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28 被引量:187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健枫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佛山大学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沙丘
  • 7篇风沙
  • 5篇土壤
  • 4篇沙地
  • 4篇粒度
  • 3篇风沙活动
  • 2篇新月形沙丘
  • 2篇沙尘
  • 2篇沙尘天气
  • 2篇输沙
  • 2篇输沙率
  • 2篇塔克拉玛干沙...
  • 2篇铁路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粒度特征
  • 2篇毛乌素沙地
  • 2篇紧实

机构

  • 28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佛山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6篇邹学勇
  • 5篇伍永秋
  • 4篇张春来
  • 3篇王仁德
  • 3篇黄文敏
  • 3篇郭中领
  • 3篇常春平
  • 2篇程宏
  • 2篇张健枫
  • 2篇李拓宇
  • 2篇周娜
  • 2篇彭帅
  • 2篇格日乐
  • 2篇潘美慧
  • 2篇吴晓旭
  • 1篇刘连友
  • 1篇哈斯额尔敦
  • 1篇张小啸
  • 1篇马玉凤
  • 1篇张加琼

传媒

  • 6篇中国沙漠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地理科学
  • 3篇2007年全...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2009年全...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沙流中颗粒剪应力分析
本文分析了两种颗粒剪应力的定义,一种来自于于颗粒粘性阻力,一种来自于颗粒相雷诺应力.通过建立三维风沙流离散颗粒模型,计算分析了这两种颗粒剪应力的差别.结果表明,除了近地面附近,这两种颗粒剪应力基本相等.而在近地面附近,来...
关键词:风沙流三维模拟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以康保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以河北坝上康保地区农田防护林带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观测,对农田防护林带的空间配置方式、树种选择搭配、林带宽度及株行距等进行对比,并对现有农田防护林带的防风效应进行探讨,以寻找合适的农田防护林带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品字形配置方式优于矩形配置方式;乔灌混交配置方式能够兼顾防风效能、防护距离,是研究区农田防护林带树种配置的首选;窄林带的林带结构和防护效益优于宽林带;疏透型林带宽度一般不超过10 m,通风型林带宽度应控制在10~15 m范围内;小青杨在研究区适用的株行距为2.5 m×3.0 m或3.0 m×4.0 m。因此,康保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应多种植乔灌混交林,以品字形配置为主,林带带宽选择窄林带更佳。
邱梦如彭帅郭中领王仁德邹学勇胡国云常春平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
塔克拉玛干沙漠高大沙垄区垄间地沿主风向连续分布新月形沙丘表面沙粒粒度特征被引量:10
2012年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高大沙垄区垄间地防沙治沙工程下风向沿主风向连续分布的4个新月形沙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沙丘表面不同部位表层沙粒粒度特征,明确防沙治沙工程对沙丘表面沙粒粒度的影响,揭示沙丘表面沙粒粒度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结论:防沙治沙工程对于风沙环境的影响是显著的,表现为在防沙治沙工程影响区范围内沙丘表层沙粒明显细化.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将为阐明类似人为扰动条件下沙丘表面气流场和沙粒运移规律提供基础数据.
贺佳嘉全占军潘美慧程宏伍永秋张艺磊王智超
关键词:沙垄新月形沙丘粒度特征防沙治沙工程
近45年内蒙古乌审旗气候变化对沙尘天气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1961-2005年内蒙古乌审旗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探讨气候变化对沙尘天气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45年来,乌审旗年平均气温以0.48℃/10 a的趋势变暖,近5年气温比20世纪60年代升高了1.8℃,1961-1996年为偏冷时段,1996-2005年为偏暖时段。降水量以15.15 mm/10 a的趋势减少,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经历了一个"少、多、少、多"的年代际变化过程。降水量变化分4个多雨时段和4个少雨时段。年大风日数以3.53 d/10 a的趋势减少,20世纪60年代是大风天气的频发期,近5年大风日数较60年代减少了197 d。年沙尘天气日数以14.96 d/10 a的趋势减少,20世纪60-70年代是沙尘天气的频发期,近5年较20世纪60-70年代减少了624.5 d;从季节变化来看,沙尘天气多的季节大风也多,气温回升快,降水量偏少;不同年代气候要素的不同组合对沙尘天气的影响有所差异,春季沙尘日数与同期大风日数的正相关较显著,与同期的气温和前一年夏季降水也显现出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夏季降水对第2年沙尘天气的预报有一定参考意义。
格日乐邹学勇吴晓旭钱江
关键词:气候变化沙尘天气降水量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生物土壤结皮沉积特征及其风沙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分析了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生物土壤结皮类型、地表紧实度和沉积物机械组成的空间分布及其对风沙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沿主风向生物土壤结皮从无发育、斑块状分布,到连续分布;类型由地衣-藻结皮为主逐渐演变为苔藓结皮与其交错分布,地表紧实度逐渐增大。表层沉积物粒径随防护距离增大逐渐变细,悬移组分含量增加,结皮层粘粒和粉砂含量较高。表明防护体系内风沙活动由强烈蚀积逐渐转变为沉积主导,风沙环境趋于稳定。结皮沉积特征随沙丘地形起伏表现出波动变化,显示沙丘地形对局地风沙环境的影响。
张加琼张春来王焕芝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机械组成紧实度
额济纳绿洲土地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针对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脆弱复杂以及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额济纳绿洲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额济纳200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预测了未来20 a内3种水土开发速率、投入水平以及人口增长速率与3种生活类型(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组成的9种方案的土地承载力变化;最后,提出了提高土地承载力的若干对策.
格日乐程宏邹学勇王升堂张春来
关键词:额济纳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
海南岛滨海沙地风沙活动的^(137)Cs示踪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137Cs示踪法研究了海南岛滨海地区风沙活动特征,初步查明:由于137Cs沉积量有限,海南岛137Cs背景值含量较低,距海越近沙地中137Cs含量越低,在植被覆盖较好的草地与林地土壤中137Cs含量稍高;根据灌丛沙丘及丘间地剖面的137Cs分布态势,丘间地剖面137Cs含量趋于微量的均匀化,表现出长期稳定沉积特征,而灌丛沙丘具有人为扰动剖面的特征;海南岛西部沙地风沙沉积速率约为1.25 cm.a-1。
张素红严平李森
关键词:滨海沙地
错那湖东岸现代沙丘和沉积剖面粒度对比研究
作为环境演变的敏感区域,青藏高原风沙沉积尤其是古风成砂沉积地层记录了风沙活动过程,而目前对青藏高原风沙沉积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粒度分析方法是风沙沉积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利用沉积物粒度多种参数综合判断沉积物成因是沉积物粒...
黄文敏伍永秋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横向沙丘表面紧实度分异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沙丘表面紧实度是量化沙丘紧实程度的一个综合性指标,紧实度指标与沙丘的风蚀与堆积成因关系密切,对风成沙丘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垄间平地的4种简单横向沙丘〔饼状沙丘(PD)、盾状沙丘(SD)、雏形新月形沙丘(PCD)、新月形沙丘(TCD)〕表面紧实度、容重、孔隙度和平均粒径的测量,通过最小显著差异法(LSD)分析和多重比较,对简单横向沙丘表面紧实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4种沙丘的沙面紧实度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并且此差异性具有方向性,纵向差异性最大,横向差异较小;2 4种沙丘表面紧实度平均值表现为:盾状沙丘>饼状沙丘>雏形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而紧实度空间差异性却表现为:饼状沙丘<盾状沙丘<雏形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最大值和最小值点出现的位置也不同;3沙丘表面紧实度和容重、孔隙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质地相似的沙物质中,容重和孔隙度均可以作为衡量紧实度的指标。
贾文茹李生宇马学喜王宁波
关键词:横向沙丘紧实度容重空间分异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乌审旗土地沙漠化现状、成因及防治研究
利用乌审旗1959-2005 年气象数据和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料,通过对土地沙漠化现状的分析,阐明了该旗土地沙漠化对人民生活和经济生产的危害,揭示了造成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其中风旱同期的气候和丰富的沙源是产生沙漠化的...
吴晓旭邹学勇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