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85 被引量:246 H指数:7 相关作者: 原凌云 周以军 万春阁 刘平 刘斌 更多>> 相关机构: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渭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更多>>
安康市2006-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安康市2006-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样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康市2006-201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06-2015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92例,年均发病率为2.20/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以冬春季为主,3-6月高发;发病地区以汉滨区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月龄、8月龄-2岁组和15-岁组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0.10%、22.80%和37.84%;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5.27%和21.11%。结论巩固常规免疫工作,开展含麻疹类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活动;加强传染病管理,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孕前夫妻双方接种麻疹类疫苗,可有效降低麻疹发病。 万春阁关键词: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安康市汉阴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及抗体监测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安康市汉阴县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评价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及GAVI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县抽取1~59岁人群306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HBsAg、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安康市汉阴县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4.9%,抗-HBs阳性率为57.2%,抗-HBc阳性率为32.7%,HBV感染率为50.7%。免疫组HBV感染率显著低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HBV感染率15~59岁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5~14岁组高于1~4岁组。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降低乙肝感染率,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控乙肝发病。 万春阁关键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安康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安康市2010—2012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安康市报告的所有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样品采集,用RT—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2010—2012年安康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9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4.72/10万,其中重症病例52例,死亡1例。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和11~12月,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占78.85%),居住地为农村的40例(76.92%);从发病到初次就诊平均时间0.54d,从发病到诊断为重症2.86d;初次就诊者32例未诊断出手足口病,村(个体)诊所和乡镇(社区)医院占81.26%;临床表现以发热和皮疹为主;实验室EV71检测率为42.31%,其他肠道病毒检测率为9.62%,CoxA16检测率为1.92%。结论加强基层培训、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加强疾病的监测、做好重症手足口病救治工作是防治重症手足口病的关键。 周玲 周以军 刘斌 原凌云 金华英 张永英 蒋定康 杜东东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分析 安康市2001-2010年HIV感染现况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HIV在我市人群中的感染现况,为我市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及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康市2001-2010年发现的HIV/AIDS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安康市共发现HIV/AIDS 157例,其中病人97例、死亡60例。男93例、女64例,男:女性别比为1.45∶1;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146例,占93.00%;职业以农民工为主103例,占65.61%;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97例(其中MSM 9例),占61.78%。结论暗娼、MSM、返乡务工人员是目前安康市传播HIV的危险人群,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有效干预和防治措施。 丁红玲 周玲 钟木兰 金华英 原凌云关键词:艾滋病 流行病学 安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安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及行为学变化,为控制艾滋病传播及有针对性地对MSM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托民间组织,采用同伴或调查对象互相推荐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MSM 19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70.8%。职业以学生和公司职员为主。寻找性伴的方式以互联网为主,占74.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1.35%。最近6个月55.4%(108人)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59.3%(64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108人中14.8%(16人)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68.8%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13.8%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59.3%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1年75.4%接受过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咨询,46.7%做过HIV检测,HIV确认阳性3例,感染率1.54%。结论安康市MSM人群危险因素主要与年龄小、互联网隐蔽性助推、安全套的使用率低有关。提示工作重点应放在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促进安全性行为的形成,扩大HIV检测,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丁红玲 陈果 周玲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高危行为 艾滋病 安康市2013-2014年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2013-2014年安康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该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康市10个区、县送检的手足口病(HFMD)患者临床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1 113份,其中489份肠道通用型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43.94%;EV71阳性率为31.90%(156/489),Cox Al6阳性率为23.72%(116/48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为44.38%(217/489)。不同性别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P<0.05),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结论 2013年和2014年HFMD主要流行病原均为其他肠道病毒,应加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并对其他肠道病毒的进一步分型检测。 杜冬冬 刘斌 王朵 刘万静 屈娅荣 原凌云关键词:手足口病 陕西省安康市2011-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与AFP监测系统评价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安康市2011-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AFP监测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维持AFP监测系统高质量运转的建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康市2011-2016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11-2016年共报告AFP病例43例,确认病例34例,本地报告19例、外地报告15例。小于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3/10万。发病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其中0~4岁组18例,占52.94%;5~10岁组16例,占47.06%。男女之别为1.62∶1。结论安康市2011-2016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各项工作指标均达国家卫生部要求。病例分类以格林巴利综合征(Green Barry syndrome,GBS)为主,监测到7例残留麻痹病例。要继续保持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高效、敏感运转,加强医务人员知识培训,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巩固无脊灰成果。 金华英 万春阁 张晓林 李冰 唐小东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 流行病学分析 2012-2014年安康市流感病毒分离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安康市2012-2014年流行期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了解安康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监测1所哨点医院ILI咽拭子标本905份,其中PCR阳性17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7株,其中新甲型H1N1 62株,季节性A(H3N2)11株,B型(yamagata)24株。结论 2012-2014年流感流行季节中安康市流行的优势毒株为新甲型H1N1,12月至次年1月为流行高峰,有其他型别的交替流行。 杜冬冬 刘斌 吴建平 周惠萍 李湘平 刘万静 原凌云关键词:流感病毒 MDCK细胞 2012年陕西省不同地区B型流感的快速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2012年陕西省连续发生的两起B型流感暴发疫情进行实验室诊断,分析暴发疫情分离株的HA基因、NA基因的基因特征和变异特点。方法对两起暴发疫情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real-time PCR核酸检测,用MDCK细胞培养流感病毒,提取病毒核酸,用RT-PCR扩增病毒HA基因和NA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用DNAman、Mega软件分析结果。结果两起流感暴发疫情均由B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引起。其HA基因与2010年-2011年北半球疫苗株相比,无核苷酸的丢失、插入、糖基化位点的改变,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15%、98.97%。其NA基因与2010年-2011年北半球疫苗株相比,无核苷酸的丢失、插入、糖基化位点的改变,氨基酸的同源性均为96.35%。两起暴发疫情之间的HA氨基酸序列、NA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83%、99.79%。结论引起两起暴发疫情的流感病毒为同一流行株,未发现耐药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依然敏感。 马萍 李慎 许晶 张蕾 杜东东 高艳萍关键词:流感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安康市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状况及防制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掌握安康市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研究防制对策。方法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24h死亡率;采用半数致死浓度(LC50)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对8种杀虫剂的LC50。结果依据区分剂量抗性评价标准,安康市淡色库蚊对DDT、敌敌畏、氯菊酯、溴氰菊酯均属抗性群体。LC50测定结果显示,安康市淡色库蚊对DDT、敌敌畏、氯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残杀威的LC50分别为0.58110、0.40 039、0.02 345、0.01 088、0.0 049、0.00 559、0.00 277、0.23 460mg/L,与实验室敏感试虫比较,安康市淡色库蚊各药物的抗药性均高过敏感试虫,抗性在2.49~14.33倍之间,其中以溴氰菊酯相差最大(14.33倍)。抗性等级溴氰菊酯为中抗,其余药物为低抗。结论蚊虫抗药性的产生与长期、大量、乱用杀虫剂密切相关,在蚊虫防制中要定期开展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提倡综合防制,以减缓蚊虫抗药性的产生。 周以军 刘平 原凌云 马小明 吕文关键词:淡色库蚊 杀虫剂 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