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水利水电局
- 作品数:34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纪念周庆荣李经建黄祥王栋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恪守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
- 2016年
- 十堰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服务南水北调,搞好水土保持"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兑现了丹江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上下联动,统筹协调,构建水保建管新格局。十堰市委、市政府将"丹治"等国家水保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由发改、财政、水务、林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自相关项目配套,项目县与项目乡镇签订《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
- 关键词:水保工程目标责任书水土保持建设水土保持规划资本投入
- 水电开发——十堰市的新型支柱产业
- 2007年
- 简要介绍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河流水电资源分布及开发情况。
- 李经建
- 关键词:水力发电
- 简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
- 概要分析了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组织领导、机制设定、制度完善、人才培养、目标考核、资金投入、依法行政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 熊林
-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
- 文献传递
-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 努力建立节水型社会
- 简述了节水灌区的内容及重要性,提出了推广节水灌溉的对策措施,即法律措施、行政措施、工程措施、科技措施及经济措施。
- 夏廷毅
- 关键词:节水灌溉节水措施节水效益农业节水节水型社会
- 文献传递
- 鄂豫两省边界丹江河荆紫关段水事纠纷案例评析
- 2015年
- 1案例简介 丹江,古称丹水、粉青江、黑江,发源于陕西南部秦 岭,于荆紫关附近出陕境进入河南省淅川县,成为划分鄂豫两省的边界线,左岸是河南,右岸是湖北。丹江河荆紫关段地处山区,主要粮食大多在两岸河滩地上种植,土地极为珍贵。但丹江几乎年年有洪水,一到汛期滩地无一幸存。
- 王芳
- 关键词:水事纠纷江河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花瓶沟水库泥沙淤积观测及定量分析研究
- 刘运梅纪念杨云周庆荣叶勇潘晓斌黄勇黄祥刘忠良
- 项目将传统方法与先进技术相结合,采用横断面法观测水库淤积量,同时利用降雨、社会经济调查、流域综合治理、影像数据等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了区域水土流失、水库水质和面源污染等情况。结合“3S”技术,定量分析水库淤积情况和水土保...
- 关键词:
-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库泥沙淤积
- 试论“三条红线”的四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
- 逐条分析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四项考核指标,即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水功能区达标率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 王栋林
-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评价评价指标
- 文献传递
- 借助国债资金投入 促进农村饮水解困
- 2003年
- 通过调查研究 ,科学规划工程建设标准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提出利用国债资金来解决农村饮水工程款项 ,尽快改善农民生存条件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刘国柱
- 关键词:国债资金农村饮水工程
- 南水北调中线对水源区影响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被引量:4
- 2010年
- 生态补偿是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机制创新和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之一,对于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生态保育与环境消费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文章以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湖北省十堰市的生态建设为例,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对水源保护对十堰市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在水源区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生态补偿角度对水源区补偿资金数额、来源、补偿时间等提出建议。
- 董正举严岩段靖王丹寅朱显根黄祥
-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补偿受水区
- 丹江口库区胡家山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17
- 2010年
- 胡家山小流域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针对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探索了切合当地实际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在面源污染控制上,突出"荒坡地径流控制、农田径流控制、村庄面源污染控制、传输途中控制、流域出口控制"的五级防护,为丹江口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生态和水质的长久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 贾鎏汪永涛
-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丹江口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