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 作品数:747 被引量:3,665H指数:25
- 相关作者:熊梦辉胡炳仙柳劲松蔡琼张琼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互联网+图书馆情景化用户偏好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被引量:30
- 2016年
-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文章剖析了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并提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最后构建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情景化用户偏好信息服务模式,以期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
- 黄传慧
-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 上行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2024年
- 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上行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妒忌的类型(善意妒忌与恶意妒忌)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在上行社会比较中的调节作用。期望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社会比较和妒忌心理的重视,引导大学生有效、适度竞争,呼吁大学生保持良好心态,正确看待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社交网站上他人发布的动态信息,减少由上行社会比较带来的负面情绪,珍惜自己拥有的事物,从而为个体心理健康的预防与干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 程寒冰张家芳秦嘉怿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自尊
- 政策性与法律性统一: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划之应然范式被引量:2
- 2021年
- 从本质上讲,规划是一种基于一定政治目的的规范性活动,制定、实施与评价规划的过程是政策性和法律性统一的过程。教育发展规划亦如此,坚持政策观与法律观的统一、政策性与法律性的统一,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的政策性被过分放大,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在技术化、行政化模式中被弱化,教育的科学性、实践性在政策主导的教育发展规划价值理论中也逐渐被忽略,规划与政策、规划与行政的结合使得教育发展规划迷失了"真我"、缺失了法律性。十八大以来,我党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确立,为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依法制定、依法实施的新要求。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划应努力探寻回归本质之路,在处理好规划与政治、规划与政策、规划与实践关系基础上,将教育发展规划纳入法制轨道,实现政策观与法律观的统一,从而有效地发挥规划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 康翠萍苏妍刘璇
- 关键词:教育规划内在规定性法律观
- 澳大利亚英才教育的历史、实践与经验被引量:8
- 2021年
- 独特的社会文化使得澳大利亚英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在国际大型标准化测试表现不佳的状况,澳政府正逐步超越公平与卓越的二元论争,各州(领地)政府近期陆续发布多项英才教育政策,对英才教育的目标、基本模式、项目内容以及英才儿童的甄别等方面做出规定。当前,澳大利亚英才教育分为两种基本模式:(1)新州模式,即重点学校与重点班;(2)南澳州模式,即普通班级学习,辅之以差异化课程。澳政府从重视师资培养与专业发展、保障教育公平避免歧视、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三方面着手发展英才教育。借鉴澳大利亚英才教育之经验,我国应充分认识英才教育的战略意义,保障教育公平,消除公众对英才教育的误解与疑虑,并建立科学与公平兼备的甄选机制,推进本土英才教育研究,重视英才教育师资的培养,借鉴南澳州英才教育模式逐步推动英才教育不断发展。
- 姚林
- 关键词:英才教育教育政策
- 论大学的气节被引量:2
- 2016年
- 大学气节是大学气概、风骨的体现,是大学品性、风范、节操的精髓。大学主体的自觉、大学理想的坚守、大学之道的体认和大学责任的担当是大学气节的基本内涵。只有进一步回归大学本质、提振大学精神、践行大学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大学制度,才能使大学气节得以不断标举和光大。
- 杨胜才
-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精神
- 师生合作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初探
- 2020年
- 本文以研究生课程《课堂与班级管理》为例,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方案要求研究生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自身的学习要有自主性、方向性、系统性、灵活性等特点,在研究生课堂中运用师生合作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 魏倩倩
-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课程专业硕士学位提升教学质量
-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学理分析与实践对策被引量:1
- 2022年
- “双减”政策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指引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督促学校深入研究高质量课堂教学体系的建设、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作业设计的优化、课后服务课程的建设,以及相应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等问题。本期,我们从作业负担的成因及减负对策、学科教学整体改进、课堂教学减负增效,以及课后服务课程实施四个视角,探讨“双减”政策下学校教学改进的问题。
- 孔凡哲
-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课程实施减负增效课堂教学体系学理分析
-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我国对于教育评价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表现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然而,现行的教师评价与奖惩挂钩,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量化的评价方法、失衡的评价主体,忽视了教师的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早已与最初制定的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渐行渐远,其消极影响越来越突出。为了减少教师评价的消极影响,发挥教师评价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对教师评价机制进行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是一种促进机制,教师、教师发展中心、学校、社会评价机构、政府之间相互协调保证评价机制的顺利运行,最终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 刘莹田晓红杨卫东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评价
-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旨归被引量:68
- 2019年
-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所重视的领域,但劳动教育课程始终没有被纳入到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课程的有效实施体系,更没有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评价指标。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已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应具有新的时代意蕴和价值理念。本文从劳动教育课程建构的内涵与实质、内驱动力和原则构成等入手,通过劳与德、劳与智、劳与体、劳与美的关系的分析,提出如何通过“五育”并举价值目的实现与理念重塑,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符合新时代价值目标的实践路径。
- 康翠萍龚洪
- 关键词:课程价值五育并举
- 改革开放40年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回顾与展望被引量:7
- 2020年
- 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文章在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高等政策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生命线,党的民族政策是达成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目标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完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依据,民族工作的“两个结合”是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创新的重要源泉。
- 王世忠王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