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42 被引量:83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福清何嗣胜方寄惠唐永飞陶爽飞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枞阳县2005~2011年不同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HIV感染状况,为艾滋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枞阳县2005-2011年不同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共检测不同人群HIV-抗体31470人,确认HIV-抗体阳性29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岁;感染途径主要是异性性传播20例(占68.97%),其次男男同性性传播7例(占24.14%)。结论枞阳县不同相关人群发现HIV感染者,且有增多趋势,加强特定目标人群筛查,最大限度地发现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 陶爽飞姚立勤
- 关键词:HIV艾滋病病毒抗体
- 枞阳县近10年中小学生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枞阳县近10a来中小学生乙类传染病发病状况,探讨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枞阳县1994-2003年中小学生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对其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下降趋势不明显;男、女生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但高龄组学生发病率明显高于低龄组;传播途径以胃肠道传播和经血液传播为主。结论应加强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饮水和饮食卫生管理,同时对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要常抓不懈。
- 何义林吴成俊叶冬青
- 关键词:传染病患病率学生保健服务
- 枞阳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5年效果分析
- 2010年
- 方寄惠陆劲萍吴昆
- 关键词:结核
- 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的进展与问题被引量:1
- 2011年
-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面积约占全国的1.46%,人口占全国的4.95%,外出务工人员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5.8%,流动人口多,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传染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近年来与传染病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例如2005年发生人禽流感疫情、宿州市立医院“眼球”事件和2008年阜阳手足口病事件等,对传染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传染病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 方寄惠
-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法
- 2007年安徽省枞阳县城镇及乡村地区中小学生体检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枞阳县中小学生营养发育状况及肥胖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07年对安徽省枞阳县县城及一个乡镇的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接受体检的19 523名中小学生中,男、女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7.38%和25.70%(χ2=7.03,P<0.01),肥胖率分别为2.46%和1.95%(χ2=5.84,P<0.05)。来自于县城地区的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3.00%,低于乡镇的为29.11%(χ2=90.52,P<0.01),但肥胖率高于乡镇(χ2=61.06,P<0.01)。结论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初高中阶段学生。
- 何嗣胜陆劲萍何义林施小明
- 关键词:营养状况
-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被引量:9
- 2019年
- 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水质常规指标,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三氯甲烷限值0.06mg/L,四氯化碳限值0.002mg/L[1]。三氯甲烷通常认为主要是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前体(如腐殖质等)等反应产生的,从饮用水中检出的四氯化碳很可能是由于液氯被四氯化碳污染造成的[2]。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
- 姚立勤
- 关键词: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顶空
- 枞阳县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12月对安徽省枞阳县2764名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用率、比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06%的居民听说过艾滋病,随年龄组增加,居民一般知识知晓率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逐渐降低,各年龄组间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38.03,P<0.01;χ2=919.65,P<0.01);随文化程度增加,居民一般知识知晓率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逐渐增高,各年龄组间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χ2=586.83,P<0.01;χ2=858.88,P<0.01)。居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报刊、学校,所占比例分别为11.81%、9.78%、5.50%。结论有必要采用电视、报纸、学校等宣传形式,针对农村地区高年龄组居民、文化程度低的居民开展健康教育,以尽快提高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 方寄惠唐永飞
- 关键词:艾滋病农村居民健康知识
- 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社区模式被引量:5
- 2015年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相关,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以胰岛素绝对缺乏为主的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DM),以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非依赖型DM)和妊娠型糖尿病三种类型,其中绝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当前,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其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而居世界第3位,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据国外研究报道,2010年,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为6.4%,糖尿病的医疗支出占世界医疗保健费用的1I.6%;据估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病率将增加至7.7%。
- 方寄惠
-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管理
- 枞阳县2005~2011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枞阳县艾滋病流行特征,感染途径,探讨高危人群分布情况,为制定HIV/AIDS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枞阳县2005~2011年本地报告和外地报告的HIV/AIDS病例,分析感染和发现途径,样本检测两次筛查阳性者,经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证。结果枞阳县艾滋病感染和发病呈上升趋势,2005~2011年累计报告发现HIV/AIDS 50例,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占86.00%;以农民及民工为主,占76.0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00%;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84.00%,男男同性传播占14.00%;本地户籍病例占90.00%;术前检测和其他就诊者检测占48.00%。结论枞阳县HIV/AIDS总体感染发病呈上升趋势,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外出劳务农民是主要影响人群。
- 陶爽飞刘伯林
- 关键词:艾滋病
- 2004年-2006年枞阳县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 2008年
- 目的了解枞阳县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枞阳县2004年-2006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3051例肺结核患者的吸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2006年,枞阳县肺结核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03.74/10万、128.09/10万、133.91/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χ2=54.11,P<0.01),农民占报告构成比的84.18%,30岁~70岁报告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2.27%。肺结核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吸烟率要高于女性(χ2=129.08,P<0.01)。结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在我县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针对中青年男性农民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并在肺结核患者中开展控制吸烟的健康教育。
- 何嗣胜
-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