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作品数:32 被引量:101 H指数:5 相关作者: 马文彬 夏天 更多>> 相关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内分泌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运动改善创伤性脑外伤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创伤性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脑功能改变或其他脑部病理学变化,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大量研究证明运动作为非药物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TBI。损伤前后的运动均可通过相关机制有益于TBI患者的康复。本文综述了创伤前/后运动对TBI的影响及其潜在调控机制,以期为深入理解运动改善TBI的研究机制及运动疗法在TBI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隆远水 徐子博 刘素娟关键词:创伤性脑外伤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AgNORs与C-erbB2癌蛋白的联合检测在泪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探讨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AgNORs)和癌基因蛋白C-erbB2与泪腺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化学、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7例泪腺肿瘤及10例正常泪腺组织的 AgNORs 4项参数和 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AgNORs颗粒面积、颗粒数在正常泪腺组、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中依次增高,分别为(2.38±0.81)μm2/核、(4.42±1.31)μm2核、(6.31±2.21)μm2/核和1.08±0.34)个/核、(2.61±0.86)个/核、(4.73±1.68)个/核,3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组大颗粒数(>50像素)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恶性肿瘤组的C-crbB2表达阳性率(60%,21/35)明显高于良性组(27%,6/22)。不同组织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腺癌的阳性率最高(78%,7/9),腺样囊性癌表达最低(44%,8/18)。结论AgNORs和C-erbB2表达均与泪腺肿瘤的良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肿瘤增殖状况、阐明发病机理、区别良恶性肿瘤。 郭素珍 宋国祥关键词:泪腺肿瘤 癌基因C-ERBB2 睡眠剥夺引起氧化应激对睾丸及精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睡眠剥夺作为引发机体应激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睾丸及精子的正常功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研究证实,睡眠剥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氧化应激而对性腺轴造成损伤,该文综述了睡眠剥夺诱发氧化应激的主要机制,包括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m RNA表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降低、机体代谢率升高、褪黑素分泌减少及氧化应激损伤性腺轴的主要途径,包括对睾丸组织、生精环境、生精细胞的影响及对精子的直接损害。 徐飞 徐飞 王洁茹 张不凡 张海丽 林来祥关键词:睡眠剥夺 氧化应激 睾丸 精子 益生菌修复幽门螺杆菌相关黏膜屏障破坏的机制 被引量:9 2013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自发现至今被认为能够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以及胃淋巴细胞相关性肿瘤.近年来传统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对于H.pylori根除率明显下降,这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有关.在传统三联疗法基础上添加益生菌能够有效的提高H.pylori根除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为益生菌能够修复H.pylori引起的化学屏障、生物屏障、机械屏障以及免疫屏障的破坏,恢复消化系正常防御功能,从而辅助H.pylori根除.此文将就益生菌修复H.pylori相关消化系屏障功能破坏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宋岩 曹晓沧 杨永妍 姜葵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益生菌 黏膜屏障 深慢波睡眠剥夺对大鼠睾丸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深慢波睡眠剥夺对大鼠睾丸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6只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深慢波睡眠时相剥夺组(SD1组)、深慢波睡眠时相及时长剥夺组(SD2组)和空白对照组(CC组),每组12只,利用小平台水环境建立深慢波睡眠剥夺模型。SD1组每间隔24 min干扰1次,SD2组每间隔24min剥夺睡眠8 min;夜间都进行12 h的完全睡眠剥夺。CC组模拟正常的12 h光照、12 h黑暗时间。28 d后,大鼠股动脉放血,留取睾丸组织进行称重,测定睾丸组织中蛋白含量、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睾丸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SD1、SD2组大鼠的终末体质量[(248.1±25.1)g、(232.9±10.1)g]均下降,与CC组[(268.5±1.6)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C组相比,SD2组睾丸相对质量明显升高[(54.9±3.5)×10^(-2)vs(50.0±1.3)×10^(-2),P<0.05]。与CC组相比,SD2组睾丸组织蛋白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和GSH-Px均有显著差异[蛋白含量:(4.5±0.9)g pro/L vs 6.3±1.4)g pro/L;MDA含量:(1.3±0.3)nmol/mg pro vs(1.1±0.1)nmol/mg pro;SOD活性:(135.2±26.9)U/mg pro vs(104.3±33.1)U/mg pro;GSH-Px活性:(21.7±4.3)U/mg pro vs(15.6±4.0)U/mg pro,P均<0.05],而与SD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1组睾丸病理学改变不明显,但SD2组睾丸生精小管管腔变小,周围间质部分增加,间质充血水肿明显。结论:长期深慢波睡眠剥夺对大鼠睾丸组织结构产生损伤并引起氧化应激反应。 徐飞 杨娜 梁钰涵 何其瑾 郑美雯 汪子涵 沈奕薇 李海征 王雪倩 林来祥关键词:睾丸 氧化应激 葛根素在高糖条件下对大鼠足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糖条件下大鼠足细胞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O3(FOXO3)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在高糖条件下,采用蛋白免疫印记、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足细胞自噬相关蛋白SIRT1、FOXO3a、p62和Beclin-1的表达。结果HG组足细胞Beclin-1表达较NG组下调,足细胞p62的表达较NG组上调,SIRT1/FOXO3自噬通路受到抑制,而应用葛根素后可使Beclin-1表达上调,p62的表达下调,SIRT1/FOXO3自噬通路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葛根素可逆转高糖条件下足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型药物。 陈亚巍 排尔哈提·凯赛尔 王士磊关键词:足细胞 葛根素 高糖 自噬 20世纪末我国有关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基础研究的重要贡献及治疗概况 1999年 主要是我国学者有特点的研究成果。 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是美国的1/20,但潜伏癌(尸检)的发现率,则稍低于美国,超过50岁的男性,是30%,又发现这个结果与饮食有关,黄豆类食品(包括豆腐,豆制品)有防癌的作用。根据这个研究,Jack 马腾骧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癌 前列腺切除术 平滑肌细胞 前列腺摘除术 白细胞介素-32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IL-32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其中鳞癌50例,腺癌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L-32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IL-32阳性表达率和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最大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案)。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IL-32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8.8%(42/86)比18.6%(16/86),P<0.05]。肺鳞癌的IL-32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肺腺癌[28.0%(14/50)比77.8%(28/36),P<0.001]。肺鳞癌中,IL-32阳性组吸烟患者占比显著低于IL-32阴性组(χ^(2)=6.822,P=0.009),IL-32阴性组与阳性组间PFS和总生存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06,P=0.220;χ^(2)=2.673,P=0.102),且IL-32阳性不是其预后影响因素。肺腺癌中,IL-32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阴性组(χ^(2)=6.545,P=0.011),PFS和总生存期均短于IL-32阴性组(χ^(2)=6.277,P=0.012;χ^(2)=3.871,P=0.048),且IL-32阳性是肺腺癌患者PFS[风险比(HR)为11.027,95%CI为2.581~47.106,P=0.001]和总生存期(HR为6.997,95%CI为1.775~27.591,P=0.005)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IL-32在肺腺癌组织中大部分呈阳性表达,且与预后生存期相关。 李瑞杰 孙倩 刘斯卿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肺鳞癌 肺腺癌 面向21世纪血液净化中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 2000年 马腾骧关键词:血液净化 生活质量 生存率 尿素清除率 膜材料 透析器 长期深慢波睡眠干扰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长期深慢波睡眠剥夺对雄性大鼠性腺轴及精子畸形率和睾丸结构的影响,并分析相关的机制。方法选择5周龄雄性SPF级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睡眠时相剥夺组(SD1组)、睡眠时相及时长剥夺组(SD2组)组和对照组,共3组,每组10只,利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SD1组每24min进行干扰一次,SD2组每24min剥夺8min睡眠,在夜间均进行12h的睡眠剥夺;对照组模拟正常12h光照,12h黑暗。28d后将大鼠股动脉放血处死,留取睾丸、附睾和血液,检测,分析各组大鼠精子畸变率、精子活率,附睾尾精子计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睾酮、卯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D2组大鼠附睾脏器系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精子活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01,P〈0.05)。SD1和SD2组精子畸变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附睾尾精子计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鼠激素FSH与T水平均有升高趋势,LH水平均有下降趋势。同时,病理结果显示:SD1组大鼠的少量的生精细胞可见变性、少数空泡化。SD2组中大鼠大部分生精细胞变性水肿、甚至空泡化显而易见,部分生精细胞甚至脱落至管腔,管腔中各级精子消失。结论长期深慢波睡眠剥夺会对大鼠睾丸结构产生损伤并影响精子活率和性激素,并增加精子畸变的风险。 徐飞 徐飞 刘淑妍 魏悦福 甄金杨 田岳阳 周宇 杨芊 梁钰涵 岳同鹏 林来祥关键词:性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