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黄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淑芬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水家湖农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安徽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油菜
  • 2篇甘蓝
  • 2篇甘蓝型
  • 2篇甘蓝型油菜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新农村建设背...
  • 1篇行距
  • 1篇行距配置
  • 1篇油菜根肿病
  • 1篇玉米
  • 1篇杂交
  • 1篇杂交中籼
  • 1篇杂交中籼稻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增收
  • 1篇蒸煮
  • 1篇蒸煮品质
  • 1篇杀菌剂

机构

  • 7篇安徽省黄山市...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安徽省水家湖...

作者

  • 4篇王淑芬
  • 2篇荣松柏
  • 2篇李强生
  • 2篇费维新
  • 2篇胡宝成
  • 2篇侯树敏
  • 2篇吴晓芸
  • 1篇江莹芬
  • 1篇刘正
  • 1篇余海兵
  • 1篇雷伟侠
  • 1篇高智谋
  • 1篇郝仲萍
  • 1篇王淑芬
  • 1篇王金顺
  • 1篇王金顺
  • 1篇吴丽伟
  • 1篇任向东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农技服务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晚籼新组合品比试验
2004年
对引进的 9个晚籼新组合进行对比试验 ,筛选适合黄山地区种植 ,符合市场需要的新组合。结果表明 ,K优 0 47、丰优 8号、K优 872 5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优于对照 ,可作为今后推广后备组合选用。
王淑芬吴明奎
关键词:晚籼
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途径探讨
2008年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应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壮大非农经济、落实惠农政策等方面让农民从农业内部、从非农产业、从政策扶持中实现增收。
王淑芬
关键词: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
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与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抗性评价被引量:23
2016年
为了鉴定评价油菜根肿病菌致病性的分化与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抗性,利用Williams鉴别寄主系统鉴定了分离自安徽等6个省病区的16个根肿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致病型),并利用温室人工接种技术鉴定评价了12份油菜抗性材料的差异、病圃鉴定了176份油菜品种资源的抗性。结果表明,来自安徽(休宁、黟县、广德)、湖北(沙阳、当阳)、四川(广汉、眉县、邛崃)和贵州金沙的油菜根肿病菌菌株为4号小种,安徽宁国、云南楚雄、湖南桃江、辽宁沈阳和黑龙江阿城的菌株为2号小种,安徽绩溪的菌株为5号小种,湖北黄陂的菌株为7号小种。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12份抗性资源对2号、4号和5号小种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抗性材料CR5对来自安徽休宁、黟县、广德和四川广汉的4号小种、安徽宁国2号小种和安徽绩溪5号小种均表现出完全的免疫抗性。田间病圃鉴定结果表明种都油998和蓉油9号两个品种表现抗病(R),富油杂118等11个品种表现中抗(MR)。
费维新HWANG Sheau-fang王淑芬吴晓芸高智谋李强生侯树敏荣松柏江莹芬雷伟侠郝仲萍胡宝成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比较试验被引量:1
2007年
对引进的9个中籼稻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香优2号I、I优航2号I、I优416、丰两优4号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较为突出,适宜在黄山地区示范推广。
王淑芬吴明奎王金顺
关键词:中籼
Ⅱ优航1号在皖南山区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4年
吴明奎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区试试种示范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本研究使用5种杀菌剂和1种微肥于油菜苗期2~3片真叶期进行灌根处理,以传统的石灰处理方法比较,评价不同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5种杀菌剂处理、微肥以及石灰处理均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效,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达90.82%;从产量损失方面比较,10%氰霜唑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60%硫磺·敌磺钠可湿性粉剂处理可显著减少根肿病引起的产量损失;50%氟啶胺悬浮剂处理较对照增产不显著,而且对油菜生长有抑制作用;油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与油菜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796 2,油菜产量(y)与病情指数(x)的回归方程为y=-32.65x+2 372.
费维新王淑芬胡宝成李强生侯树敏荣松柏吴晓芸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根肿病菌杀菌剂
施肥和行距配置对糯玉米群体冠层内微环境及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糯玉米"凤糯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相同密度下,不同施肥量(600 kg.hm 2、750 kg.hm 2、900 kg.hm 2,基肥、追肥等量)和不同行距配置(50 cm、60 cm、70 cm和80 cm)对糯玉米群体冠层内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光温分布以及群体水分利用率、群体干物质积累和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群体冠层内微环境除了受灌浆时期、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影响,还受行距和施肥量影响。行距70 cm时,糯玉米群体冠层内平均温度最小;行距为70 cm、施肥量600 kg.hm 2时,灌浆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光照强度都表现出最大值,分别为236.2μmol.m 2.s 1、275.3μmol.m 2.s 1和285.4μmol.m 2.s 1;冠层相对湿度在行距70 cm、施肥量900 kg.hm 2时最大,在灌浆3个时期最高相对湿度分别比最低值高41.99%、33.98%和36.11%;灌浆初期CO2浓度最大值发生在行距80 cm、施肥量为600 kg.hm 2时,为362.4 mg.m 3,灌浆中期和后期最大值发生在行距70 cm、施肥量为600 kg.hm 2时,为363.4 mg.m 3和385.7 mg.m 3。在行距70 cm、施肥量为900 kg.hm 2时,灌浆3个时期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比最低值高14.75%、15.18%、14.46%;干物质积累量和生长率最大,分别为5 066.4 kg.hm 2和14.3 kg.hm 2.d 1、383.2 kg.hm 2和15.3 kg.hm 2.d 1以及13 213.4 kg.hm 2和19.7 kg.hm 2.d 1。糯玉米蒸煮品质即感官品质、气味、风味、色泽、糯性、柔嫩性、皮厚薄等在行距70 cm、施肥量为900 kg.hm 2时最佳。
余海兵王金顺任向东吴丽伟刘正
关键词:糯玉米行距蒸煮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