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作品数:709 被引量:1,671H指数:14
相关作者:董彦琪赵宗武周联东马华平王映红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3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3篇标准

领域

  • 619篇农业科学
  • 21篇经济管理
  • 6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65篇小麦
  • 153篇玉米
  • 144篇栽培
  • 111篇高产
  • 106篇栽培技术
  • 89篇选育
  • 74篇性状
  • 53篇水稻
  • 52篇杂交
  • 42篇高产栽培
  • 39篇育种
  • 36篇高产栽培技术
  • 30篇白菜
  • 28篇大白菜
  • 27篇平菇
  • 26篇玉米新品种
  • 26篇小麦品种
  • 26篇花生
  • 24篇农艺
  • 18篇玉米品种

机构

  • 679篇河南省新乡市...
  • 25篇河南科技学院
  • 18篇河南农业大学
  • 17篇河南省农业科...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河南师范大学
  • 7篇焦作市农林科...
  • 6篇河南省种子管...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周口市农业科...
  • 3篇辉县市农业局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新乡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辉县市种子公...
  • 2篇河南黄泛区地...
  • 2篇河南工学院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1篇蒋志凯
  • 58篇洪德峰
  • 55篇马毅
  • 53篇王书玉
  • 51篇刘贺梅
  • 50篇董彦琪
  • 47篇范永胜
  • 46篇胡秀明
  • 46篇张学舜
  • 44篇魏锋
  • 44篇朱红彩
  • 44篇殷春渊
  • 44篇孙建权
  • 40篇卫晓轶
  • 39篇李峰
  • 37篇周联东
  • 37篇马俊峰
  • 37篇付亮
  • 36篇马华平
  • 34篇王映红

传媒

  • 166篇农业科技通讯
  • 73篇中国种业
  • 47篇安徽农业科学
  • 27篇食用菌
  • 27篇中国瓜菜
  • 20篇中国农学通报
  • 20篇现代农业科技
  • 17篇种业导刊
  • 12篇中国园艺文摘
  • 10篇北方水稻
  • 9篇种子
  • 9篇中国蔬菜
  • 8篇玉米科学
  • 8篇北方园艺
  • 8篇湖北农业科学
  • 7篇耕作与栽培
  • 6篇河南农业科学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河南农业
  • 5篇中国食用菌

年份

  • 4篇2024
  • 23篇2023
  • 42篇2022
  • 45篇2021
  • 50篇2020
  • 58篇2019
  • 60篇2018
  • 44篇2017
  • 31篇2016
  • 44篇2015
  • 34篇2014
  • 32篇2013
  • 34篇2012
  • 32篇2011
  • 20篇2010
  • 41篇2009
  • 23篇2008
  • 13篇2007
  • 17篇2006
  • 19篇2005
7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产条件的变化对玉米超高产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2009年
在黄淮海地区.玉米的超高产生产越来越受到农村生产条件的限制。产量的提高受到配套栽培技术滞后问题的制约.农村生产条件的变化更不利于农业生产。玉米超高产生产受品种、环境、生态和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不断查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应对栽培技术措施.为玉米超高产生产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洪德峰张学舜刘小片
关键词:超高产玉米配套栽培技术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栽培措施
平菇栽培区侵染性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被引量:1
2015年
调查辉县平菇栽培区出菇期的侵染性病害,分析主要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总结出主要病害的预防措施及综合防治方法。
李峰赵建选胡晓强靳荣线
关键词:平菇真菌病害细菌病害
小麦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2023年
以小麦品种中国春的基因组为参考序列,利用Hummer search技术在小麦全基因组水平上对小麦TaCYS家族基因进行了鉴定。对TaCYS家族基因的进化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列、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进化树分析将TaCYS分为A、B、C三类且同组的TaCYS的基因结构与motif分布相对保守。染色体定位显示,TaCYS位于除chr 6 A、chr 5 B外的19条染色体上。通过分析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推测TaCYS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到光照、温度、激素等因素的调控。对小麦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大部分A类的TaCYS基因在小麦不同时期的根、叶、穗、粒中均表达,大部分B类与C类的TaCYS基因只在生殖发育时期的籽粒中表达。TaCYS基因在抵抗不同营养型真菌入侵时可能具有专一性,TaCYS35-D、TaCYS37-D能激活PTI反应,对生物胁迫的反应更为强烈。
范永胜程相杰董彦琪马华平蒋志凯
关键词:小麦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
河南省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时空变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2018年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1950—2015年河南省6个代表地区(安阳、商丘、郑州、南阳、信阳、洛阳)生产上主导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6个地区有效穗数、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相一致。以郑州地区为例,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Y=-528.837 0+8.424 6X_1+9.887 2X_2+8.061 7X_3。在河南地区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是影响实际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千粒重,而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王玲燕王玲燕谭秀芳黄金华段德全张素平
关键词:小麦产量构成因素通径分析
宜机收玉米新单68的选育及灌浆特性研究
2018年
介绍了新单68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为其在生产上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通过研究新单68籽粒的灌浆特性,明确了其灌浆过程中的机理,为后期研究新单68的脱水速率奠定基础。
洪德峰张学舜卫晓轶马俊峰马毅魏锋王稼苜唐振海彭东
关键词:选育灌浆特性
新麦系列优质强筋品种育种体系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对“阶梯式杂交聚合优质基因,选择世代全程品质检测+生化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核心的新麦系列优质强筋小麦育种体系进行分析,为优质强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本课题组先后育成国审新麦18、新麦19、新麦26、新麦38、新麦45和省审新麦28等优质强筋或超强筋品种,新麦58和新麦65正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中间试验,新麦系列强筋品种群逐步形成。本文通过强筋品种育种体系分析,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强筋育种技术应注意的问题,旨在推动我国优质强筋小麦育种行业快速发展。
王映红蒋志凯马华平付亮刘震宇董昀
关键词:强筋品种选育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玉米新品种新科910选育技术及特征特性
2015年
总结了新科910的选育过程及技术要点,供借鉴。
刘经纬周联东孙佩王蕊王文洁李合顺
关键词:玉米选育技术
五个高温香菇品种栽培比较试验被引量:5
2013年
试验对河南省栽培面积比较大的5个高温香菇品种在菌丝长势、出菇特点、产量及商品形状等方面的比较,得出香菇新科25在菌丝长势、产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可以作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赵建选胡晓强靳荣线
关键词:夏季栽培
黄淮海不同生态区玉米机械化粒收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玉米机械化粒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玉米机械化粒收的最大瓶颈是收获时玉米籽粒含水量偏高,导致籽粒破碎率偏高及收获质量差等问题。为推广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机械化粒收,以该地区适宜机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种新单58为材料,郑单958为对照,在25个生态区开展机械化粒收试验,调查产量、籽粒含水量、杂质率、籽粒破碎率、生育期等。结果表明,新单58的籽粒破碎率平均值为4.8%,杂质率平均值为2.7%,均符合GB/T 21962—2008《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要求;收获期新单58和郑单958的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新单58在15个生态区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8%且产量高于对照产量平均值,适宜粒收;在7个生态区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8%而产量低于对照平均值,较适宜粒收;在卫辉市、永年县、嘉祥县3个生态区建议适当推迟收获时期,使其在机械化粒收时籽粒含水量低于28%,以利于开展玉米新品种新单58机械化粒收。
卫晓轶魏锋洪德峰马俊峰马毅王稼苜张学舜闫玉信刘震宇胡宁
关键词:玉米籽粒含水量籽粒破碎率
高产广适平菇新品种“新科108”的选育被引量:1
2021年
平菇"新科108"采用单孢杂交方法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现蕾多、出菇期长、适应性广的特点,2017年参加河南省平菇品种区试,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种植配方均较对照增产显著,商品性状优,抗杂菌性强,抗黄菇病,品质优良,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23%~40%,总多糖含量为0.8~7.0 mg·g^(-1),2018年经河南省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新品种鉴定,鉴定证号为豫品鉴食用菌2018003。
胡晓强李峰赵建选李栋胡宁
关键词:平菇品种选育区试
共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