具有一定抵抗作用,其在饵料中添加量以0.50%~1.00%为宜。
耿昕颖刘蕾王家祯王巍单晓枫马红霞高云航
关键词:醇提五倍子鳙鱼非特异性免疫
扎龙保护区春季白鹤迁徙观察被引量:16
2005年
2003年 3月 20日至 5月 31日,在扎龙保护区设了 3个观察点对迁徙停歇的白鹤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为: 2003年春季在扎龙保护区停歇的白鹤数量为 464只,迁来的时间为 4月 3日,全部迁走的时间为 5月 29日,在扎龙湿地停歇 57d;迁来时共有 5个群体,后期由于干旱缺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致使 5群群白鹤集中为 3个群体;水是白鹤选择中途停歇地的重要生态因子,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白鹤会另寻休息地和觅食地,继续补充体能,而不是立即从扎龙湿地向北迁飞;白鹤以传统的停歇地作为主要停歇地点,没有明显的采食地与夜栖地之分。由于扎龙湿地进行了生态补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近几年来在扎龙湿地停歇的白鹤种群数量逐渐上升。
仇福臣林宝庆蔡勇军刘胜龙逄世良
关键词:白鹤
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繁殖栖息地的适宜性被引量:4
2021年
依据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头潜鸭的实际分布点数据,选择7种环境特征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对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的潜在繁殖栖息地进行预测,结合向海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设置对青头潜鸭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训练数据模型预测结果通过ROC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定曲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值)为0.927,测试数据AUC值为0.998,模型预测结果达到优秀水平。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最适宜的生境面积为5.61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0.01%),总适宜生境面积为10546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13.70%),适宜分布区分散在东南部,且大部分处于保护区的实验区。刀切法检验测定得到影响模型预测的主导环境特征变量是坡度和海拔,两者贡献率分别为56.3461%和32.6982%,累计贡献率达89.0443%。环境特征变量响应曲线显示除土壤湿度指数外,坡度、坡向、海拔、土壤亮度指数、绿色植被指数和道路距离这6个因子均与青头潜鸭栖息地适宜性呈负相关关系。建议尽量迁移核心区和实验区之间的人为活动区,以扩大核心区和实验区内青头潜鸭的实际有效面积,进而有效增加青头潜鸭的适宜栖息区域。
孙雪莹张琦吴庆明陈露李连山徐卓沙力瓦·拍依祖拉木
鸿雁人工养殖及放飞技术初步研究
2011年
以向海自然保护区候鸟鸿雁为对象,进行人工养殖和放飞技术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孵化箱内,种蛋的人工孵化期为30 d,与自然孵化时间基本相同;孵化温度先高后低,由37.9℃逐渐降至37.4℃,相对湿度则先低后高,由55%逐步提高至65%。饲料组分除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以外,尤其要添加微量元素、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保证营养元素的全面性和均衡性。雏鸟在育雏箱饲养,1-7日龄,温度29℃-35℃之间,相对湿度45%,雏雁排便后,饲喂开口精料;8-15日龄,温度为25℃-30℃,湿度35%-45%;16-30日龄,放到室外常温饲养;满1月龄即可置于笼舍进行饲养,每一组的雌雄比例为10 1,3-4月龄后的雏鸟个体与成鸟相差无几。4月龄以后,便具有飞翔的基本能力,即可进行训练。笼舍必须每隔3 d消毒1次,雏鸟1周龄注射雁瘟疫苗,1个月后注射1次禽流感疫苗。
孙学奇徐荣刘伟
关键词:向海自然保护区鸿雁人工养殖
向海湿地水鸟春秋迁徙动态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2018年对向海湿地水鸟迁徙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向海湿地的水鸟主要集中在春季3月中旬—4月中旬进入迁徙高峰,4月中旬水鸟数量达到最高。大量的旅鸟停歇一段时间之后过境,4月下旬开始下降,说明水鸟种群在继续向北迁徙至繁殖地。进入5月后,在向海保护区境内停留的鸟类进入繁殖季节和育雏期,水鸟总体数量趋于平稳,此时种群结构稳定。在秋季的候鸟迁徙期,迁徙高峰主要出现在10月上旬—11月上旬,进入11月中旬,随着气温降低,水鸟种类和数量骤降。
李波
关键词:向海湿地水鸟迁徙
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丹顶鹤繁殖种群调查(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自2004年至2008年,在白鹤GEF项目的支持下,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于每年5月在东北松嫩平原的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黑龙江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的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的向海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繁殖水鸟的地面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各个保护区繁殖水鸟的分布和种群动态。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本调查活动的重要目标物种。通过5年的调查,了解到松嫩平原的扎龙保护区是目前丹顶鹤最为重要的繁殖地,逾90%的繁殖丹顶鹤种群分布在扎龙保护区,但种群数量变动较大,变动幅度介于112–275只之间。良好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生境是丹顶鹤的繁殖种群保持稳定和增长的首要条件。通过给湿地供水可以缓解丹顶鹤繁殖栖息地的快速退化,但科学合理的供水机制是保证丹顶鹤繁殖成功的前提。
钱法文江红星于国海于有忠杨军逄士良朴仁珠
关键词:繁殖地松嫩平原PHRAGMITESAUSTRALIS供水
基于RS与GIS的湿地保护有效性分析--以向海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1
2008年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为主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但是,湿地资源的退化现状使得人们对于保护区的有效性产生了疑问。本研究借助RS与GIS技术,利用1954年、1986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比分析了向海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保护区内各功能区、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另外,结合保护区野外调查资料,探讨了湿地生境退化对鹤类等珍稀水禽迁徙及繁殖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后湿地损失速度有所减缓,但仍保持减少的趋势;核心区内湿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对实验区与缓冲区的保护作用较弱;与其周边区域相比,保护区内湿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显著;鹤类等珍稀水禽种群数量随着湿地面积的萎缩而迅速减少。区域气候环境变化是导致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人为活动干扰以及保护区自身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保护区对湿地资源发挥有效保护作用的主导因素。
任春颖张柏张树清王宗明宋开山杨军
关键词:湿地向海自然保护区有效性RS和GIS
青头潜鸭在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状况被引量:11
2019年
极危物种青头潜鸭(Aythya baeri)全球种群数量不足1 000只,中国是其主要分布地,种群数量约600—800只。而向海保护区作为其重要的历史繁殖地及迁徙停歇地,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结合文献、近年来青头潜鸭在向海保护区的目击记录、野外实地观察,对青头潜鸭在向海保护区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总结,认为青头潜鸭仍在向海保护区繁殖。
张琦朱井丽吴可新李小琴李连山吴庆明
丹顶鹤常见疾病特点及给药方法研究
2016年
本文借鉴国内外在鹤类疾病防治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丹顶鹤常见疾病的特征和给药治疗的现状,本文梳理并积累了许多有关常见疾病防治方面的材料,根据其发病的特性提出不同的给药方法,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基本材料支撑。
尚丽元刘蕾高雪霏
关键词:丹顶鹤营养代谢传染病给药
向海湿地迁徙鸟类的调查分析与保护对策被引量:10
2010年
连续4 a对向海湿地迁徙鸟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整体生境呈缓慢恢复态势;以2005年为调查基准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迁徙鸟类的种类分别增加了8.6%、11.4%、10.0%,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87.8%、75.5%、59.8%,迁徙鸟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自然力作用的湿地缺水旱化和人畜活动仍是影响迁徙鸟类生境的2个主要原因。加强湿地生境保护、开展湿地功能恢复与提高技术的研究、开展迁徙伤病鸟救治、建立多方合作保护体系等是有效对策。
林宝庆韩晓东杨军郑振河李连山徐荣朱春伟
关键词:向海湿地迁徙鸟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