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阳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5
相关作者:黄瑾杨红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15篇干细胞
  • 9篇胚胎
  • 9篇骨髓
  • 8篇胚胎干细胞
  • 7篇树突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动脉
  • 5篇树突状
  • 5篇树突状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肺动脉
  • 5篇肺动脉高压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血管
  • 4篇间充质
  • 3篇血管内皮
  • 3篇树突细胞
  • 3篇胚胎干细胞来...

机构

  • 18篇贵阳医学院
  • 6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池州市人民医...
  • 2篇皖南医学院附...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瑞典卡罗琳斯...

作者

  • 18篇何志旭
  • 7篇汪浩文
  • 6篇刘俊峰
  • 5篇黄瑾
  • 5篇尚峰
  • 5篇沈冬
  • 4篇杨燕
  • 4篇王志华
  • 4篇米蔷
  • 3篇黄绍良
  • 3篇崔冬冰
  • 2篇项鹏
  • 1篇黄璟
  • 1篇严虎
  • 1篇杨红宇
  • 1篇吴倩倩

传媒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骨髓瘤疫苗抗瘤功能的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ES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骨髓瘤融合疫苗的抗肿瘤功能。方法:1)对骨髓瘤疫苗进行安全性检测,并观察其体外针对SP2/0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2)融合疫苗的免疫保护实验和免疫治疗实验。结果:1)接种裸鼠未见致瘤情况初步证实该疫苗安全可靠,体外特异性CTL杀伤实验表明该融合疫苗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2)ESC-DCs融合疫苗免疫组和BMC-DCs融合疫苗免疫组小鼠受到SP2/0攻击后,连续观察60d未见肿瘤形成。3)ESC-DCs融合疫苗治疗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47d,BMC-DCs融合疫苗治疗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46d,而PBS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1d。结论:ESC-DCs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制备得到的融合疫苗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功能,与BMC-DCs来源的同类疫苗相比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性。
沈冬何志旭刘俊峰项鹏黄绍良黄瑾
关键词:骨髓肿瘤树突细胞
人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制备及其对胚胎干细胞生长支持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为建立不含动物细胞成分的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体外培养系统,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uman postnatal foreskin fibroblasts,hPFF)制备细胞饲养层并观察其对hESc体外生长的支持功能及生物学特性的维持作用。方法利用儿童阴茎包皮环切术后遗弃包皮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纯化增殖细胞,采用35Gyγ射线照射灭活法制备成饲养层。将hESc(HS181细胞株)接种在该饲养层上,连续传代至20代,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测定其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类胚体形成实验及干细胞转录因子表达,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的小鼠(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 mice,SCID)体内畸胎瘤形成及体内全能分化特性实验对hESc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hPFF体外培养过程中生长增殖旺盛,连续传20代以上能保持正常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经γ射线照射使其停止增殖,24 h内能较好地保持细胞活力和形态学特征,具备饲养层细胞基本条件。HS181 hESc在hPFF上传到20代仍能较好地保持未分化状态,细胞呈克隆性生长,高度表达碱性磷酸酶及Oct-4、Nanog等胚胎干细胞转录因子;悬浮法培养连续传20代的hESc可获得由3个胚层细胞所形成的类胚体(Embryoid bodies,EB)结构,可检测到CD90、Flt-1、Nestin基因的表达,证明得到的类胚体中含了3个胚层细胞,说明hESc具有体外多能干性特征。体内全能分化实验显示:将第20代的hESc接种到SCID小鼠体内,6周后可形成畸胎瘤,组织学切片分析其包含了源于全部3个胚层的各种分化细胞,直接证明其具有体内多向分化的全能性。结论hPFF可作为一种来源丰富,取材方便的人源化饲养层细胞,能有效地支持hESc体外生长。克服了目前hESc建系和体外培养过程中使用动物细胞饲养层带来的异种蛋白污染和致病微生物的危险,初步解决了hESc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米蔷何志旭段茂利王志华杨燕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成纤维细胞饲养层
同源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同源异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并纯化SD大鼠骨髓MSCs。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5)、肺动脉高压组(n=30)、MSCs移植组(n=20)。肺动脉高压组和MSCs移植组大鼠一次性项背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50 mg/kg),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三组大鼠同等条件饲养。3周后,MSCs移植组大鼠经舌下静脉注射5×106/ml的经Hoechst 33342标记的MSCs细胞悬液1 ml,肺动脉高压组大鼠予等量L-DMEM液,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移植后28 d,观察三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指数、血气及肺小动脉的微观结构的改变。结果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用MSCs移植28 d后,该组动物生存率为100%,平均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右心指数下降,动脉血气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与肺动脉高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荧光显微镜观察到Hoechst 33342标记的MSCs在肺内定植且分化成大量新生血管并形成侧支循环,肺动脉重构得到有效逆转。结论MSCs移植可有效减轻并逆转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的进程,其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MSCs分化形成新生血管和改善肺小动脉血管重构有关。
汪浩文何志旭尚峰王志华米蔷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肺动脉高压
干细胞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何志旭
关键词:干细胞技术多向分化潜能未分化细胞成体干细胞全能干细胞自我更新
Cdh5基因在Hoxb4特异性过表达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期造血发育中表达分析及对造血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转录因子hoxb4可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的正向调节,在增加干细胞数量的同时可几乎不影响其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上下游基因的功能有关,但至今尚不明确.本实验选择cdh5为研究对象,探究cdh5基因在hoxb4过表达转基因斑...
何志旭吴西军舒丽萍
关键词:胚胎期造血组织
文献传递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方法经Percoll梯度分离法获得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传至第3代后,分别进行成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的诱导,并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基本上呈梭形或星形的上皮样细胞,传代培养后的细胞体积增大,成纤维样细胞逐渐增多。经反复传代纯化的MSCs检测CD71、CD29呈阳性表达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分化为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结论在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汪浩文何志旭王志华刘俊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移植治疗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取SD大鼠的骨髓,经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并纯化MMSCs,移植前采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料标记;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MMSCs移植组(M组),单纯肺动脉高压组(H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M组采用野百合碱(50mg/kg)注射复制PAH模型成功后3周,经舌下静脉移植5×106/ml的MMSCs细胞悬液1ml;H组复制PAH模型后3周,移植1mlL-DMEM细胞培养液,C组不作任何处理;饲养4周后,观察各组动物动脉血气指标、右心室收缩压、右心指数及肺小动脉血管的变化。结果:H组大鼠注射野百合碱21d后,右心室收缩压、右心指数、管壁中膜厚度明显增高,但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及动脉血pH值、PaO2、HCO3-明显下降;M组移植MMSC28d后,较H组右心室收缩压明显降低[移植组为(32.0±2.32)mmHg,模型组为(48.30±1.56)mmHg],右心指数下降[移植组为(38.80±3.24)%,模型组为(45.10±3.43)%,两组相比P<0.05],血气分析结果显示M组pH值、PaO2、HCO3-值接近正常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到M组荧光标记的MMSCs在肺内定植且分化成大量的侧枝循环,肺动脉重构得到有效逆转。结论:MMSCs移植可有效减轻甚至逆转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的进程,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何志旭汪浩文尚峰严虎杨燕崔冬冰
关键词:肺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制备骨髓瘤疫苗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树突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由于其具有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的能力,因而被认为是机体免疫的始动者,在抗肿瘤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DC的免疫治疗亦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方法之一。我们利用胚胎干细胞(ESC)的全能性在体外诱导出具有正常表型及功能的DC用以制备骨髓瘤疫苗,并检测其抗肿瘤活性。
刘俊峰何志旭沈冬项鹏黄绍良黄瑾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来源骨髓瘤抗肿瘤免疫抗原呈递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对胚胎干细胞的生长支持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是否可作为饲养层来支持胚胎干细胞的生长,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方法:使用健康产妇剖宫产后遗弃的脐带培养内皮细胞,并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和增殖扩增。将脱离饲养层克隆生长良好的E14.1胚胎干细胞接种到经丝裂霉素C(10mg/L)灭活后的2~5代内皮细胞饲养层上进行传代培养,对培养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Oct-4及体内全能分化实验鉴定。结果:E14.1胚胎干细胞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传3~8代后能较好地保持未分化状态,高度表达碱性磷酸酶及干细胞因子Oct-4;体内全能分化实验显示,在内皮细胞上生长6代和10代以上的E14.1胚胎干细胞被接种到裸鼠6周后,形成含三个胚层的组织细胞畸胎瘤。结论:(1)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可作为饲养层支持胚胎干细胞的生长;(2)胚胎干细胞在内皮细胞上能保持未分化状态;(3)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作为一种来源丰富,取材方便的人源化饲养层细胞新来源,为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志华何志旭米蔷汪浩文
关键词:干细胞脐静脉内皮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和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MMSC,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VEGF质粒转进MMSC。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PH模型组;MMSC移植组,转基因移植组。一次性项背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50mg,/kg),复制PH模型,观察21d后,MMSC移植组及转基因移植组分别给予浓度为5×10^5个细胞/ml和5×10^5个细胞/ml的MMSC悬液1ml静脉注射,模型组及正常组均给予等量L-DMEM液注射。移植后30d,观察4组大鼠一般情况、生存率、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血气及肺小动脉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移植后30d,MMSC移植组及转基因移植组大鼠的RVSP分别为(30.2±2.1)和(29.2±1.1)mmHg(1mmHg=0.133kPa),RVH分别为(37.9±3.2)%和(27.2±3.4)%,肺小动脉中膜厚度(MT)分别为(21.3±3.4)和(14.3±2.8)μm,肺小动脉管腔横截面积与血管总横截面积的比值(V/T)分别为(39.3±4.3)%和(43.0±1.5)%。上述指标与PH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MSC移植组与转基因移植组间RVH、MT及V/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MMSC移植组与转基因移植组动脉血气各指标较PH模型组均明显改善(P〈0.05)。同时观察到肺内损伤血管修复和血管新生现象。结论转染有VEGF165基因的MMSC移植可有效减轻并逆转野百合碱诱导的PH进程,此作用较单纯移植MMSC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管修复及血管新生有关。
尚峰何志旭汪浩文崔冬冰杨燕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