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51 被引量:187H指数:7
- 相关作者:姚志燕朱巍刘万鹏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石蜡/改性Al_2O_3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改性Al2O3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石蜡/改性Al2O3相变储能材料。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PCM-2储能材料的熔化潜热值为142.7 kJ/kg,相变温度为60.9℃;扫描电镜(SEM)和红外(FT-IR)测试表明,吸附后的石蜡与Al2O3载体间具有很强的表面张力,可防止熔化后的石蜡从载体材料中流失;添加少量膨胀石墨后,PCM-2的导热系数从0.389 W/(m·K)提高到2.068 W/(m·K)。连续1000次吸放热试验后,未发现漏液和储热性能明显衰减情况,说明该储能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兼容性。
- 赵亮方向晨王刚徐宏
- 关键词:相变材料AL2O3石蜡
- SiO_2/S涂层与硫磷抑制剂对轻石脑油裂解结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引言
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炉管结焦是制约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裂解炉管的结焦会引起[1]:①管壁热阻增加,传热效率降低,裂解炉能耗增加;②炉管内径变小,流体压降增加,装置处理量减少;③炉管内壁渗碳,材料性能弱化;④周期性的清焦引起炉管热疲劳现象,
- 王志远徐宏栾小建周建新颜磊
- 关键词:结焦
- 管内气体侧扭带阻力特性及强化传热特性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Pro/e软件建模得到扭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换热管内的流场进行模拟,研究了扭率(Y)分别为12.0,8.5,5.0的扭带在管内的阻力特性和强化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选择网格数为8.13×106的扭带模型较适宜。插入扭带管的管内压降大于光管的管内压降,随雷诺数(Re)的增大,管内压降增大,且Y越小管内压降越大。插入扭带后,随Y的减小,达西摩擦因子(λ)不断增大。Y越小,管内流体的二次流流速越大,温度场与速度场协同的程度更好,换热效果得到强化。所建立的拟合曲线λ=3.328Re-0.286Y-0.394和Nu=0.115 4Re0.707 7Pr0.333Y-0.078 75(Nu为努赛尔数,Pr为普朗特数)拟合度高,利用λ,Nu,Re,Y关联式可进行扭带选型。
- 陶振宇刘京雷徐鹏徐宏万顺
- 关键词:扭带换热器强化传热
- 气体流速对SiO2/S涂层中试制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抑制乙烯裂解炉管内表面结焦,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对SiO/S涂层进行了中试制备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气体流速对涂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优化了涂层中试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Raman光谱对涂层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优化后涂层的热冲击性能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炉管出VI涂层粒子逐渐变小,结合也更加致密。同时,涂层厚度及Si—O—S结构逐渐增加。当气体流速为30~40m/s时,炉管出口涂层厚度为8~10μm,粒子结合致密。涂层经过16次热冲击试验后仍未剥落,可以满足抑制炉管结焦使用要求。
- 王志远徐宏栾小建李伟周建新
- 关键词:乙烯裂解涂层中试
- 低NO_x工业燃气燃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3年
- 随着环保政策对工业炉NOx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需要开发新型低NOx燃烧器,以对现有加热炉进行改造。本文介绍了燃气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综述了燃料分级(再燃)燃烧、旋流燃烧、脉动供燃料燃烧、富氧燃烧以及温和与深度低氧稀释(MILD)燃烧等几种新型低NOx燃烧技术。结合石化管式加热炉结构和管内流体的特点指出:在不对现有炉子整体结构做改造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新型结构的燃料分级燃烧器能够减少加热炉NOx的排放;旋流技术能够强化反应物的混合与燃烧过程,然而其对NOx生成量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MILD燃烧技术在体积热强度高的加热炉上较容易实现。多种低NOx燃烧技术组合使用会取得比单一措施更好的效果。
- 刘波吴雨王元华徐宏谭金龙蒋良雄
- 关键词:低NOX燃烧器管式加热炉燃料分级旋流燃烧
- 水蒸气在TA2改性表面冷凝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010年
- 通过对纯钛(TA2)表面改性获得不同静态接触角的冷凝表面,并对水蒸气在各试样表面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蒸汽在原始表面为液滴和沟流状液膜共存的混合冷凝,在氢氟酸刻蚀表面为膜状冷凝,传热性能降低为原始表面的30%以下,而在双氧水氧化表面及氢氟酸刻蚀后再双氧水氧化表面则为明显的滴状冷凝,相应传热性能也有明显提高,约为原始表面的1.3~1.6倍,且经两步处理表面强化冷凝效果更为明显。通过对试样表面显微形貌的观察和分析指出,冷凝表面微观形貌的改变是导致各试样表面静态接触角和冷凝形貌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 齐宝金张莉徐宏孙岩
- 关键词:表面改性钛滴状冷凝传热特性
- 工艺参数对轻石脑油裂解结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结焦的影响,以轻石脑油为裂解原料,在设定工艺条件下进行了HP40合金试样氧化表面的结焦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对HP40合金试样表面的氧化层和焦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裂解时间、裂解温度和稀释比对其结焦的影响。结果表明,HP40合金试样表面氧化层多孔,为尖晶石结构,尖晶石的粒径最大约为0.5μm。在裂解温度为850℃时,随着时间增加,结焦量、催化焦丝直径增加,焦丝直径生长速率约为0.027μm/min;在裂解时间为20 min时,随着温度增加,催化焦丝直径增加,焦丝直径生长速率约为0.0051μm/℃,当焦丝直径增加至0.8μm左右时,催化结焦过程结束,热裂解结焦开始。稀释比增大,结焦速率降低。
- 栾小建徐宏王志远周建新朱巍
- 关键词:结焦HP40合金轻石脑油工艺参数
- 表面强化管外池沸腾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为实现节能降耗,开发了多种强化沸腾传热的高效换热管。以水为工质,在0.1MPa下对垂直光管、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进行了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并分析了沿管子轴向的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多孔管与T槽管能显著降低起始沸腾过热度、强化沸腾传热: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起始沸腾过热度比光管的低1.5K左右;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核态沸腾传热系数分别为光管的2.4~3.2倍和1.6~2.0倍。此外,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能降低相同热流密度下的壁面温度,且有利于降低管子轴向的温差。
- 郭兆阳徐鹏王元华徐宏任彬刘万鹏杨宇清
- 关键词:强化传热
- 热处理温度对Ni-W-P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 2011年
- 采用失重法及电化学方法对镀态和热处理后的Ni-W-P镀层在5%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后Ni-P镀层和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镀层的耐蚀性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P镀层在400~700℃热处理后耐蚀性能下降,而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增加,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上升而提高。
- 姚志燕徐宏侯峰闫操
- 关键词:化学镀NI-W-P耐蚀性能电化学
- 费托合成微反应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费托合成技术能将煤、天然气和生物质等含碳资源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对于缓解我国油品资源短缺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费托合成技术的原理以及微反应器优势的基础上,对费托微反应器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在反应器的类型介绍部分,分析了填充型和壁面涂覆型两大类微反应器各自的特点,与壁面涂覆型微反应器相比,填充型反应器有压降大、导热性能相对较差等问题,而在整体式微反应器中应用的催化剂层壁面涂覆技术则可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在数值分析方面,指出费托合成相关的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微反应器内的温度场和产物分布进行分析,并对操作工况和反应器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最后指出,目前费托合成微反应器在反应板片和冷却系统的结构优化与匹配设计、反应单元的组装、催化剂的壁面负载技术以及微反应器中的传输现象等研究领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在未来微反应器中费托合成技术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 李毅曹军应翔罗青
- 关键词:费托合成微反应器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