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96 被引量:234H指数:8
- 相关作者:孟慧吴迪王敏吕丽慧徐尧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教育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西药中药化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0年
- 西药中药化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来研究指导西药的临床应用。西药中药化研究既能够丰富和深化中医药学内容,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现代化的研究进程。本文对西药中药化的研究情况及进展进行了归纳整理。
- 罗学刚吕丽慧张春香郭姝
- 关键词:西药中药化
- 茅台红曲太空诱变效应的差异分析
- 本文从太空搭载前、后茅台酒曲中各选育出1株红曲霉MWG-106和MWGS-98.分别测定了MWG-106和MWGS-98两株红曲霉的蛋白酶、纤维素酶、糖化酶活性以及色素和桔霉素产率.结果表明,与太空搭载前相比,太空搭载后...
- 周贤王昌禄张民陈勉华郭坤亮武晋海王红娟张艳梅
- 关键词:红曲霉酶活性
- 文献传递
- 鸟苷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发酵动力学研究
- 本文基于代谢工程原理,定向构建出鸟苷工程菌株TA424(pUBLW2/Kmr+SGr).对该工程菌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发酵体系中含质粒的工程菌与不含质粒的非工程菌的共处模型,分析了菌体生长、底物消耗、鸟苷生成的过程,...
- 刘辉关章军马雷文峰陈宁
- 关键词:发酵动力学代谢工程
- 文献传递
- L-亮氨酸发酵生产的育种及发酵条件优化策略
- L-亮氨酸在医药及食品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根据L-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节机制和代谢调控理论,重点阐述了L-亮氨酸生产菌的育种及培养条件优化策略,以期为亮氨酸发酵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 刘树海徐庆阳王振声陈宁
- 关键词:L-亮氨酸育种发酵生物合成生产菌
- 文献传递
- 在维甲酸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MRTF-A是关键的调节因子
-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维甲酸(RA),为维生素A衍生物,已有相关报道RA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然而,RA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的分子机制尚未搞清。我们...
- 王楠徐尧秦涛王凤坡马琳琳罗学刚张同存
- 关键词:细胞分化神经细胞维甲酸
- 文献传递
- 出芽短梗霉产黑色素发酵工艺优化被引量:2
- 2021年
- 该文以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为生产菌株,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以提高黑色素产量。结果表明,出芽短梗霉发酵产黑色素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98.9 g/L、玉米浆干粉9.7 g/L、CaCl2·2H2O 2.0 g/L、NaCl 2.0 g/L、ZnSO41.0 g/L、pH 5.5。在此条件下,经过144 h发酵,黑色素产量达到17.56 g/L,相比优化之前提高了42.8%。
- 魏永昌袁凯凯李振海仝雅娜乔长晟
- 关键词:出芽短梗霉黑色素发酵工艺培养基优化响应面
- 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酶促反应条件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考察酶源保存方式、酶促反应时间、底物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金属离子等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TS1138为供试菌株,采用酸式茚三酮法测定L-半胱氨酸含量,研究了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酶促反应条件。结果:TS1138菌株中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具有较高的活性,而且Mg2+、Mn2+、Fe2+、Zn2+、Cu2+等5种金属离子对DL-ATC水解酶酶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Cu2+对该酶系的抑制作用很大。结论:确定了TS1138菌株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最适酶促反应条件,为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周昌平怀丽华白钢杨文博陈宁
- 关键词:假单胞菌酶促反应L-半胱氨酸
- 混合菌共培养最佳增殖条件及其发酵秸秆饲料的研究
- 本文对混合菌株共培养的可能性和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纳豆芽孢杆菌B10、粪链球菌B9、枯草芽孢杆菌B7、地衣芽孢杆菌B8等四株细菌可以共培养,在其最佳培养条件下活菌数达到1.62×10 cfu/mL,酿酒酵母Y3和...
- 王德培管叙龙孟慧丁友昉
- 关键词:共培养发酵秸秆
- γ-聚谷氨酸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
- 本文介绍了γ-聚谷氨酸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用途。从国内外生产γ-聚谷氨酸的方法着手,综述了不同的生产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微生物法合成γ-聚谷氨酸的途径,最后对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 黄金陈宁
- 关键词:Γ-聚谷氨酸理化性质
- 文献传递
- 大肠杆菌GalP-GlK途径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主要经磷酸转移酶系统(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PTS)完成葡萄糖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启动葡萄糖代谢。为了拓展大肠杆菌的葡萄糖转运代谢能力,在删除大肠杆菌PTS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半乳糖转运蛋白(GalP)与葡萄糖激酶(GlK)的过量表达搭建不依赖PTS系统的GalP-GlK葡萄糖转运途径,研究并探索大肠杆菌葡萄糖代谢的启动新方式及其效率,并考察其生理代谢的变化。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删除大肠杆菌B0013-025基因组中ptsHI-crr、ptsG及mlc基因,获得了突变株025P。此突变株在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几乎不生长,PTS系统被破坏后,葡萄糖转运能力出现了严重缺失。进一步利用启动子gap增强galP与glk的表达,所获得的重组菌株025PG恢复了经氧化磷酸化启动葡萄糖代谢的能力。强化GalP-GlK途径不仅可以启动葡萄糖代谢,还可以启动半乳糖与阿拉伯糖代谢,代谢强弱排序为葡萄糖(μ=0.31 h^(-1))>半乳糖(μ=0.27h^(-1))>阿拉伯糖(μ=0.21h^(-1))>果糖=木糖(μ=0.01h^(-1))。因此,不依赖PTS系统的大肠杆菌菌株025PG在强化GalP-GlK途径后能够重新代谢葡萄糖,此结果为后续相关工业菌株的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 李文王彩喆牟林云王正祥
- 关键词:大肠杆菌葡萄糖激酶