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
- 作品数:457 被引量:709H指数:11
- 相关作者:刘英昕顾伟泉才雅南姜凌王英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 20世纪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跨文化书写
- 2017年
- 20世纪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书写多集中于"边缘人"。遭遇文化冲击和碰撞的困境。相对于主流社会而言,华裔群体尤其是华裔女性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发展等方面一向处于弱势,理所当然地成为"边缘人"。作为"他者文化"的一个群体,无论是早期的华裔女性文学还是新移民女性文学,她们的跨文化书写不仅是一种社会阶层对美国社会文化身份的寻求,更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途径。
- 马阿婷
- 关键词:华裔女性文学跨文化
- 恐怖电影《闪灵》的精神分析学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恐怖电影《闪灵》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作为恐怖电影的代表作,《闪灵》通过主人公杰克的父亲形象、作家身份、看守职责三重身份的裂变,勾画出了杰克的双重人格形象;杰克与自然、社会、他者和自我的一系列冲突,将人物的敌意状态所致的压抑、投射的焦虑性显现出来,这都构成了电影人物的精神分析特质;除此之外,电影还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如迷宫、房间、镜子等,构成了电影细节的原型特质,从而使其成为一部经典的精神分析文本。
- 刘英昕李敏
- 关键词:《闪灵》压抑焦虑本能
- 高校公共英语课程衔接问题探析
- 2010年
-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是高校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也是高校一直关心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拟分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 王英
- 关键词:高校公共英语课程
-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特征研究
- 2016年
-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身份转换、人称和叙事角度的频繁变化等,解读小说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不确定性特征。
- 赵骞王莉娅陈杰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
- 美国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启示被引量:11
- 2021年
- 美国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职业教育资源建设,为世界职业院校教学树立典范。VR技术以交互性、沉浸性和幻想性为主要特征,调动使用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重塑教学模态信息,以弥补传统职业教育缺乏实践与反思的弊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提高。这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先进经验和创新思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陈杰王淼
-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职业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高校英语文化通识课程论文写作测试及其反拨效应--以哈尔滨师范大学英国历史文化课程为例
- 2022年
- 结业论文是该课程对学生大学本科通识文化课程学习的评估方式,是对英语语言和英国文化双轨发展模式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运用测试学的反拨效应理论,通过对2014-2019年结业论文的实证研究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反思结业论文这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通识课程教学的反拨效应。教学行动研究中,通过及时明确论文要求,积极增加正反拨效应,促进学生学习效率。
- 高蕊
- 关键词:反拨效应
- 汉语语境下二语隐喻能力实践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首次在汉语语境下进行了二语隐喻理解能力的实践研究,其对于中国的二语习得者来说实用性更强。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二语习得者的隐喻理解能力和其二语水平成显著正相关,并且和其母语水平显著正相关。
- 刘英杰
- 关键词:隐喻能力二语水平母语水平汉语语境
- 管理必须抓住人这个关键
- 2001年
- 社会主义建设、教学与科研,都离不开管理。在管理中,人是决定的因素。因而管理就要抓住人这个关键,确定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创造人人参与管理的氛围。
- 于燕
- 关键词:学校管理激励机制
-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
- 2013年
-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实践法、融合法,将有效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 孙影
- 关键词:文化教学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
- 《夜与日》中空间、行动与自我的追寻被引量:1
- 2013年
- 评论界一向认为伍尔夫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夜与日》传统写作特征明显,但它已然蕴含了伍尔夫后期实验性创作的一些特征。她在小说中对时空的掌控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了对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关注,对现代社会的生存之思。本文探究小说中人物在家宅、窗、街道等三类物质空间中对自我的感知,以及他们通过与空间相对应的幻想、凝视、漫步这三种动作而获得的对身份与生存的再认识,从而探讨伍尔夫如何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社会变迁给人们带来的自我心理和精神上的变化。
- 吕洪灵王秀红
- 关键词: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