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 作品数:414 被引量:824H指数:15
- 相关作者:金岩张耀中夏雨张国福张荣全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苯并烯氟菌唑对尖孢炭疽菌的毒力及对其所致辣椒炭疽病的防效被引量:2
- 2023年
- 为评价苯并烯氟菌唑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潜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苯并烯氟菌唑对108株辣椒炭疽病病原菌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通过辣椒活体接种试验比较苯并烯氟菌唑对辣椒炭疽病的相对保护防效和相对治疗防效,测定其对辣椒炭疽病的室内相对防效和田间相对防效。结果表明,苯并烯氟菌唑对尖孢炭疽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高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对孢子萌发及对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5~0.196μg/mL和0.073~3.398μg/mL;苯并烯氟菌唑对辣椒炭疽病的相对保护防效优于相对治疗防效,240 g(a.i.)/hm2苯并烯氟菌唑对辣椒炭疽病的相对保护防效可达85.64%。240 g(a.i.)/hm^(2)苯并烯氟菌唑喷雾处理对辣椒炭疽病的田间相对防效均在75.31%以上,显著高于相同剂量的氟吡菌酰胺、氟啶胺和多菌灵的相对防效。总之,苯并烯氟菌唑对尖孢炭疽菌有较高毒力,对辣椒炭疽病有稳定的田间防效,有开发为防治辣椒炭疽病新药剂的潜力。
- 王爱萍席淑文张国福丁绍武禾丽菲慕卫刘峰
- 关键词:毒力炭疽病防效
- 相聚齐鲁大地 共商事业发展——部分省市农药所长联谊会在济南召开
- 2012年
- 2012年5月23日,部分省市农药工作所长联谊会在济南召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隋鹏飞出席联谊会并讲话,监督处处长刘绍仁介绍了《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内容和进展情况。此次联谊会由山东省农药检定所发起,全国十省市农药检定所所长和综合科科长参加,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所长杨理健主持了联谊会。
- 关键词:《农药管理条例》
- 我国茶园农药登记现状与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茶园用农药的登记数量、产品剂型、毒性级别及变化趋势。针对当前茶园用农药登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 牛建群吴亚玉张耀中肖斌
- 关键词:农药登记茶园最大残留限量
- 氟铃脲在青蒜、蒜薹及大蒜中的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青蒜、蒜薹、大蒜中氟铃脲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氟铃脲在青蒜、蒜薹、大蒜中的残留及对人体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探讨。[方法]样品用水和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后上清液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分析。[结果]5%氟铃脲乳油,按照用药量450 g a.i./hm^(2)于大蒜蒜蛆发生初期根部喷淋施药1次。1年6地试验结果表明:采收间隔期为7 d时,青蒜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在<0.02~0.22 mg/kg之间;蒜薹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在<0.02~0.038 mg/kg之间。采收间隔期为10 d时,青蒜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在<0.02~0.074 mg/kg之间;蒜薹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在<0.02~0.086 mg/kg之间;收获期大蒜中氟铃脲的残留量均小于方法的定量限(0.02 mg/kg)。长期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铃脲在我国所有登记作物中风险商RQ值为0.007 687,远远低于1。[结论]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氟铃脲在青蒜、蒜薹、大蒜中的残留量不会对我国一般人群的健康产生影响。
- 齐晓雪郭连军于志波尹家琪林西方张爱娟卞艳丽梁林
- 关键词:氟铃脲青蒜蒜薹大蒜风险评估
-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1部分:杀虫剂防治核桃举肢蛾
- 本文件规定了杀虫剂防治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杀虫剂防治核桃举肢蛾的卵、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
- 范昆刘安敏满中合张勇张国福武海斌付丽金岩
- 农药管理看山东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农药的监督管理任务也就越来越重。山东是生产和使用农药的大省,监督管理任务自然是重上加重。为推动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深入开展,山东省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农药市场管理,开拓创新,探索适合市场的管理模式,在农药各个方面的管理都积累了一定经验。
- 夏雨
- 关键词:农药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市场管理管理任务农业部门
- 氯吡嘧磺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使用Promosil-C185μm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60nm波长下对氯吡嘧磺隆原药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标准偏差为0.23;变异系数为0.24%;平均回收率为99.93%。
- 张耀中石隆平潘金菊刘钰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 农药悬浮剂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 本标准规定了农药悬浮剂安全生产操作的通用要求和证实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药悬浮剂的安全生产操作。
- 王斌徐云峰胡义铭魏翔高岳毅李俊宇周明
- 国外三叶草斑潜蝇的综合防治被引量:13
- 1997年
- 李学锋黄华章张文吉姜士聚
- 关键词:三叶草斑潜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 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残留及安全性评价
- 2024年
- [目的]验证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安全性。[方法]建立5种药剂在大豆、玉米等基质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田间试验样品进行分析,对比我国已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结合长期膳食风险评估模型,对5种药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应用进行评估。[结果]5种双酰胺类药剂在3个添加水平下,在大豆、玉米等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7%~1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4%。5种药剂在大豆、青豆、玉米和鲜食玉米中的方法定量限(LOQ)均为0.02 mg/kg,在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中均为0.05 mg/kg。田间样品检测结果表明:5种药剂在大豆、青豆、玉米和鲜食玉米中的残留均低于方法定量限(0.02 mg/kg)。在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中5种药剂残留量分别在<0.05~1.5、<0.05~1.2 mg/kg之间。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四唑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玉米中的长期膳食风险(%ADI)分别为2.00%、0.67%、0.59%、9.33%、0.18%,均小于100%。5种药剂累积摄入风险危害指数HI为12.77%,同样小于100%,表明对普通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可以接受。[结论]5种双酰胺类药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应用安全性较高,本试验结果为双酰胺类药剂在大豆-玉米田中的安全使用及登记提供了数据支持。
- 金岩冯义志吴新张国福梁林张耀中
- 关键词: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