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作品数:241 被引量:1,497H指数:17
相关作者:周应群裴振峨张黎明邢丽秋翟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3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1篇药品
  • 61篇药品不良反应
  • 41篇用药
  • 34篇药物
  • 27篇医疗器械
  • 27篇器械
  • 22篇合理用药
  • 20篇医疗器械不良...
  • 20篇器械不良事件
  • 20篇注射液
  • 19篇不良反应监测
  • 16篇药品不良反应...
  • 16篇注射
  • 16篇安全性
  • 14篇不良反应分析
  • 13篇沙星
  • 12篇药品不良反应...
  • 12篇回顾性分析
  • 10篇安全性评价
  • 10篇安全用药

机构

  • 241篇北京市药品不...
  • 34篇北京大学
  • 16篇北京大学第三...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北京医院
  • 7篇北京积水潭医...
  • 7篇北京大学肿瘤...
  • 6篇北京市药品监...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药学会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电力医院
  • 3篇卫生部卫生经...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北京丰台医院

作者

  • 45篇张黎明
  • 43篇裴振峨
  • 35篇张俊
  • 29篇翟伟
  • 28篇邢丽秋
  • 20篇钟蕾
  • 20篇周冰
  • 16篇张京航
  • 13篇周立新
  • 13篇邓培媛
  • 12篇闫炜
  • 11篇梁伟
  • 11篇周应群
  • 11篇刘东红
  • 10篇焦立公
  • 10篇孙文竹
  • 10篇任晓蕾
  • 10篇张晓
  • 9篇逄立艳
  • 9篇林京玉

传媒

  • 41篇中国药物警戒
  • 40篇临床药物治疗...
  • 21篇首都医药
  • 16篇药物不良反应...
  • 8篇药物流行病学...
  • 7篇中国新药杂志
  • 7篇中国药物应用...
  • 6篇第一届中国医...
  • 5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中国医疗器械...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中国药房
  • 4篇中国医疗设备
  • 4篇第一届中国药...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第三届全国药...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中国药事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12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15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19篇2011
  • 10篇2010
  • 15篇2009
  • 22篇2008
  • 16篇2007
  • 13篇2006
  • 7篇2005
2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年北京市药品医疗器械监测结果通报
2006年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通报药物滥用监测监测工作调查表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挖掘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肝损伤信号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相关肝损伤信号的挖掘及报告比值比(ROR)法在信号挖掘中的应用。方法以“肝”“、胆”为关键词检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系统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接收到的北京市上报的ADR报告,将筛选后的报告中药物与肝损伤因果关系为“肯定”“、很可能”“、可能”的病例纳入肝损伤组,其他所有病例均纳入非肝损伤组。以NSAID为目标药物,其他所有药物为非目标药物,根据ROR计算公式计算NSAID相关肝损伤的ROR及其95%置信区间( CI),95%CI下限〉1提示出现ADR信号。结果经删重后共14657例患者纳入研究。肝损伤组626例,其中35例为NSAID相关肝损伤;非肝损伤组14031例。在35例NSAID相关肝损伤患者中,与NSAID单方制剂相关者30例,与复方制剂相关者5例,NSAID单、复方制剂及NSAID总体相关肝损伤ROR及其95%CI分别为1.78(1.22-2.61)、1.80(0.78-4.15)、1.76(1.24-2.51);其中,NSAID单方制剂和总体相关肝损伤95%CI下限〉1,出现ADR信号。35例肝损伤共涉及37种药物,其中单方制剂帕瑞昔布、阿司匹林和复方制剂布洛伪麻、氨酚烷胺致肝损伤ROR及其95%CI分别为8.00(2.03-27.78)、2.45(1.43-4.21)、22.00(1.40-359.32)、和11.22(1.02-123.94),均出现ADR信号。结论对NSAID相关肝损伤的风险应予关注。ROR法有助于挖掘ADR信号,为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预警。
兰茜王胜锋翟所迪任经天焦立公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北京市医疗机构依替米星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引起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与依替米星相关的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ADR的症状、用药剂量、发生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怀疑药品为依替米星的ADR报告746份,男女性别比1:1.73,平均年龄(48.01±19.49)岁,ADR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和神经系统损害,与药品说明书记载存在差异。依替米星所致ADR(除肾损害外)与累计用药时间无明确关联,多在用药短时间内发生。ADR报告数量近三年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依替米星可引起多系统ADR,合理使用可减少ADR的发生。
毛璐李锦周应群
关键词:依替米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北京地区2004~2017年丙戊酸相关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丙戊酸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安全应用该类药物、有效开展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04年至2017年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的丙戊酸相关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提取患者性别、年龄等人口学信息,丙戊酸剂型、剂量、血药浓度等药品信息,以及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出现时间及预后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4例丙戊酸相关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前三位分别是皮肤和皮下组织(29.5%)、血液淋巴系统(22.1%)、神经和精神系统(17.1%);多数患者不良反应转归为痊愈(30.6%)或好转(48.5%),少部分患者未好转(8.0%),有2例死亡(0.3%)。在71例已知血药浓度的报告中,16例(22.5%)未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34例(47.9%)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21例(29.6%)超过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结论:皮肤和皮下组织、血液淋巴系统和神经精神系统是丙戊酸相关不良反应常累及的系统,同一患者可同时出现多种或累及多个系统的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出现丙戊酸相关不良反应后给予停药、减量或对症处理等措施可以逆转;血药浓度值对于预测丙戊酸用药的安全性仅作参考。
唐静刘清扬张本静闫素英
关键词:丙戊酸
人工心脏瓣膜质量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1
2004年
介绍人工心脏瓣膜质量与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原则及方法。
徐秀林张京航梁伟邹任玲徐根林
关键词:人工心脏瓣膜安全性评价
北京药物警戒推动工作探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家药物警戒工作站不良反应监测(ADR)开展现状、科研情况,为开展药物警戒和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设计调查表,调查北京地区2家药物警戒工作站的情况。结果共回收304份调查表。调查的304位医务人员平均年龄为32岁;对于ADR定义有正确认识的人占94.7%;认为报告临床ADR是工作职责的人占94%。2家药物警戒工作站建立了ADR监测制度和机构,具备了开展ADR监测的设施设备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结论药物警戒工作站医务人员对于ADR监测工作有正确的认知和态度,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和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以更好地配合开展药物警戒工作。
裴振峨张俊周冰翟伟邢丽秋贝晓光张黎明
关键词:药物警戒药品不良反应
北京地区贝伐珠单抗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以临床实例出发探讨贝伐珠单抗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报道我院应用贝伐珠单抗引起死亡病例1例,并对2010年1月—2018年12月间70例北京市贝伐珠单抗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ADR报告中男42例,女28例。静脉滴注给药68例,胸膜腔内给药2例。用药剂量范围为100~915 mg。严重报告10例,死亡报告1例。ADR临床表现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损害为主。存在超适应证用药问题。结论:贝伐珠单抗的安全性是应给予临床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应在合理使用的基础上,监测并及时处理其ADR。
任晓蕾邢丽秋詹轶秋张春燕刘一封宇飞
关键词:安全用药
数据挖掘方法检测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1
2016年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检测 ADR 信号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到的北京市21家药物警戒站上报的所有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报告比值比法(ROR)、综合标准法(MHRA)、贝叶斯可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及多项伽玛泊松分布缩减法(MGPS)挖掘 ADR 潜在的风险信号,并对5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到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35807份,最终纳入有效报告35759份,涉及可疑药品834种。按低位语统计,35759份报告共涉及 ADR 464种;按系统器官分类统计,涉及 ADR 21种。对 ADR 报告进行数据清洗、拆分、编码后,得到6620份含有可疑药品-不良反应组合的报告,其中可疑药品-不良反应组合出现1次者3966份(59.91%);出现2次者937份(14.15%);出现≥3次者1717份(25.94%)。利用5种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组合进行信号检测,PRR、ROR、MGPS、BCPNN 及 MHRA 法检测出的信号数分别为651、614、306、75和57个,涉及的药物种类分别是194、168、124、34、40种,涉及的不良反应种类分别是139、139、121、35和40种。在排名前10位的风险信号中,5种方法共同检测出的信号是阿奇霉素-恶心;PRR、ROR、MHRA、BCPNN 法共同检测出的信号是左氧氟沙星-瘙痒。PRR 和 ROR 检测出的前10种信号完全相同,其余方法检测出的信号各不相同。结论5种信号检测方法均可系统、自动地检测到 ADR 报告中的风险信号,但5种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选择应用。
张婧媛白羽霞韩晟焦立公管晓东史录文
关键词:数据挖掘药品不良反应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质量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根据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的特点,结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质量评估标准,探讨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质量评估方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小组讨论方法,根据报告表各项在分析评价中的权重,制定报告表质量评分表,对报告表进行质量分析,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数据库2010年1~4月份的报告表中随机抽取5%,对报告表进行质量评分,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点。结果建立了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质量评分法。结论通过验证,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质量分析方法科学、有效、易于操作,结果符合实际,有利于不断提高报告表质量,有利于为监管部门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
苗会青黄盛铨马宁郭雪张素琼曹波
“首届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北京论坛”在京召开
2005年
2005年9月6日,在北京市药监局的领导下,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市药学会主办的“首届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北京论坛”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学术报告厅胜利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承绪、国家药监局安监司药品评价处处长颜敏以及市卫生局的有关领导。市药监局各分局主管领导和安监科全体人员、市各有关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人以及应邀参加的兄弟省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领导近400人参加了“论坛”。
关键词:药品安全性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生物芯片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