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事处
- 作品数:29 被引量:60H指数:4
- 相关作者:吴俊王龙李研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师资管理中数学建模的应用研究
- 2009年
- 通过对高校师资管理工作的研究分析,认为师资管理中的数学模型应用即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影响师资队伍发展建设因子,测定该模型内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供高校管理者做出分析、预报、决策或控制。
- 吴俊劳家仁
- 关键词:师资管理数学模型
- 武汉暴雨过程中正、斜压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 本文推导了正、斜压动能变化率方程,寻找正、斜压动能转换项,并对1998年7月21-22日发生在武汉附近的强暴雨过程的大气正、斜压动能的相互转换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暴雨前后总斜压动能都是占主导地位,正、斜压动能转换项中起主...
- 陈建萍周伟灿官元红
- 关键词:暴雨
- 文献传递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观逻辑研究
- 2020年
- 以鲜明的问题逻辑认识党内政治文化,价值观是关键的论说对象。价值观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内涵,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政党政治的灵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质就在于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增强党员个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认同和对党的政治认同感,使个体积极践行党的宗旨,以此涵养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其自身的圈层结构理路形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体系结构。
- 张云婷周显信
- 关键词:价值观党性圈层结构
- 次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正、斜压模演变揭示的武汉暴雨过程
- 1998年7月21日02时至14时和22日08时至14时武汉(114.5°E,30.5°N)及其附近地区发生两次大暴雨过程,两次降水量分别达到271mm和131mm.运用对大气流场进行正斜压分解的方法已经对1998年7月...
- 陈建萍周伟灿
- 关键词:次天气尺度暴雨过程
- 文献传递
- 武汉暴雨过程中正、斜压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 本文推导了正、斜压动能变化率方程,寻找正、斜压动能转换项,并对1998年7月21-22日发生在武汉附近的强暴雨过程的大气正、斜压动能的相互转换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暴雨前后总斜压动能都是占主导地位,正、斜压动能转换项中起主...
- 陈建萍周伟灿
- 关键词:暴雨
- 文献传递
- 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中领导干部精准思维的内在要求和实践导向被引量:1
- 2019年
- 新时代我国经济实现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向,这一重大战略调整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向中,必须认清领导干部精准思维的战略定位,准确把握精准思维对领导干部工作“精度、力度、效度”的内在要求,在实践中掌握精准思维的方法和能力,做到精准聚焦、精准决策、精准施策、精准督查、精准评价。
- 许双双周显信
- 关键词:领导干部
- 大学功能视角下的学术评价机制创新研究
- 2019年
- 本文通过审视和反思我国现行学术评价机制与大学功能实现的关系,分析现行学术评价机制对大学功能实现的不利影响,提出通过丰富学术内涵、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建立质量第一的评价机制等措施来建构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全面实现大学功能。
- 刘红梅
- 关键词:学术评价机制
- “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被引量:4
- 2019年
- 本文阐述了"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剖析了"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问题,并从"把好师德关,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师资""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精准引才""深化师资国际化内涵建设,完善师资培养体系"及"创新举措,优化制度,激发师资培养内生动力"四方面探析了"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升路径,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一流师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思考。
- 刘红梅
- 关键词:师资队伍
- 武汉暴雨过程中正、斜压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 本文推导了正、斜压动能变化率方程,寻找正、斜压动能转换项,并对1998年7月21-22日发生在武汉附近的强暴雨过程的大气正、斜压动能的相互转换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暴雨前后总斜压动能都是占主导地位,正、斜压动能转换项中起主...
- 陈建萍周伟灿官元红
- 关键词:暴雨过程
- 文献传递
- “双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五唯”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当前"双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五唯"现象比较突出,深入剖析"五唯"现象的根源和弊端,对于指导开展清理"五唯"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调研分析了"双一流"大学高层次引才"唯帽子"现象突出、任职要求"唯奖项""唯论文"倾向明显、"唯学历""唯职称"现象严重等现状,指出政府在对大学考核或学科评估时,通常会重点考察人才帽子数量、国家级奖项、科研论文等显性指标,是造成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五唯"现象的根源。文章从加大精准引才的力度、完善人才工作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和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等五方面提出了"双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对策与建议。
- 刘月雷董梅香陈贝贝
-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