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汉台区蚕桑技术指导站
- 作品数:25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强更多>>
- 相关机构: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汉中市汉台区园艺工作站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家蚕发育不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2009年
- 养蚕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有:蚕种质量差,孵化批次多,用桑不当,不及时处理蚕座,饲养不善等。解决办法是选用优质蚕种,选采良叶,加网分批饲养,拾弱小蚕,推迟饷食和注意蚕室桑叶的情况消毒,促进发育整齐。
- 张晓程李军
- 养好小蚕的技术要点
- 2009年
- 小蚕饲养是养蚕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养好小蚕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严格消毒,做好补催青工作,选用适熟偏嫩桑叶饲养,控制温度,做好蚕座和眠起蚕的处理。
- 李军张晓程
- 关键词:孵化率小蚕饲养蚕座
- 提高蚕茧品质的技术措施被引量:1
- 2009年
- 由于蚕上蔟过密,蔟中温湿度和通气透风不良,作蚕茧品质下降。提高蚕茧品质的技术措施是:推广优育蔟具,改革旧式蔟具,加强上簇室通气透气和排湿,严格掌握上蔟技术,及时采茧、轻拿轻放。
- 王中林徐庆轩
- 关键词:蚕茧品质蔟具排湿
- 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建设优质蚕茧基地
- 2007年
- 汉台区现有桑园面积1200hm^2,桑园主要分布在北部丘陵区的老君、望江、汉王、武乡及沿江河滩区的铺镇、七里等镇乡的150个行政村,现有养蚕户6000余户。2006年全区饲养蚕种17000余张,产鲜茧680t,产值达1200余万元。已建成望江刘河村、铺镇大梁村和武乡曹党村三个区级蚕桑科技示范村和望江刘河村、老君拐拐村、汉王黑庙村等10个以蚕桑产业为重点的“一村一品”村。目前,蚕桑业已经成为我区广大蚕农致富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 吴强李俊建
- 关键词:蚕茧质量蚕桑产业丘陵区行政村示范村蚕桑业
- 汉中市汉台区蚕桑生产发展建议
- 2009年
- 随着我区缫丝厂的重组投产,蚕桑生产发展受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培育壮大缫丝龙头企业,全面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大财政对蚕桑生产的扶持力度,是顺利完成我区蚕桑生产发展规划的重要措施。
- 夏永寿
- 关键词:蚕桑生产
- 新形势下巩固汉台蚕桑生产发展的建议
- 2013年
- 介绍了汉中市汉台区蚕桑生产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生产萎缩的原因,并对巩固和发展汉台区蚕桑生产提出了建议。
- 吴强
- 关键词:蚕桑
- 汉台区推广大蚕地面饲养的几点体会
- 2013年
- 从汉台区的生产实际出发,推广了大蚕地面育饲养技术。结合地面育的生产特点,重点介绍了消毒防病、大蚕给桑和自动上蔟关键技术。
- 吴秀芬
- 浅析汉台区老君镇拐拐村蚕桑生产现状与发展措施
- 2013年
- 老君镇拐拐村是汉台区蚕桑生产重点村之一。本文分析了该村蚕桑生产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发展措施,对全区蚕桑生产稳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夏永寿郭辉祁航
- 关键词:蚕桑生产
- 不同果桑品种资源的生长结实特性调查初报被引量:13
- 2016年
- 为研究果桑品种在汉中市的生长结实特性,对大10等12个果桑品种资源的叶片性状特性、桑椹及产量性状等进行了调查、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果桑品种资源间鲜果单果质量差别较大,大10、台湾72C002、四季果桑、中椹2号、苏蕾1的鲜果单果质量较大,分别为3.76、3.46、3.27、2.98、2.87 g;苏白椹、云龙桑的鲜果单果质量较小,分别为0.83、1.02 g。而四季果桑、中椹2号、台湾72C002、云果桑1号、红果2号的每667 m2果桑园的桑椹产量较高,分别为1 264、1 136、860、772、692 kg;大10、苏蕾1号、中椹1号、白玉王的桑椹产量次之,分别为296、292、252、100 kg;苏白椹的桑椹产量最低,为40 kg。大10、苏蕾1号、中椹1号、831A、红果2号可以作为果叶两用的品种栽植;四季果桑、台湾72C002、云果桑1号、中椹2号可以作为果用的品种栽植;云龙桑可以作为叶用和观赏的品种栽植;苏白椹的桑椹产量低,生长势弱。
- 熊晓军刘明鲁吴强王莹洁张永平
- 关键词:果桑品种资源叶片性状桑椹
- 汉中市汉台区全年养蚕布局之浅见
- 2010年
- 陈秀琴
- 关键词:气候资源采伐方式产茧量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